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相和,牡丹镇王家铺学校,和氏璧资料,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这块宝玉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原为一块玉璞,先后献给厉.武王,玉工说是块石头,国王恼怒,卞和分别被砍去左右脚,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哭泣。文王知道,叫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稀世美玉,因此取名“和氏璧”。,廉颇简介,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简介,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完璧归赵,释疑(一),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胆识过人才智超群,2.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壁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壁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因为秦王自食其言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释疑(二),蔺相如利用秦王喜欢壁的心理威胁秦王,目的是把和氏璧要回来,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也会撞的,他绝不会让和氏璧落入秦王之手。,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亲王,大大方方地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无畏无惧,释疑(三),4.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秦王“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完成练笔:,蔺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