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课件.ppt_第1页
古诗两首课件.ppt_第2页
古诗两首课件.ppt_第3页
古诗两首课件.ppt_第4页
古诗两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书所见叶绍翁(南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本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潇潇:风声。送:送来,传来。江上:江面上。动:触动。客情:旅客思乡之情。,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料想。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夜深:夜已深了。篱落:篱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主题思想:,作者描写了夜晚所见到的江上,江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返回,王维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就以文才出名,十七岁时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返回,返回,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倍:更加。,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返回,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知:想。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主题思想:,通过想象兄弟登高时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阅读感悟:,家人和亲人是一个情感的归宿。无论一个人身在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