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_第1页
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_第2页
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_第3页
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_第4页
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设计名称3二设计要求3三设计目的3四设计环境4五设计思路41总体设计方案4511控制模块4512电源模块4513音频解码模块5514显示模块5515总结62硬件电路设计6521SD卡模块7522音频解码模块8523液晶显示模块83软件程序设计9531MP3播放流程设计9六调试过程1061设计调试部分10611USB转串口10612使用FLASHLOADER进行串口连接10613SD卡设置11262问题分析11621软件部分问题分析11622硬件部分问题分析12七心得体会12八参考文献1331设计名称基于STM32的嵌入式MP3设计2设计要求实现简单的MP3音乐播放功能,单曲循环播放,下一首,音量调节,添加歌曲等简单功能。3设计目的1了解所选择的ARM芯片各个引脚的功能,工作方式,计时/定数,I/O口,中断等的相关原理,并巩固学习嵌入式的相关内容知识。2了解STM32、SPI接口、SD卡、TIMER、中断、FAT文件系统、USB等的应用。3通过MP3播放器设计掌握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注重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4设计环境硬件PC机、ARMCORTEX系列为控制器开发套件USB串口线软件WINDOWS98/XP/2000系统、FLASHLOADER45设计思路1总体设计方案本次设计采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结合解码芯片VSL003、SD卡、LCD等外围设备设计并实现了MP3播放器。其主要功能有播放VSL003支持的所有音频文件,如MP3、WMA、WAV文件,且音质非常好;通过LCD显示歌曲名字和播放状态;本系统还实现了读卡器功能,PC机可通过USB接口直接对开发板上的SD卡进行读写操作,以方便拷贝音频文件。511控制模块此方案采用STM32ARM板实现,它使用高性能的ARMCORTEXM3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72MHZ,内置高速存储器高达128K字节的闪存和20K字节的SRAM,丰富的增强型I/O端口以及包含2个12位的ADC、3个通用16位定时器和一个PWM定时器。使得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机器功耗大大降低,整体性能得到很大提高。32位的处理器使得控制更加稳定、迅速,窗口型看门狗,使得程序运行更加高效。另外,比较方便的是该板支持硬件仿真,通过ULINK仿真器可以方便实现在线逐步调试,这大大方便了系统的开发与调试工作。512电源模块电源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整个系统,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功率的电源和合理的电源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本系统有以下几种电源CPU的内核数字和模拟电源电压18V,CPU的IO口数字和模拟电源电压33V、总线的隔离电源、LCD的驱动电源、其他外围设备电源电压5V等电源。出于调试的方便和即插即用性,以及本系统的侧重点在MP3播放器上,所以我采用USB为系统供电,如此一来使系统的实现变得更加简便、迅速。513音频解码模块VS1003可以作为一个微控制器的从机,通过串行SPI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输入的比特流被解码后,可以通过一个数字音量控制器到达一个18位过采样多位DAC。通过串行总线控制解码器。这样利用一个VS1003芯片与STM32F103X处理器配合,STM32处理器读取SD卡中的MP3文件,将其通过SPI接口送往VS1003芯片播放,然后再利用STM32F10X处理器的一些GPIO5口来控制VS1003即可以实现一个MP3PLAYER的原形设计。514显示模块1)常见的基于单片机设计的音乐播放器基本不能显示歌曲。该音乐播放系统设计上增加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显示、输出数据与显示数据的同步等功能,可为使用者提供曲目信息。由于LED数码管只能显示数字而无法显示其他中英文字符,并对成本及功能考虑,因此从设计的成本及功能的角度考虑,采用LCD1602显示模块,它可以显示每目的英文名字。LCD1602驱动电路简单,可以由CPU输出命令驱动。2)又由于STM32V100开发板中没有液晶控制器的功能模块,如果所选择的液晶屏内部也没有液晶控制器,那么,要使CPU可以对液晶进行控制,就必须加设计一个液晶驱动控制电路。另外,由于液晶用来显示调节播放音量的ADC转换值和歌曲的顺序,所以字符型的LCD1602基本上能够满足显示要求。又由于系统设计时间的限制,因此本系统中选择自带控制器的液晶屏LCD1602液晶显示。其连接电路图如图51所示。图51LCD液晶管脚连接图515总结通过上述论证,本系统采用STM32作为微控制器,VS1003作为解码芯片,采用SD卡存储MP3/WMA文件,LCD作为显示器件,最终完成MP3的播放设计。同时PC机可以通过USB接口操作开发板上SD卡中的文件,也可以通过串口通信控制音乐播放。具体方案图如图42所示6图42总体设计方案框图2硬件电路设计本系统在硬件上分为4个模块微控制器STM32F103、存储模块SD卡、解码模块VSL003、和显示屏LCD。MP3播放功能模块的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循环播放MP3歌曲,该功能需要首先做一些初始化工作,MP3解码器一旦开始工作,就会一直向CPU请求数据,直至歌曲结束,只有通过键盘操作才会使该功能提前结束。因为MP3文件的数据量较大,在FLASH存储器内是以页为单位进行存储的,所以MP3的播放程序初始化就是要把该文件的首地址和页数先读出到CPU中,然后CPU可以根据如上数据进行取数据工作。第二部分则一直在等待中断发生,该程序是与键盘结合起来的,主要用于使用者对播放过程的控制。键盘操作对MP3播放过程的控制还包括后退、跃进、跳到下一首、音量控制等。因为整个播放过程的键盘控制功能比较单一,没有键的复合操作,所以程序都很容易实现。当MP3播放器插入到USB接口时,系统执行USB通讯功能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对FLASH存储器内的文件数据进行管理。STM32F103X使用SPI2端口与VS1003芯片的SI、SO、SCLK连接;VS1003芯片的控制引脚XCS、XRESET、XDCS分别与STM32F103的PA1、PA0和PA2连接,低电平有效;VS1003的状态引脚DREQ与STM32F103处理器的PA3连接,低电平表示需要送数据,高电平表示正在处理数据。模块化电路设计521SD卡模块该系统使用STM32内部接口SPIL与SD卡进行通信,下面介绍其引脚连接情况。PE3低电平有效,连接到SD卡的片选引脚CDDAT3。SPI在和SD卡进行通信时,需要将PE3拉低才能对SD卡进行操作。7PA7映射为STM32内部接口SPIL的主输出从输入MOSI信号线。这里STM32是主设备,SD卡是从设备。数据流的传输方向是从STM32传输给SD卡。该信号线用于传输一些控制命令来完成SD卡的操作,如读、写等。PA5已连接到STM32内部接口SPIL的时钟SCLK信号线。可设置SPI的时钟频率来调整读取SD卡数据的快慢。PA6已连接到STM32内部接口SPIL的主输入从输出MISO信号线。数据的传输方向是从SD卡传输给STM32,主要返回SD卡的一些状态、内部寄存器值等。PCI2用于检测SD卡是否完全插入。当SD卡完全插入时,PCL2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由于本系统采用STM103V100II开发板,所以就以其自带的SD卡的结构及读写方法进行介绍,STM103V100II评估板有SD连接器,其使用SPI总线与STM32处理器连接,如图53所示图53SD连接器与STM32处理器SPI连接图522音频解码模块该系统使用STM32内部接口SPL2与VSL003进行通信,下面具体介绍其引脚连接以及使用情况。PA3VSL003的中断请求引脚。当VSL003内部数据已处理完毕,需要新的数据时,将DREQ拉高。STM32根据这个信号来给VSL003发送新的数据流。PBL3已连接到STM32内部接口SPI2的时钟SCLK信号线。PBL4已连接到STM32内部接口SPI2的主输入从输出MISO信号线。这里STM32是主设备,VSL003是从设备。数据流的传输方向是从VSL003传输给STM32。主要用于读取VSL003的一些状态和内部寄存器值,比如寄存器测试返回的内部寄存器的值。PBL5已连接到STM32内部接口SPL2的主输出从输入MOSI信号线。这里8STM32是主设备,VSL003是从设备。数据流方向是从STM32传输给VSL003,主要传输给VSL003一些控制命令、MP3WMA数据流等。PAL低电平有效,如果拉低该引脚,那么通过SPI传输的是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括读写VSL003的内部寄存器、对VSL003进行初始化、设置左右声道音量等。PA2低电平有效,如果拉低该引脚,那么通过SPI传输的是数据信号。比如在向VSL003传输MP3WMA的数据流时需要拉低该引脚。PA0低电平有效,拉低该引脚则硬件复位VSL003。523液晶显示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显示、输出数据与显示数据的同步等功能,可为使用者提供曲目信息。由334显示模块方案可知,前期为了简化电路的设计,以及充分利用开发板资源,此次系统显示模块设计采用STM32V100开发板有自带的LCD液晶屏,如果时间允许,我将对支持汉字液晶屏进行研究以用于显示歌词,音量等。LCD液晶屏硬件电路如图54所示图54LCD硬件电路图3软件程序设计本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致为STM32通过SPIL从SD卡中读取MP3WMA文件,将所读取的数据流通过SPL2发送到VSL003解码中播放;PC机可通过USB总线读写SD卡的内容,传送MP3WMA等文件;LCD显示屏用于显示MP3的文件名、播放状态。有硬件系统可得软件的系统流程图9软件系统流程图531MP3播放流程设计通过SPI1从SD卡中读取声波文件,将所读取的部分存放在一个缓冲器中,利用TIMER2通道1定期产生的中断,从缓冲器中读取声音数据,然后根据声音数据通过TIMER4的通道3产生不同频率方波输出。这里使用了两个缓冲器,一个用于存放从SD卡读到的声音数据,另一个用于将声音数据输出到PWM,两个缓冲区的功能不断交替,形成一个由2个缓冲区构成的环形缓冲。具体流程如图所示10六调试过程61设计调试部分611USB转串口如果使用的电脑是笔记本电脑或者没有串口的电脑,则需要安装USB串口驱动程序和转换线。(1)安装USB驱动程序CH341SEREXE(2)将USB串口线连接到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右击“我的电脑”,在“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硬件”“设备管理器”中找到新生成的USBSERIALCH340端口,端口编号为COM3注意要记住是COM几,每台电脑每个USB口会有不同的值612使用FLASHLOADER进行串口连接1用串口线一头插在STM32开发板的串口座上,一头插在电脑串口上(若使用笔记本,请自备USB转串口线)。(2)设置BOOT使得BOOT01,且BOOT10。(3)给目标板上电。(4)打开ISP下载软件如下,在开始菜单程序STMICROELECTRONICSFLASHLOADERDEMOSTRATORFLASHLOADERDEMO,点击打开该软件。(5)点击UART,然后选择串口COM1,波特率为115200(9600115200间的波特率都OK)。一定要注意,第3步,校验方式选择为NONE然后点击“NEXT”。如果连接正常,电源上电,则会进入上面这个界面,提示FLASH是512KB大小。(6)界面提示目标板上的FLASH的详细信息。再点击下一步NEXT。(7)选择DOWNLOADTODEVICE,然后第2步选择需要下载的HEX文件,这里选择了GPIOLEDV10例程中的HEX文件。点击下一步,即可开始下载。(8)目标板关掉电源,重新设置BOOTBOOT00BOOT10,重新上电,则就会看到LED灯在闪烁。11613SD卡设置1在SD卡根目录下创建文件夹SYSTEM,拷贝至该目录,在SD卡根目录下创建文件夹MUSIC,拷贝MP3文件至该目录2将SDCARD插入SD卡座。3请将配套LCD模块插上板子CN6。4HEX文件下载到板子后,LED灯闪烁,LCD模块显示MP3播放界面。62问题分析621软件部分问题分析问题白屏设计刚开始,我们小组就出现了程序烧入开发板后出现严重白屏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小组展开多方猜测,细心调试,最终得以克服。猜想一程序没有烧入开发板烧入不带LCD显示屏的USB鼠标控制程序,发现可以通过按键控制鼠标左右上下移动,猜想不成立。猜想二LCD显示屏未驱动成功出厂程序自带循环播放的LCD显示画面,猜想不成立。猜想三程序兼容性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硬件设备和程序设计存在版本更新问题,下载最新的LCD程序,依然存在白屏问题,猜想不成立。经过多次实践,最终得以克服白屏问题。原因是多次程序载入导致开发板的FLASH产生混乱,从而无法正常显示LCD屏幕内容。解决方法对先前载入的程序进行彻底的擦除。622硬件部分问题分析问题SD卡无法读取烧入MP3PLAYER程序之后,开发板屏幕显示“NODETECTHZLIBWRITINGHZLIBHZLIBERROR”字样。无法检测到SD中的汉字库BIN文件,猜想SD的内存出现问题,我们对SD卡进行多次格式化,重复实验,依然无法检测到汉字库,MP3屏幕无法显示。由此我们小组猜想SD卡与STM32连接的端口可能出现硬件故障导致无法读12出SD卡中的内容。7心得体会本次的课程设计我们虽然没有完成MP3成品的设计,但是在调试和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学习和掌握到了许多嵌入式系统的知识。对于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也有所掌握。在硬件电路部分,通过查阅资料和自我学习,加深了解了STM32芯片的一些基本功能和外部引脚,对于VS1003解码芯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文献和原理图的介绍理解MP3的工作原理,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这不同与以往在PC机上的程序设计,其程序规模也远远大于类似科创系列课程中所设计到的软件,同时在很多地方需要移植现成的代码,。在次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平时不大涉及的位操作,宏定义,多进程多线程等等。大多数的知识是在课本之外,而且是比较新的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有足够的搜索资源寻找答案的能力,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和老师的帮助,使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新新的知识,大大开拓了这方面的见识。总而言之,本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受益良多。138参考文献(1)STM32F103V8ENPDF,HTTP/WWWSTCOM/,2009(2)UM0306_STM32F10XXX使用手册PDF(3)基于MDK的STM32处理器开发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李宁编著2008年(4)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赖晓晨、原旭、孙宁编著2010年(5)ARM系统开发从实践到提高中国电力出版社,丁峰2007年14附录程序代码FUNCTIONNAMETARGETINITDESCRIPTION初始化系统和外设INPUTNONEOUTPUTNONERETURNNONEATTENTIONNONESTATICVOIDTARGETINITVOIDUINT8_THZLIB2INT8UERRSPI_FLASH_INITSPI_FLASH_TESTGPIO_CONFIGURATIONNVIC_CONFIGURATIONUSART_CONFIGURATIONPRINTF“BASICMP3PROJECTSRN“,SOFTPACK_VERSIONPRINTF“SRN“,BOARD_NAMEPRINTF“COMPILEDSSRN“,_DATE_,_TIME_/检测SD卡存在/LCD_CLEARBLACKIFSD_DETECTSD_PRESENTELSEPRINTF“PLEASECONNECTASDCARDRN“GUI_TEXT36,100,“PLEASEINSERTSDCARD“,WHITE,BLACKWHILESD_DETECTSD_PRESENTPRINTF“SDCARDCONNECTIONDETECTEDRN“GUI_TEXT44,120,“SDCARDDETECTEDOK“,WHITE,BLACKOSTIMEDLYHMSM0,0,1,0/1SECOND/SEARCHMUSICMUSIC_DIRECTORYDF_READ_OPEN0DF_READHZLIB,2/写入字库/IFHZLIB00XAAGUI_TEXT60,100,“NODETECTHZLIB“,WHITE,BLACKGUI_TEXT68,120,“WRITINGHZLIB“,WHITE,BLACKDF_WRITE_OPENHZLIB_ADDRF_MOUNT0,/挂载文件系统/RESF_OPENIFRES015GUI_TEXT76,140,“HZLIBERROR“,WHITE,BLACKWHILE1SSTF016B_ERASEHZLIB_ADDR/SEC_SIZE,MP3FILEOBJECTFSIZE/SEC_SIZE1DORESF_READDF_WRITEREADBUF,N_READWHILEN_READREADBUF_SIZEIFMP3FILEOBJECTFPTRMP3FILEOBJECTFSIZEGUI_TEXT76,140,“HZLIBERROR“,WHITE,BLACKWHILE1GUI_TEXT88,140,“HZLIBOK“,WHITE,BLACK/字库存在标志/HZLIB00XAAHZLIB10X55DF_WRITE_OPEN0DF_WRITEHZLIB,2OSTIMEDLYHMSM0,0,1,0/1SECOND/OSFLAGPOSTSEM_F,2,OS_FLAG_SET,/TARGETINI初始化完成/FUNCTIONNAMEGETMP3TIMEDESCRIPTION计算MP3播放时间INPUTPATHMP3存放路径OUTPUTNONERETURNNONEATTENTIONNONE/INTGETMP3TIMECHARPATHINTTOTALTIME0/音乐播放的总时间/UINT16_TMP3RECORDSTART0RESF_OPEN/获取MP3文件的播放时间/IFMP3FILEOBJECTFSIZE0/歌曲长度不为零/计算歌曲播放总时间/WHILEMP3RECORDSTART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空格/STRCPYPLAYFILEFILENAME,SHORTFILENAMEPRINTF“SEARCHS“,SHORTFILENAMEPLAYFILENEXTNULLPLAYFILEBACKNULLBEFORE_NODEPLAYFILESTRCPYFILEPATH,PATHSTRCATFILEPATH,“/“STRCATFILEPATH,SHORTFILENAMEPRINTF“FILEPATHS“,FILEPATHTIMEFORMATGETMP3TIMEFILEPATH,/保存播放时间/PRINTF“PLAYTIMEDDRN“,DESTIMEMINUTE,DESTIMESECONDPLAYFILEFILENAMESTRLENPLAYFILEFILENAME/寻找字符串结束符/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6DESTIMEMINUTE/100/分钟/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5DESTIMEMINUTE100/分钟/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4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3DESTIMESECOND/100/秒/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2DESTIMESECOND100/秒/PLAYFILEFILENAMESIZEOFPLAYFILEFILENAME10/字符串结束符/PRINTF“LISTBOXDISPLAYSRN“,PLAYFILEFILENAMEELSENEW_NODEDLINKMALLOCSIZEOFSTRUCTPLAYFILELISTIFNEW_NODENULLRETURNMEMSET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空格/STRCPYNEW_NODEFILENAME,SHORTFILENAMEPRINTF“SEARCHS“,SHORTFILENAMENEW_NODENEXTNULLNEW_NODEBACKBEFORE_NODEBEFORE_NODENEXTNEW_NODEBEFORE_NODENEW_NODESTRCPYFILEPATH,PATHSTRCATFILEPATH,“/“STRCATFILEPATH,SHORTFILENAMEPRINTF“FILEPATHS“,FILEPATHTIMEFORMATGETMP3TIMEFILEPATH,/保存播放时间/PRINTF“PLAYTIMEDDRN“,DESTIMEMINUTE,DESTIMESECONDNEW_NODEFILENAMESTRLENNEW_NODEFILENAME/寻找字符串结束符/18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6DESTIMEMINUTE/100/分钟/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5DESTIMEMINUTE100/分钟/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4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3DESTIMESECOND/100/秒/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2DESTIMESECOND100/秒/NEW_NODEFILENAMESIZEOFNEW_NODEFILENAME10/字符串结束符/PRINTF“LISTBOXDISPLAYSRN“,NEW_NODEFILENAME19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关表格汇编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草案)2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7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规范10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1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提问记录表21毕业设计第周工作总结2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跟踪表2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请表2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520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6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7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28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规定1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从第七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周前,完成教师选题、师生见面及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见附表一)。毕业设计从第八学期开学正式开始,十六周内完成。2毕业设计开始时,教师必须填写毕业设计课题申请表、并由系汇总后交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见附表)。3指导教师必须定期对学生辅导(每周至少两次),并将确定的周辅导时间上报教学办,教学办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4指导教师自行组织学生的开题报告,并填写开题报告表(见附表二)5加强中期的监督与检查,第一次检查时间定在第五周,检查内容含学生资料阅读,方案论证情况。第二次检查定在第十周,形式为由指导教师组织,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旁听,学生口头汇报。主要检查学生的阶段性结果。两次检查学生均应填写中期检查报告表格(见附表三、四),指导教师或系对检查情况写出书面评语。6学生需上交一篇与本专业有关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文章翻译,并将原文和译文用A4打印加自设计封皮一起装订成册。7论文答辩前,指导教师必须给出评语及评分,然后由各系主任指定其他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及评分(请参考毕业论文书面成绩评分表规定的评分标准评分)。8论文答辩由各系组织,并成立答辩委员会对所有学生论文进行答辩。答辩必须给出答辩委员会意见及评分并填写相应表格。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按评分表中各项指标标准进行评分,然后由各成员给出的分数计算出得分。9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计算指导教师评分X30评阅人评分X30答辩委员会评分X40总分10毕业设计(论文)提交的文档及装订要求21(1)毕业论文一份(包含封皮、目录、中英文摘要、内容及参考文献)(2)不少于5000汉字的科技翻译资料一份(并将原文和译文用A4打印加自设计封皮一起装订成册)(3)毕业论文简介(A4纸打印12页)(包含题目、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所做的工作、解决的问题、创新之处等)(4)毕业设计任务书(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5)开题报告(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6)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注(4)(5)(6)加在毕业论文目录之前和毕业论文一起装订。11毕业设计(论文)随正式论文一律附交电子文档(光盘或软盘)。被推荐参加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评选的,还要另附(符合发表格式要求的)修改为5000字左右的电子文档。2005年12月修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个环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院长办公联席会议通过,对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特制订以下实施细则。一、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也可以聘任具有相应职称、学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名单由各系系主任核定,报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后实施。二、课题的命题过程1命题的基本原则是(1)目标原则命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与新颖性,能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2)价值原则命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或应用开发价值,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科的发展性与应用性。(3)能力原则命题的难度应考虑学生完成命题的条件与能力,因材施教。(4)兴趣原则应考虑学生对命题的兴趣与探索研究的积极性。(5)多样化原则命题应注意题目的不断更新与类型的多样化,同一指导教师的设计(论文)课题选题和近三届毕业设计课题的重复率不高于50,题目数量应满足一人一题的基本要求。222课题的审核由各专业指导教师确定后的课题,填写毕业设计课题申请表。经系主任汇总后,报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3确定课题的时间要求一般在第七学期第15周前完成命题,对于经批准认可的命题,在第16周内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一般不应随意更改命题,确实需要更改命题时,应办理相关手续。三、选题与任务书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公布的命题范围内选题。2学生自拟题目须经系主任审阅后指定指导教师,并报分管教学副院长批准。3选题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4学生选题一般在第七学期的第17周前完成。5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其中“设计所需的工作条件”应与课题的实际需要相符;“设计(论文)任务及目标”应指明毕业设计的详细任务(所需完成的工作、达到的设计要求等),不能简单了事。四、开题1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研究情况(说明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思。2指导学生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并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的第2周前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开题报告,基本内容应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研究情况(说明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课题研究的基本构思、阶段性工作计划、参考文献等。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要符合要求。3第八学期的第3周前完成开题审核,通过开题审核的学生,一般不应更换选题;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应及时根据开题指导小组的意见更换选题,并于开题后的2周内做好准备,向开题指导小组第二次提出开题申请;对再次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取消其本次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延至下届进行。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进行指导。4开题报告中,“指导教师意见”应对学生开题情况作出基本评价以及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或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提纲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还应对23学生是否可以进入研究和设计(论文)撰写阶段提出意见。开题意见应对选题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作出简单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同意开题,不能只简单写“同意开题”及类似意见。五、过程指导1指导教师确定以后,不得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或不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时,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并由所在系指定水平相当的教师指导。2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限定在8名以内。3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4指导教师应定期(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表。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设计(论文)任务,并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的各项表格。5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按要求及规范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格式应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打印格式的要求。论文的具体要求是设计方案合理、理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实验(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正确、各方面的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清晰、文字表述的语言流畅简练准确;字数在8000字以上,一律按规定格式进行打印。论文内容和设计方案要杜绝抄袭别人的成果,避免和往届类似题目内容上的雷同以及网上可查阅资料内容的雷同(技术文档除外),如果需要引用别人的成果内容,一定要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6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外文文章翻译。格式应符合要求。要求内容应与研究的课题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格式规范。六、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1指导教师应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评语”应对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及学生工作态度作出全面评价,包括以下内容对选题及研究成果的评价(选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理论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上应用范围、可行程度、效果或效益等);论文(设计)写作(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逻辑性、书面表达能力、文面规范程度);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按要求的内容和时间,认真完成了所规定的任务(含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就本课题的研究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以及综述报告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依据上述评价,提出建议成绩,并明确表示是否同意答辩。2交叉评阅教师对其他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并按要求写24出交叉评阅评语,给出交叉评阅成绩。“评阅意见”应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综合训练的情况;学生文字表达、计算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插图(或图纸)质量;学生完成课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及工作质量;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等填写审查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同时还应对学生是否可以进行答辩提出意见。3由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答辩情况记录”应简明记载答辩提问及回答内容,不能简单填写“回答正确”等类似文字。“答辩评语”应对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所研究课题的了解程度,答辩人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等作出评价。“答辩成绩”只针对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另外,每个答辩小组将小组答辩(综合评价)成绩末位10的学生提交到各系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小组由系主任及每个答辩小组组长组成。二次答辩小组将小组答辩(综合评价)成绩末位20的学生提交到学院进行最终答辩。学院(最终)答辩小组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及各系主任组成。这次答辩的(综合评价)成绩作为确定这部分学生的最终成绩。4答辩小组应综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结合答辩小组成员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表评定的成绩,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中答辩小组评语,并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答辩小组评语”是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审后所作出的评定性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终结性。应包括以下内容对选题及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是选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理论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上应用范围、可行程度、效果或效益等);论文写作(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逻辑性、书面表达能力、文面规范程度);论文答辩(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对所研究课题的了解程度,答辩人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等)。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给出评定成绩。答辩评语要明确成绩和缺点,要避免千篇一律,要与成绩等级相吻合。七、毕业论文(设计)总结与统计1各系应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答辩人数,未能如期答辩学生及其原因,成绩分布及其原因等;(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3)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及执行效果;(4)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各系应对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计,填报以下统计资料25(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分析;(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析;(3)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分析表。(5)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八、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1认真做好向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审定工作,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比例不超过本专业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35。2拟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应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一式二份),并将连同毕业设计(论文)原件和5000字左右适合发表格式的电子文档报送教务处审批。九、材料归档按要求整理归档材料,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评分表、评审表、毕业设计(论文)简介、毕业论文、及各种材料的电子文档(光盘)等。十、本细则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大学2006年6月26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促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撰写报告的基本方法,展示我院毕业环节的教学成果,鼓励表彰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特制定本办法。1评选范围、数量1)评选范围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2)评选数量本科毕业生人数的12。2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院里成立毕业论文评优委员会,委员会应由7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其中必须包含教学督导员。各系推荐优秀毕业论文侯选人名单,院毕业论文评优委员会负责组织侯选人进行评审,并最终确定优秀毕业论文名单。3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条件(1)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2)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3)选题科学,数据资料真实、完整;(4)较好地体现了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5)设计(论文)完整、规范,表明学生已掌握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展现了作者的设计或分析问题思路和创新理念,体现了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设计方案具有应用价值或论文具有理论价值;(6)毕业设计(论文)应显示出作者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4评选程序及办法在各系组织答辩后推选出90分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经院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委员会评审确定,并将评选结果公示。各系在评优时,应在不突破总指标的前提下,以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依据,不按专业分配指标。275奖励办法院里将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及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附件一毕业设计评分表附件二毕业论文评分表大学2006年5月15日28附件一毕业设计评价表(试行)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设计题目评价项目分值得分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02题目难易度03题目工作量选题质量04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200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论文(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06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07实验(设计)能力08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等)09外文应用能力10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力水平11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2插图(或图纸)的质量13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14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15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论文(或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成果质量16创见性(只分“有”或“无”)60评阅与答辩15评阅与答辩(是否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以及成绩评定是否恰当等)20总成绩年月日(仅供参考)29附件二毕业论文评价表(试行)专业学号姓名毕业论文题目评价项目分值得分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02题目难易度03题目工作量选题质量04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2005查阅文献资料能力06综合运用知识能力07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08研究方向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力水平09外文应用能力10文题相符11写作水平12写作规范13篇幅成果质量14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60评阅与答辩15评阅与答辩(有否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意见以及成绩评定是否恰当等)20总成绩年月日(仅供参考)30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排版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它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其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学生应在完成毕业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从事的设计内容和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1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11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最重要内容的概括,应该简短、明确,论文题目不超过25汉字。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12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主要内容的提要,应该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突出论文的创造性和新见解。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00汉字。一般还要有对应的英文摘要。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检索论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学术期刊是否收录论文的关键内容。摘要不是目录,并要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3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一般列35个。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14目录目录通常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5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前言、主体、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字数不能少于8000汉字、一般也不要超过2万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151前言前言又称引言、序言、导言、导论等,用在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要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概括地写出作者的研究工作。前言要紧扣主题,简洁明确。前言还可以综合评述前人工作和进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可以简单介绍研究方法。前言只是论文的开头,一般不必写前言这个标题。31152主体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重点论述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毕业设计为主的毕业论文,应该简单介绍毕业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采用的程序、工具等;要重点论述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的理论或技术难题;最后给出所编写完成的程序的功能,毕业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或设计结论等。正文中可以采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辅助论述观点或描述设计过程,适当采用程序界面、关键源程序段,并结合设计任务或研究工作进行说明;但不要大量地粘贴图形和源程序(这些可以作为附录)。15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并做到首尾对照;结论部分一般还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结论部分作为新的段落,可以用空行分隔论文主体,不必写结论这个标题。如果结论部分内容很多,也可以设置结论作为一个标题。16致谢(可选)对指导教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按照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另起一页)编号罗列。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罗列参考文献即是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是论文的有力补充。为便于读者查找,应该遵循国家的著录格式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内容要完整准确。著录项目依次是作者(译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18附录附录是与论文有关但不宜放在正文中的内容,例如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公式的推导、图纸、数据表格等有参考价值的内容。19其他随毕业论文,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份不少于5000汉字的科技翻译资料,内容选自与所撰写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外文文献。另外,还要提供单独一页(或两页)的论文内容简介,用于将全院毕业学生的论文内容简介装订成册。论文内容简介类似论文摘要,但内容要略微详细些,要求有800汉字左右。论文简介需要包括题目、作者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毕业论文采用A4纸打印(封面全院使用统一颜色);论文简介、英文原稿和翻译稿要求采用A4纸打印。2毕业论文的格式(参考)页面设置使用A4纸,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边距317厘米、页眉/页脚15/175厘米。正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图表等)。32题目(居中、黑体小二号字,不超过25汉字)摘要(黑体五字)摘要内容(宋体五号字,不超过500汉字)关键词(黑体五字)关键词内容(宋体五号字,35个)目录(居中、黑体小三号字,单独一页)标题页码(左对齐、宋体五号字)前言内容(正文格式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1标题1(左对齐、黑体三号字)11标题2(左对齐、黑体小三号字)111标题3(左对齐、黑体四号字)1标题4(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缩进2个字符)正文内容(正文格式)结论内容(正文格式)致谢(标题2格式)致谢内容(正文格式)参考文献(标题2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