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小故事,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佛理小故事,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佛理小故事,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同游山玩水,走着走着,佛印忽然对苏东坡说:“你骑在马上的姿势十分庄严,好像一尊佛。”苏东坡回答说:“你穿着一身黑袈裟,骑在马上好像一团牛粪。”佛印笑着说:“从我口中出来的是佛,从你口中出来的却是粪。”随从听到两人的对话,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诗人与禅宗,之理,与,之趣,河北三河二中赵鹏,佛是怎样炼成的?,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据佛经记载,佛陀16岁时,与表妹结婚,后生有一子,过着奢华舒适的生活。16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离家寻道,经过6年的艰苦修行,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放弃苦行。释迦牟尼始终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不会因为任何瞬间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35岁,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以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解脱生死之道,入道成佛。,所以,佛是什么样的人?,佛也曾经是一个对生活的痛苦充满恐惧、迷茫和困惑的人;所以他也曾是个普通的人;但是,佛又是个是悲天悯人的人、充满了爱心的人、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人;所以佛又是觉悟了的人;佛教中称严守戒律、精于佛学的高僧为“上人”。,这是古代印度或东南亚一带的佛像造型,你在佛的脸上看到了什么表情?,“佛”是印度古代梵文Buddha的音译。也可译作“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佛”的本义为“觉悟者”,和汉语中的“圣”、“贤”等词有相近之处,但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佛法最基本的义理,简称“缘起法”。缘起法是佛法的核心。缘起法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因+缘=果,这里说的是佛教中的一个道理:缘起性空大意就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此万物的本性都是空(宇宙间的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佛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状态,借用空字来表达。,琴诗(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一首禅诗,诗意很明显,琴和手指,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了其一,都无“天籁之音”。看来,苏轼的这首诗既不写景,又不抒情,也非咏物,而是借琴阐发一种哲理,这哲理就是: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客、主观条件,两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事物的产生需要因缘的聚合。因缘的聚合会导致新事物的产生,各种因缘的消散又会导致事物的消失。因此万物皆空。,东汉时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寺白马寺,佛教在中国曾极为兴盛,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宗教势力产生了冲突,几经兴衰;梁武帝多次舍身出家,普通八年,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通三年,第二次至同泰寺出家,由群臣捐钱一亿,赎回“皇帝菩萨”;大同十二年第三次出家,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极为狂热。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在这样的狂热下,那时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现在,而且那时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佛教的势力甚至威胁到了世俗政权,招致封建王朝的镇压。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逐渐中国化、本土化。,中国化最为彻底的佛教派别禅宗,佛教分为九乘佛法,然禅宗却是教外别传之第十乘。禅宗作为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禅宗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此,向佛的人不一定要舍身入寺,倾家荡产;从此,佛寺也不一定要巍峨壮丽,金碧辉煌;从此,学佛也不必要再学识渊博,高谈阔论;对封建王朝来说,僧侣们对世俗政权的压力减小了。对千万大众来说,学习佛法的门槛降低了,向佛之门向普通大众敞开了。简言之,咱们草根儿也可以成佛了!,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达摩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先至南朝都城建业见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终成大道,传衣钵于慧可。后人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达摩(初祖)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二祖)、道育等,僧璨(三祖)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四祖)。信弟子弘忍在湖北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一位不识字的祖师,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其父原是小官吏,后因过失而被谪居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惠能出生时,父亲已病逝,他靠卖柴养活母亲,艰难度日。因自感与佛教有缘,遂于唐咸亨三年(672)离开广东北上,到湖北黄梅县东山寺拜禅宗五祖弘忍为师。是在舂米作坊服杂役的行者,未经剃度。(临时工和尚),慧能受法,相传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大弟子神秀作偈为:“”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慧能不会写字,请旁人代笔,也作一偈:“”弘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这就是“慧能受法”。为避免被人加害,惠能连夜逃离东山寺,越过南岭,逃往广东。16年后,五祖圆寂,才公开身份,正式传教。成为禅宗的“六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唐仪凤元年慧能大师到南海法性寺去参拜印宗法师。夜里在大殿里听到二个和尚因为看到佛前所挂的长幡,被风吹动了,就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动,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动是幡动,彼此争吵不休。惠能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经过慧能改造的禅宗,不同与佛教的任何一个流派。根本特点是强调精神的领悟,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所以它自称是“教外别传”。其经典便是坛经。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但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语言片段。,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禅宗的思想,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坛经又称六祖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国佛教禅宗典籍。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坛经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序。主要叙述了慧能于大梵寺说法,法海集记坛经的缘起。第二部分为坛经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经文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集中阐述了慧能独创性的祖宗学说。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叙述了慧能去世前对十名弟子等的嘱咐及临终前后的事情。经文还描述了慧能去世后的情景,并以此作为全经的结束。,坛经的基本义理,“无念”中以“诸法无我”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人生得以解脱的最重要的法门。世界上的那些芸芸众生因为不懂“无我”原理,执著地在“我”字上下功夫,所以这样一来,名利、宠辱、贫富、得失,便就无不成为绳索缰锁,把个自我捆缚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灵性。,从坛经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看,禅宗在摆脱外来宗教束缚同时,还与中国传统思想结成联盟。禅宗的佛性论不仅与儒家的忠教论接近,而且还竭力与庄子的虚静思想,玄学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浪、蔑视礼法的风尚相调和,它体现的是独特的民族性格。,南能北秀,以后神秀立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慧能立南宗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神秀,早年当过道士,50岁时,到东山寺(在湖北)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后出家。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弘忍深为器重,称其为“神秀上座”,令为“教授师”。弘忍死后,他在江陵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曾深得武则天、唐中宗敬重。地位极其崇高。后世以神秀之禅由方便入为渐门,以惠能禅直指人心为顿门,于是有南顿北渐之分。北宗禅仅传数代即衰。,参考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课文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说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佛印,本出身于富庶之家,后因皇帝赐与度牒而出家。苏东坡移居湖州过金山时,结识了佛印。元丰二(1079年),苏东坡贬谪黄州,开始大量阅读佛教典籍,与佛印了元建立了更为密切的情谊。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东坡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禅师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反问:“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苏东坡为之语塞。色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诸行无常、刹那不住、没有一样永恒实在,故不能安坐于此。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同游山玩水,走着走着,佛印忽然对苏东坡说:“你骑在马上的姿势十分庄严,好像一尊佛。”苏东坡回答说:“你穿着一身黑袈裟,骑在马上好像一团牛粪。”佛印笑着说:“从我口中出来的是佛,从你口中出来的却是粪。”随从听到两人的对话,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过河,老和尚又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抱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00-2025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超低温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 养护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农业年报统计培训课件
- 化工企业环保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仪表与工艺安全课件
- 兴宁驾驶考场安全员培训课件
- 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课件
- 内部单位检查课件
- 内蒙安全员培训学费课件
- 先秦两汉诗歌课件
- 2025秋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钓鱼”游戏》 教学设计
- 食品腐烂变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网络设备购销合同文本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
- 风机高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南充市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产业投资板块企业2025年招聘投资管理等岗位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氢燃料电池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搭建铁棚合同(标准版)
- 2025年铜仁市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