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1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2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3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4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某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设计规模为100000,采用了倒置的A2/O工艺。污水处理工艺为倒置的A2/O工艺,3/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格栅到泵房到沉砂池,部分污水进入缺氧池,部分进入厌氧池,然后一起进入好氧池。从好氧池流出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前。接下来污水进入二沉池,最后出水。在进入二沉池之前加入同步化学沉析,进行化学除磷,已达到一级A标。污泥处理流程为二沉池排出的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储泥池,最后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污泥脱水,最后将污泥外运。本设计要改善污水高氮磷含量,与其他脱氮除磷工艺相比有以下优点(1)对缺氧池和厌氧池采用分点进水方式,使缺氧池中的反硝化和厌氧池的生物除磷效果达到最佳。(2)采用混合液内回流形式,提高系统生物脱氮效率。(3)采用污水完全硝化,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氨氮排放指标。设计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一级A标。关键词城市污水;倒置A2/O;脱氮除磷;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及资料11设计任务某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2设计资料121设计规模污水厂的处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10万吨/天建设完成。流量变化系数KZ13122废水水质表1设计原水水质(MG/L)项目PH值BOD5MG/LCODMG/LSSMG/LTNMG/LTPMG/L进水7075120180200300150250354536出水6903,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针对这些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而本设计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因此采用具有较强脱氮除磷效果的生物处理工艺。22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所有生物除磷脱氮工艺都包含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过程的交替循环,主要有三个系列1A2/O工艺;2氧化沟工艺;3序批式反应器SBR。各种工艺有其独特的特点,简单介绍各种工艺。(1)SBR工艺SBR工艺是一种间歇运行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通过改变运行方式,合理分配曝气阶段和非曝气阶段的时间,创造交替运行的厌氧好氧条件,实现生物除磷脱氮。SBR工艺按周期进行,每个周期包括进水、反应厌氧、缺氧、好氧、沉淀、排水和闲置五个工序。SBR工艺有下述特点1基建费用低,无需设置二沉池,工艺流程简单,可省去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与二沉池间的所有连接管道。2运行费用低由于污泥回流比低通常只有平均EL流量的2O,同时通过去除营养盐类物质同时反硝化及生物耗氧率控制可使能耗降到最低。3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能有效地控制污泥膨胀从而使系统稳定运行。生物选择器能自动抑制丝状菌的增长。4节省占地面积,SBR的池子结构为矩形,易于扩建。主要缺点是1全自动运行,对设备、自控系统质量及操作管理要求较高;2间歇周期运行,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不高;3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4设备台数多,增加了设备的维护工作量;5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消化好。(2)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由活性污泥法演变发展成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保持VO3M/S的水平推进速度,使污水的污泥的传质作用不断进行,效率很高,通过采取延时曝气,也使污水净化的同时,污泥得到稳定。目前在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氧化沟有卡鲁塞尔氧化沟、奥伯尔氧化沟、双沟式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及AO法氧化沟。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进型,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氧化沟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氧化沟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法”。由于其曝气装置动力小,使池深及充氧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占地面积大土建费用高,其推广运用受到影响。(3)A2/O工艺传统的A2/O工艺A2/O是2O世纪7O年代在厌氧缺氧工艺上开发出的同步除磷脱氮工艺,传统A2/O法即厌氧一缺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其流程简图见图L。原污水的碳源物质BOD首先进入厌氧池聚磷菌优先利用污水中易物降解有机物成为优势菌种,为除磷创造了条件,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它可利用的碳源将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排入到大气中,达到脱氮的目的。A2/O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硝化液中的硝态氧来氧化BOD,回收了部分硝化反应的需氧量,反硝化反应所产生的碱度可以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因此对含氮浓度不高的城市污水可以不另外加碱来调节PH。本工艺在系统上是最简单的除磷脱氮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小于其它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一值小于L00,利于处理后污水与污泥的分离;厌氧池与缺氧池只设水下搅拌器,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接触,所需电量小,运行成本也低。传统AO法的缺点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由于存在内循环,常规工艺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实际只有少部分经历了完整的放磷、吸磷过程,其余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这对于系统除磷是不利的。为了降低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必须提高混合液回流量,回流量的提高增加电耗。改良倒置的A2/O工艺A混合液内回流混合液内回流是为了提高污水反硝化率,以达到提高生物脱氮效率而符合我国污水排放标准的目的。B缺氧池与厌氧池的倒置将缺氧池放在厌氧池前面,回流污泥、混合液和部分污水先进入缺氧池,回流污泥和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在此进行反硝化,以确保后边的厌氧池处于绝对厌氧状态,加强了对磷的去除效率。C污水全部硝化由于硝化反应主要取决于泥龄,所以要严格控制硝化的程度,按完全硝化进行设计。确保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氨氮出水指标。D部分污水AQ进入缺氧池,部分污水BQ进入厌氧池,分别为反硝化和生物除磷提供碳源,分配系数A和B根据水质条件计算确定,原则是脱氮除磷效果最佳。23工艺的比选对SBR工艺,氧化沟工艺,倒置的A2/O工艺的比选。SBR工艺适用于水量较小的污水处理厂,而本设计水量为10万吨/天,且对设备,控制管理要求高,因此不采用SBR工艺。而氧化沟工艺占地面积较大。相比于传统的A2/O工艺,改良倒置的A2/O工艺有以下优点1对缺氧池和厌氧池采用分点进水方式,使缺氧池中的反硝化和厌氧池的生物除磷效果达到最佳。2采用混合液内回流形式,提高系统生物脱氮效率。3采用污水完全硝化,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氨氮排放指标。24工艺流程图倒置A2O工艺流程图3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31设计流量平均流量L/S160M3/S/H416M3/D05AQ设计流量32中格栅/58/28/15MAXAZK城市污水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漂浮物,故需要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的悬浮固体物质。格栅的间隙大小对污水处理运行有直接关系,目前设计采用格栅的间隙可分为三级细格栅间隙为510MM,中格栅间隙为1540MM,粗格栅间隙为10MM以上。格栅的间隙应根据水体的实际需要设置,想用一种规格格栅截留各种漂流物是行不通的,进水格栅的间隙和道数应根据处理要求设计。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表明,一般设计中多采用中格栅和细格栅二道6。主要设计参数栅条宽度S10MM;栅条间隙宽度B30MM;过栅流速V208M/S;栅前渠道流速V1055M/S;栅前渠道水深H07M;格栅倾角75;数量座;单位栅渣量取W1002M3栅渣/1000M3污水。(1)栅条间隙数格栅曝气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污泥回流栅渣砂水分离城市污水缺氧池浓缩池储泥池脱水间剩余污泥接触消毒池出水二沉池混合液内回流格栅曝气沉砂池厌氧池好氧池污泥回流栅渣砂水分离城市污水缺氧池浓缩池储泥池脱水间剩余污泥接触消毒池出水二沉池混合液内回流个4163087035SIN694SIN1BHVQ(321)(2)栅槽宽度BMBNS63104101(322)(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B01M,渐宽部分展开角120O,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323)MBL8902TAN165TA211(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324)4589012(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3,42K(32SIN23401GVBSKH5)010M75SIN8920314234式中,H1为设计水头损失,M;HO为计算水头损失,M,;SIN20GVG为重力加速度,M/S2;K为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可按手册提供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系数计算。(6)栅前栅后槽总高度H设栅前渠道超高H203M(326)M13071(7)栅槽总高度L(327)TAN50112HLM13750489式中为栅前渠道深,1H21H(8)栅渠过水断面积S(328)2165094MVQ栅渠尺寸(宽深)。10(9)每日栅渣量W取污水,KZ12,代入数据得331/2M(329)ZQ08641AXDM/021089643(10)格栅选择采用机械除渣。根据流量及设备选型表,选择两台XHG1200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实际过流速度(3210/793041035SIN69SIN1SMBHQV)33进水泵房331水泵选择设计水量为120000M3/D,选择用台潜污泵(用备)7,则单台泵的流431量为(33HMQ/81608913MAX11)污水处理厂厂区最高水位642M,高出地面;最低水位07M,低于42地面(地面标高3M)。提升泵房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为,则提升泵扬程为3H34237031012所需的扬程为1012M。选择CPT5110400型沉水式污物泵,泵的性能参数表31。表31CPT5110400型沉水式污物泵参数出口直径/MM流量M3/H扬程/M极数效率功率/KW401980146861034细格栅主要设计参数栅条宽度S10MM栅条间隙宽度B10MM过栅流速V109M/S栅前渠道流速V206M/S栅前渠道水深H08M;格栅倾角751数量座2341工艺尺寸(1)栅条间隙数个95840817SIN6945SIN1BHVQ(2)栅槽宽度MSB10(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宽B114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216。SM/70L9502TAN41TA211(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4795012(5)栅后槽总高度H设栅前渠道超高H32391081(6)栅槽总长度LTAN50121M237508479式中为栅前渠道深,。1H21HH(7)栅渠过水断面S8605MVQ栅渠尺寸(宽深)。014(8)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SIN2341GVBSKH75SIN8920142334M90(9)每日栅渣量W1为栅渣量,M3/1000M3污水;KZ为总变化系数。格栅间隙为1025MM时,W101005M3/1000M3污水;格栅间隙为3050MM时,W003010M3/1000M3。本工程格栅间隙为30MM,取W1003M3/1000M3污水,KZ12,代入数据得ZKQ108641MAXDM/0210389643(10)格栅选择采用机械除渣。根据流量及设备选型表,选择两台XHG1800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实际过栅流速为/8905017SIN694SIN1SMBHQV35沉砂池沉砂池一般分为平流式、竖流式、环流式(离心式)和曝气式。由于曝气沉砂池和环流式沉砂池对流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除砂效果好且稳定,条件许可时,建议尽量采用曝气式沉砂池和环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还可以克服普通平流式沉砂池的缺点在其截流的沉砂中夹杂着一些有机物,对被有机物包裹的砂粒,截流效果也不高,沉砂易于腐化发臭,难于处置,故本次设计选用曝气式沉砂池7。35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按最大流量设计)QMAX1389M3/S;停留时间3MIN;水平流速01M/S;沉砂量30M3/106M3(污水);曝气量02M3(空气)/M3(污水);。主干管空气流速12M/S;支管空气流速45M/S。352沉沙池尺寸(1)有效容积(3513MAX2506389160MTQV)(2)水流断面积(352SVA/89130MAX)取有效水深为为,则池宽H52MB63189沉沙池分为两格,则每格宽度N即。B(3)平面尺寸池长;AVL0189325平面尺寸。B6(4)每小时所需空气量QD为每立方米所需空气量,取D02M3/M3污水(HMQ/08168912033MAX353)(5)沉砂室沉砂斗体积V为沉砂时间取,为城市污水沉砂量,污水。TDX3610/X(356MAX1084ZKT361028439M4)每个沉砂斗容积设每一分格有2个沉砂斗,共有4个沉砂斗。305146MV沉砂斗上口宽(3MAHA2805TN125TN355)式中斗高,取;斗底宽,取;斗3MH31AMA801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沉砂室高度H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坡向砂斗。沉砂室由两部分组06成一部分为沉砂斗另一部分为沉沙池坡向沉砂斗的过渡部分,沉砂室的宽度为。202ALMAL762018202(356)(式中为两沉砂斗隔壁厚)M(35H401760160237)沉沙池总高度H取超高1MH0241352032(358)(6)集油区集油区宽,上部与沉砂区隔断,以便集油;下部与沉砂区相通,以M1便沉砂返回集砂斗。353集砂量及排砂设备(1)每天沉砂量V(359)6MAX10324ZKXQ/0310264389DM采用行车式排砂机,配备一台型沉砂池吸砂机,每2D排砂一次,有XS关参数见表32。表32XS6型沉砂池吸砂机技术参数池宽/MM池深/MM整机功率/KW行车速度/MMIN160001000300009225354曝气系统(1)曝气量(351HMDQQ/1038926033MAX0)(2)风机选择选用两台型罗茨鼓风机(一备一用),配以型电动机(功145RE6712JO率为),鼓风机性能见表33。KW17表33RE145型罗茨鼓风机性能口径/MM转速/R/MIN1排气压力/KPA流量QS/M3MIN1轴功率LA/KW电机功率P0/KWA15097023952213(3)空气管道计算按风机实际风量计算干管管径,取。(3511)MVQD195024361D201验算气流速度,符合要求。(3512)SQV/1204321每隔一米分出两格支管,则总支管数为个,每一支管气量36182N。SM/602取支管气流速度为,则V/52支管管径,取为。(3513)VQD04134222DM50验算气流速度,符合要求。(3514)SQ/051432236好氧池容积公式0CDVECHKXSYQV式中VH好氧池容积M3Q设计流量M3/HC设计污泥龄DYBOD5污泥产率系数KG/KGSE出水的BOD5MG/LS0进水的BOD5MG/LKD衰减系数XV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G/L。设计流量Q1580L/SSM/50813H/8423污泥泥龄,其中F为修正系数,取25;U为硝化菌比增长速率,根据UFC1条件取0745。则,DC147502BOD5污泥产率系数Y,公式中K结合TCSFSNK086260我国具体情况增加的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0809,这里取08,;NSS进水悬浮固体浓度,这里取200MG/L;FT温度修正系数,这里取08则计算可得Y127衰减系数,取005,DK带入以上数据,317504051237854MVH37缺氧池容积计算公式10RRXDNAHTQ式中VQ缺氧池容积M3需要去除的硝酸盐氮量KG/DTDNR反硝化速率KG/KGDXQ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R混合液内回流比,取值范围200400R污泥回流比,取值范围50100A进水分配系数。需要去除的硝酸盐氮量2600KG/D,TN查表可知反硝化速率DNR14,混合液内回流比R300,污泥回流比R100,进水分配系数A3则37513120491MVQ38厌氧池容积的计算公式QTY式中VY厌氧池容积M3T水力停留时间H。则364071350817MTQY38二沉池选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每座氧化沟配座二沉池,全厂共41池。38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389M3/S;表面负荷Q125M3/M2;H沉淀时间T25H;中心进水管下部管内流速V1取12M/S,上部管内流速V2取10M/S,出管流速V3取08M/S9;出水堰负荷15LS;M沉淀池数量4座;沉淀池型圆形辐流式。382设计尺寸(1)单池直径单池面积(381)2138960412506FQNQM单池直径,取(382)457DMD(2)有效水深,取。(383)MHTQH1253/21232(3)有效容积(384)3896054QVTN(4)集泥斗集泥斗为上部直径R1为4M,下部直径R2为2M,倾斜角为。60集泥斗高H5为(38573MTAN21)则集泥斗有效容积V0为(386)22121503RRHV3225714M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容积1V(38212413RDHV7)3224804183MH坡底落差H4(388)RD0521共可贮存污泥体积V为(389)3105178347M(5)沉淀池池边总高缓冲层高度为,超高为,则总高3H51H0(3810)H93521(6)沉淀池中心高度(3811)50364/21708643HM(7)中心进水管下部管径,取为。(3812MAX11067QDV1D60)经核算实际流速为123M/S。上部管径,取为。(3813MAX22065QDV2D650M)经核算实际流速为105M/S。出流面积(382MAX304QAV14)设置面积为的出水孔为个,单孔尺寸为。2104301M(8)导流筒导流筒的深度为池深的一半,即为;导流筒的面积为沉淀面积0H0H5的9。导流筒直径03(3815)04618FDM(9)出水堰采用正三角形出水堰。设计堰上水头为,三角堰的角度为,WHCM560由三角堰堰上水头(水深)和过流堰宽之间的关系B(382TANWHB16)CM75TA出水流过堰宽度为。B设计堰宽为,流量系数取062,则单堰过堰流量CM10DC(38SMQ/0475260TAN8962583217)每个二沉池应该布置的出水堰总数N,取为739个。(383189/7840MSN18)环形集水渠宽,沿集水渠内壁(单侧)布置出水堰。6集水渠内、外圆环直径分别为和(在集水渠内壁距池壁351M2;外壁距池壁)。M651M051出水总周长L(38196023)出水堰总线长73910CM739M出水堰总线长小于出水总周长,满足要求。由于出水堰总线长小于出水渠两壁总周长,因此,需间隔须知出水堰,两个水堰堰顶间距,取。(38MB06615498C20)(10)集水渠辐流式沉淀池的集水渠位于池壁的1/10R处,渠宽B为06M,集水渠总流量为0289M3/S。当集水槽末端为自由泄水时,依据下式可确定水槽起始端水深H和末端水深YC为(38312GBQL21)经计算YC0136M,取02M。(38502CCYGBLQH22)经计算H023M,取为03M(11)三角堰为保证三角堰自由出流,集水槽起始端(水深为处)水面距三角堰堰口H高度为。1HM0三角堰高度。(3823)M0873COS2集水池高度为H,取。(3824)MH48701215最大流速校核最大流速发生在过流断面最小处(),即CY,符合要求。3825)SMSV/0630/72MAX(12)排泥量及排泥管二沉池的排泥量为剩余污泥量与回流污泥量之和,氧化沟系统每天排出的剩余污泥量为2233M3,回流污泥量为109200M3,因此,沉淀池每天沉淀的Y污泥量为111433M3,折算为每个沉淀池每天的排泥量为278583(11608M3/H)10。排泥管设计流速为,则排泥管面积VSM/021(3826)2690MVQS(3827)D582采用600MM铸铁管,此时,排泥管实际流速为,符合要求。SM/80383刮泥设备选择4台SZG35型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其性能参数见表311。表311SZG35型半桥式周边驱动刮泥机主要技术参数池径/M池深/M周边线速度/MMIN1驱动功率/KW354020752384二沉池计算示意图(见图2)图2辐流式二沉池计算示意图39接触消毒池391设计参数设计廊道式接触反应池1座设计流量QMA1389M3/S水力停留时间T05H30MIN设计投氯量为50MG/L平均水深H25M隔板间隔B20M392设计计算(1)接触消毒池的尺寸计算11接触池容积(391)3MAX25063891MTQVI005污泥斗6732隔板370002502500接触池表面积接触池平均水深设计为,则接触池面积M752(392)9025HVF廊道宽,取。(393)VQB3275652接触池宽(采用9个隔板,则有10个廊道)(MB10394)接触池长度,取37M。(FL376259395)(2)接触消毒池计算示意图图2接触消毒池计算示意图(3)加氯间加氯量氯量按每立方米污水投加5G计,则每天需要氯量KGW501053加氯设备选用4台ZJ2型转子加氯机,三用一备,单台加氯量为10KG/H,加氯机外型尺寸为550MM310MM710MM。310计量槽接触池末端设咽喉式巴氏计量槽一座,以便对污水处理厂的流量进行监控12。依据设计手册,当测量范围为时,喉宽取,则喉管长SM/12303WM1(3101)WL712501计量槽总长B(310296)依据上游水位,按以下公式求出流量1H(3103SMSQ/064/73356)上游水位通过超声波液位计自动计量,并转换为相应的流量。311污泥泵房设计污泥回流泵房2座,分别位于两座沉淀池之间,每个泵房承担两座沉淀池的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3111设计参数污泥回流比正常回流比为,泵房回流能力按计;0501设计污泥回流量100000M3/D;剩余污泥流量132233M3/D。3112污泥泵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分别独立运行,便于操作。污泥回流泵6台(4用2备),型号250QW70011型潜污泵14。剩余污泥泵4台(2用2备),型号250QW10011型潜污泵。表312250QW70011型潜水排污泵主要技术参数流量/M3/H扬程/M转速/R/MIN功率/KW700111450223113集泥池(1)容积按一台泵最大流量时的出流量设计15,则集泥池的有效容积MIN6V(3111)370V考虑到每个集泥池安装台泵(台回流泵,台剩余污泥泵),取集泥池52容积为100M3。(2)面积有效水深取,则集泥池面积FHM2(3112)21405QF集泥池长度取,则宽度B(3113)LB集泥池平面尺寸ML410集泥池底部保护水深为,则实际水深为。273(3)泵位及安装潜污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内,经核算集水池面积远大于潜污泵的安装要求。潜污泵检修采用移动吊架。312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仅处理剩余活性污泥。312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W2233M3;污泥浓度C6G/L;浓缩后含水率95浓缩时间;H12T浓缩池固体通量M30KF/M2;D浓缩池数量1座(圆形辐流式)。3122设计计算(1)面积(3121)264302MMCQAW(2)直径,取24M。(3122)9234D(3)总高度工作高度H1(3123)MATQW7536428取超高为03M,缓冲层高度03M,则总高度为2H(3124)340H321H(4)浓缩后污泥体积污泥浓缩前含水率P1为995,浓缩后含水率P2为95,则浓缩后每天产生污泥体积WQ(3125)321M按2H贮泥时间计泥量11,则贮泥区所需容积(3126)DW/6433(5)泥斗容积集泥斗上部直径为D140M,下部直径为D220M,倾角为。60(3127)MH731460TAN20)(集泥斗的有效容积V(3128)3220443设池底坡度为01,池底坡降为(3129)M12H4故池底可贮泥容积V4(31210)2D314R32180M因此,总贮泥容积VW为(满足要求)33406491803(6)浓缩池总高度(31211)04321HHHM0873175(7)浓缩设备采用型单周边传动中心支墩式刮泥机,并且配置栅条以利于污CNG352泥的浓缩14。其性能参数见表313。表313NG2235C型浓缩池刮泥机池径/M池深/M周边线速度/MMIN1驱动功率/KW3520453032750313贮泥池(1)剩余污泥量剩余污泥量2233,含水率95。DM/3(2)储泥池容积设计储泥池周期1D16,则储泥池容积(3131)321QTV(3)储泥池尺寸取池深H为4M,则储泥池面积(3132)2M85/S设计圆形储泥池1座,直径D9M。储泥池的平面尺寸为DH9M4M(4)搅拌设备为防止污泥在贮泥池中沉淀,贮泥池内设置搅拌设备。设置型平750PJ浆式搅拌机一台,功率为。其性能参数见下表314。KW5表314PJ750型平浆式搅拌机叶轮直径/MM功率/KW尺寸/MM浆叶底距池底高/MM75025042030314脱水机房(1)压滤机过滤流量2233DM/3设置3台压滤机(2用1备),每台每天工作18H17,则每台压滤机处理量(3141)H/268/Q3选择DY1500型带式压滤脱水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15。表315DY1500型带式压滤脱水机主要技术参数滤带清洗用水处理能力/13HM宽度MM速度/MMIN1水量/13HM水压/MPA气压/MPA泥饼含水率/57517000550403066585(2)加药量计算设计流量2233;絮凝剂PAM;DM/3投加量以干固体的04计,即(3142)TW08365472400(3)设备选择每个溶药池中设置JB20075型搅拌机各1台。JB20075型搅拌机的技术参数见表31618。表316JB20075型搅拌机的技术参数规格电机功率/KW叶轮转速/RMIN1叶轮直径/MM18002000075160600315配水井处理构筑物往往建成两座或两座以上并联运行,配水均匀与否,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配水方式可用于明渠或暗管,构筑物数目不超过4座,否则,层次过多,管线占地过大。这种配水形式必须完全对称;在场地狭窄处,也有配水。这种形式采用较少,因为流量是变化的,水力计算不可能精确,因此配水很难达到均匀;当污水厂的规模较大时,构筑物的数目较多,往往采用配水渠道向一侧进行配水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配水渠道很长,渠中水面坡降可能很大,而渠道终端又可能出现壅水,故配水很难均匀。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加大配水渠道断面,使其中水流流速小于03M/S,以降低沿程水头损失,这样,渠中水面坡降极小,较易达到均匀配水的目的。为了避免渠中出现沉淀,可在渠底设曝气管搅动。对于大中型污水厂,此种配水方式更为适用;为了均匀配水,辐流沉淀池一般采用中心配水井,中心配水井分为有堰板和无堰板两种,前者水头损失较大,但配水均匀度较高;各种配水设备的水头损失,可按一般水力学公式计算19。(1)水管管径1D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量为,当进水管管径为HMQ/5024/13,查水力计算表得知,满足计算要求。M01SV8(2)矩形宽顶堰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座后续4构筑物,每个后续构筑物的分配流量为。配水井采用矩HQ/125043形宽顶溢流堰至配水管。堰上水头H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一般大于SLHM/7/12503SL/10采用矩形堰,小于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取)。SL/10HM5矩形堰的流量(3151)GBMQ20式中矩形堰的流量,;S/3堰上水头,;HM堰宽,取堰宽;BB60流量系数,通常采用,取。03270(31523120GQ)312896347M50堰顶厚度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时,属于矩形宽顶B52BH10堰。取,这时/370(在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宽2H10顶堰。(3)配水管管径2D设配水管管径,流量,查水力计算表,得知450HMQ/253。SMV/70(4)配水漏斗上口口径按配水井内径的倍设计1。15051设计为矩形钢筋混凝土配水井,池数6座,池深5M主要设备可调式出水堰门2台,堰长,材质为不锈钢18。M4平面布置41水力计算污水处理厂厂区水力计算包括管道设计和相应的构筑物水头损失及管道阻力计算。构筑物水头损失在各构筑物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具体设计可确定相应的水头损失,也可按照有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估算。本设计采用估算的方法,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选择见水力计算表。管道设计包括管材的选择、管径及流速的确定。为了便于维修,本设计除泵房(提升泵房、污泥泵房)内及相关压力管道选择铸铁管和气体管道选择钢管外,其余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水量变化较大,各管道内的流速设计控制在1115M/S的范围,以便当水量减小时,管内流速不致过小,形成沉淀;当水量增大时,管内流速又不致于过大,增加管道水头损失,造成能量浪费。在流速和管材确定后,根据各管段负担的流量,依据水力计算表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水力坡度,然后根据管段长度(由平面图确定)确定相应的沿程水力损失。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在有关管道附件的形式确定后(在完成管道施工图后进行),按局部阻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也可根据沿程损失进行估算。本设计采用估算法,相应管段的局部水头损失取该管道沿程水力损失的5017。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表42。42高程计算通过高程计算确定构筑物的水面高程,结合地平面高程确定相应构筑物的埋深。此外,通过高程计算,同时确定提升泵房水泵的扬程。提升泵房后的构筑物高程计算方法为沿受纳水体逆推计算;提升泵房前的构筑物高程计算顺推。两者的差值加上泵房集水池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值即为提升泵的扬程。本设计的水力及高程计算见表42。表中的水力损失构筑物的损失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其中局部损失为沿程损失的50。(1)提升泵房的扬程污水厂地表水位为3M,污水处理厂厂区最高水位569M,高出地面269M;最低水位08M,低于地面38M。提升泵房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为3M,则提升泵房扬程为MH493628(2)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设计地面标高为0M(并作为相对标高000M),其他标高均以此为基准。设计进水管处的水面标高为300M,依次推算其他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具体标高见表41及表42。表41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池顶标高及池底标高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M池底标高M池顶标高M进水井320385015粗格栅320441030泵房集水池680800400细格栅前304183334细格栅后269148曝气沉砂池219123249厌氧池13515175氧化沟114386164配水井073277123二沉池009644039接触消毒池022272028巴式计量槽081表42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池顶标高及池底标高构筑物名称水面标高M池底标高M池顶标高M污泥泵房060310090浓缩池175451205污泥井030280120储泥池300050350脱水机房000400表43水力及高程计算表连接管道水头损失构筑物名称构筑物水头损失M/构筑物间距流量/3D连接管径M流速/S坡度沿程损失M/局部损失/水头损失总损失M/水面标高地面标高/水面与地面差M进水管1200001100146200000000000030000300进水井0201200000000000000203200320粗格栅间0201200000000000000303200320提升泵房0201200000000000000206800680细格栅间02408120000800215290120060180383040304沉砂池0201200000000000000502190219配水井0482120000800215290240120360760730073厌氧池048120000800415290060030090591350135氧化沟048112000050061126003001500450451140114配水井0495120000800411240020010030430730073二沉池0691120000500611260020010030630090009出水井0379120000600413335003001500450350090009接触池02371120000100019380140070210510020002巴氏计量槽035120000100019380080040120420810081受纳水体421200001000193801600802402410001043设备材料表431构、建筑物一览表表44主要构筑物一览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进水井M461砖混2粗格栅间8102钢混3提升泵房51砖混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4细格栅间M8102钢混5曝气沉砂池2461钢混续表44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