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浮力备课素材_第1页
第1节浮力备课素材_第2页
第1节浮力备课素材_第3页
第1节浮力备课素材_第4页
第1节浮力备课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RJ) 物理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方式一【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生活中的浮力。导入语:同学们,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这就涉及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新的物理量浮力。好,下面我们就开始探究浮力所蕴含的奥秘吧!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方式二【实验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浮力的认识。教师组织:组织学生按照视频过程动手测量。教师设问: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将手浸入水中体会施力和受力的感觉。导入语:这种感觉就是因为我们的手受到了浮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浮力的神奇世界吧!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方式三【实验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奇妙的瓶盖或不“服”(浮)的乒乓球或浮沉子(或演示小实验内容,吸引学生)。导入语: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探究学习浮力。板书课题第1节浮力。 详见光盘内容抽水法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材中用称量法测出了浮力的大小,现介绍抽水法测浮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注射器、烧杯、水、细线、铁架台、重物。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注射器的重力G0。(2)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弹簧测力计吊住物体浸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3)用注射器将烧杯中的水抽出,直至液面回到标记处。(4)测出注射器和水的总重力G总。实验记录表格:重力G/N拉力F/N浮力F浮/N注射器重力G0/N注射器和水的总重力G总/N排开水的重力G排/N实验分析: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浮GF)和排开水的重力G排(G排G总G0)的大小,发现F浮G排o中考解读 本节在中考中常考内容是:浮力的产生及测量;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其中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本节内容考查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考点对接 1.浮力的测量图10.12测量铝块所受的浮力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源起教材P50 演示1如图10.12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图10.12乙),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示数会有变化,它说明什么问题?读一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多少?例1衢州中考 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1011所示,则石头的密度为_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_N。(g取10 N/kg)图1011答案 2.50.2解析 (1)由图所示可知,石头的体积:V60 mL40 mL20 mL20 cm3,石头的重力:G0.5 N,因为Gmg,石头的质量:m0.05 kg50 g,石头的密度:2.5 g/cm3。(2)由图可知:G0.5 N,F示0.3 N,石头所受的浮力:F浮GF示0.5 N0.3 N0.2 N。考点对接 2.浮力产生的原因源起教材P50图10.13水对长方体上、下表面的压强不同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这是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而且深度不同,其压强不同。如图10.13,我们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分析它受力的情况。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对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没有影响。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分别记为h1、h2,h2h1,因此,液体对长方体下表面的压强要大于液体对上表面的压强。考虑到长方体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是相同的,所以,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2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图1012例2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1012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A由于石蜡块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蜡块会上浮B由于石蜡块受到水的压力是向下的,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C由于石蜡块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浮力,所以石蜡块不会上浮D由于水对石蜡块没有压力,所以石蜡块不上浮答案 B 考点对接 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源起教材P51 实验 (图10.15浮力的大小是,否跟 (图10.16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例3重庆中考 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 cm2、高度为6 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图1013(1)小冉进行了如图1013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步骤BCDEF弹簧测力计示数/N2.62.52.42.42.3(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_N。(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Pa,并发现步骤B、C、D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_(选填“增大”或“减小”)。(5)小冉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选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_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 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 cm)答案 (1)2.7(2)0.1(3)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4)1.3103200增大(5)减小420不会淹死人的海人们从古代起,就已经知道世界上有不会淹死人的海。这就是有名的死海。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死海里的水非常咸,任何生物都不能在里面生存。炎热而又不下雨的巴勒斯坦的气候,使海面的水发生剧烈的蒸发作用,可是蒸发掉的只是些纯水,至于溶解在里面的盐却还是留在了海里,因此,盐的浓度越来越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死海里的水的含盐量不跟大多数海洋一样只有2%3%,而是有27%以上,并且还随着水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这里的盐的总含量,据估计大约有4000万吨。由于这样高的含盐量,死海就有了一种有趣的特征:这里的水比普通的海水重得多。我们身体的重力比相同体积的浓盐水要轻得多,所以人不可能在死海里下沉,反而会浮在水面上,像鸡蛋会浮在盐水上一样(鸡蛋在淡水里会下沉)。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游历了死海以后,曾经用有趣的笔调描写了他和同伴们在死海里洗澡的时候所得到的异常的感觉:这是一次有趣的沐浴!我们竟不会沉下去。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身体完全伸直,并且把两手放在胸部,仰卧在水面上,而大部分身体却仍旧在水面上。这时候我们还可以把头完全抬起来你能够很舒服地仰卧着,把两个膝盖抬到下嗓颚面用双手抱住它们不过这样会使你很快就翻一个筋斗,因为头部太重了。你可以头顶着海水竖起来,使自己从胸膛中部到脚尖这一段身体露在水面上,不过你不能长久地保持这种姿势。你不能仰游得很快,因为你的脚完全露在水面上,只好用脚跟推水。如果你倚着身体游泳,那你就不能前进,反而要后退。马在死海里既不能游泳,也不能直立,因为它的身体太不稳定了它一到水里,只能侧着身体躺在水面上。在图1014中,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很舒服地躺在死海的水面上。较大密度的水能使他用这种姿势看书。图1014卡拉博加兹湖湾(里海的一个海湾)里的水和含盐量达到27%的埃尔唐湖里的水,都有这种特别的性质。在不同的海里,水的含盐量也是各不相同的。由于这个缘故,船身的吃水深度也不一样。你也许曾经在船的侧面吃水线附近看到过一种“鲁意记号”。这种记号就是用来标明船在各种密度的水里的最高吃水线的。例如图1015中画的满载记号,就是船只满载时在各种海水里的最高吃水线:图1015在淡水里FW;在印度洋,夏季IS;在咸水里,夏季S;在咸水里,冬季W;在北大西洋,冬季WNA。最后还应该指出,在不久以前又发现了另外一种水,这种水的不含杂质的纯态比普通水要重:它的密度是1.1103 kg/m3,也就是说,比普通水重10%。因此,在这种水的池里,甚至连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沉下去。新发现的这种水叫做“重水”,它的化学式是D2O(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