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4.docx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 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新人教版.zip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4.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5.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白鹅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6.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母鸡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7.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猫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8.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2.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4.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3.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芦花鞋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5.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9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6.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小英雄雨来节选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7.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6.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八故事新编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7.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7海的女儿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8.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6巨人的花园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9.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90.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1.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2.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海上日出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3.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8.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0.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1.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9.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2.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3.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4.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85.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0.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9.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1.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2.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白桦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3.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绿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4.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5.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7.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6.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黄继光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8.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69.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0.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71.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4.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6.docx---(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5.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三月桃花水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7.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8.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乡下人家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49.doc---(点击预览)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案+反思新人教版20200409350.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7166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1.2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 新人教版 2020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一册 教案 反思 打包 47 新人
资源描述:
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 新人教版,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新人教版,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新人
内容简介: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3.能读懂古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词的意思。4.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描绘的情景。2.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写夏天的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宋代诗人范成大走进他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板书课题,释题,简介作者)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字音读正确,学习生字词。2.齐读,划停顿节奏。(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注意读出诗的节奏)3.多种形式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季)4.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诗的意思。5.教师指导部分词语。6.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互相说)7.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师生齐读)三、细读古诗,深入探究1.出示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1)学生说诗句的意思。(正值江南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金黄的油菜花稀稀落落。)(2)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师:多美的景色呀! 诗人把它凝练成一句诗就是(生接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3)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感受到这种美。2.出示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指名说诗意。(夏天日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引导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想象,感受农民的辛苦)师:初夏时节,田野里风光如画,农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飞。这样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感染了诗人,让他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让我们也带着对这自然风光的热爱来朗读这首诗吧。(配乐读诗歌)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在诗人的笔下,炎热的夏季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描写夏日景色的古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揭题,理解题意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释题。师: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二、初读古诗,掌握生字1.生自由读诗,有不懂的字词提出来,一起学习、讨论。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指导读音。3.指导书写。(1)生认读会写字,师指导易错字的写法。(“篱”笔画较多,注意笔顺)(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教师范读,学生静听,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物。2.理解“疏疏”“未成阴”,了解春季的特点。3.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前两句、后两句说诗意,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景物美。4.理解第一、二句。(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师: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2)齐读第二句,作者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树头)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从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3)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名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师过渡: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5.理解第三、四句。(1)这两句抓住了哪些景物?(儿童、黄蝶、菜花)男生读第三句,感悟诗意。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师:他们追到了没有?)(2)女生读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师:为何“无处寻”?)(3)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指名说诗意。(4)再读诗。(后两句)这两句诗写儿童追蝶的情景。“跑、寻”属于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6.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春分时节的美呢?2.想象练说: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以诗导词,引入课题(出示村居图)当你看到这幅图时,你会想到哪首诗词?宋朝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村居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板书课题,释题)二、初读词句,整体感知1.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所作,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首词的呢?(晚年隐居的辛弃疾过着十分恬静安逸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到一户农家做客后,写给主人作为礼物的。)2.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词)(1)相机正音,指导上下阕之间的停顿。(2)相机理解重点词语。(翁媪:老翁和老妇)3.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字形。(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4.这首词中写了几个人,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三、展开想象,描绘画面(一)学习上阕1.读一读上阕,你仿佛能看到哪些画面?(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回答看到的画面。(出示图片)教师相机引导:(1)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小溪?(缓缓流淌、潺潺流淌、叮叮咚咚)(2)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贫穷茅、低、小)(3)你的家是怎样的?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人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3.这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理解“醉”“相媚好”。(醉:酒后微醉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2)再读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他们老两口儿喝了点酒,有点醉了,说说笑笑互相打趣,其乐融融。)(3)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些什么呢?(生自由想象)(4)此刻你还认为他们贫穷吗?(幸福、天伦之乐)4.齐读上阕,感受他们平凡的幸福。(二)学习下阕1.过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两口儿的三个儿子吧!(1)三个儿子在哪里,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自由读,指名说)(2)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在溪边剥莲蓬)(3)“卧”什么意思?(趴着)如果你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势“剥莲蓬”呢?(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2.让我们来猜一猜,老两口儿最喜欢哪个儿子呢?你能说说理由吗?(大儿子勤勤恳恳地种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二儿子老老实实,默默地编织鸡笼,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儿子调皮可爱,为家中增添快乐)(1)再读句子,哪个词凸显出小儿子的调皮?哪个词最能反映老两口儿对小儿子的喜爱?(2)烈日炎炎,小儿子在溪头卧剥莲蓬,久久不肯回家。老两口儿和小儿子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3.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谐、幸福)四、布置作业1.辛弃疾不仅是一位爱国词人,也是位有很多作品现存于世的词人,他的现存词有六百多首。(出示目录)希望大家课下利用网络、书籍等工具查阅这些作品,假若你细细品读,我想你一定会大有收获。教学板书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杏子、麦花、菜花无人过、惟有农忙(勤劳朴实、温馨美好)宿新市徐公店篱落、一径、树头静儿童、黄蝶、菜花动清平乐村居翁媪相媚好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 安居乐业教学反思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描绘的都是农村朴素恬静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词语教学入手,疏通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走入诗词描述的情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这个教学过程既是理解训练,又是想象训练,更是表达训练。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我引导学生先由眼前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再补充当时的背景介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这种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42.乡下人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装饰、率领、觅食、和谐、倘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想象乡下人家的生活画面。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读文字想画面,感受田园风光的独特美好,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2.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可借助工具书,与同桌、教师讨论交流来完成)2.把课文读通顺,找出概括乡下人家生活的一个自然段。3.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4.默读课文,看看其他几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1)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再互相讨论。(2)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3)教师选择最合适的小标题板书: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冒春笋 竹林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 瓜架秋虫鸣 月下人入梦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欣赏那乡下人家美丽的图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美丽的乡村画面,再次感受乡村的独特、迷人之处。2.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谈谈自己读后的所感所悟,组内同学纠正、补充。3.分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拟人的表达方法。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1.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2.采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下人家美丽的生活环境。(1)课件出示句子,品读色彩之美:课件出示三: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绿绿的叶。引导学生抓住“青的、红的、绿绿的”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瓜果色彩的明丽。指导朗读,学生之间互相评读,读出这一份色彩之美。师: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瓜架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有风趣的装饰,看到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课件出示句子,感受对比之妙:课件出示一: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可爱多了。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通过城市和乡下的对比,写出了乡下人家独特的房前装饰,衬托出农家小屋的别致亲切、质朴自然。师:这就是对比的妙处,今后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对比手法,你的文章也会更生动。(3)课件出示句子,感受拟人之美:课件出示二: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从土里探出头来。小结:“探”字用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嫩笋的长势迅速,如同一个淘气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三、回顾全文,总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朗诵课文。2.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问题:(1)课文是按怎样的空间和时间顺序描写的?(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板书2乡下人家乡下人家空间(14)屋前:种瓜、养花屋后:种竹、养鸡、养鸭别致生动时间(56)夏天:傍晚门前吃晚饭秋天:夜晚听歌入梦乡自然和谐 总结:(7)总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房前屋后漾祥和瓜田篱下溢浓情教学反思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进行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我在教学中,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23.天窗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3.体会孩子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2.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1.(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什么是天窗?)2.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的回答可不局限于课本)3.天窗虽小,却给大文学家茅盾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他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1)学习生字。藉:也读j,如狼藉。蝙:不要误读为bin。瞥:读pi,不要误读为pi。(2)词语解释。慰藉:安慰。霸气十足:专横的气势。4.齐读全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结构。(课文主要讲了与天窗有关的一些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天窗的赞美与留恋之情。)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天窗的由来。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从天窗中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5.默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了什么?用课本原话概括。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1.个别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余学生听,并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天窗”,而要写两段跟“天窗”毫不相干的文字?(学生反馈,教师点拨:为引出“天窗”作铺垫。)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过渡:是啊,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课件出示这句话)什么叫“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乡下人家为了采光而在屋顶开了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自由读第47自然段。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出现了几次?(两次)2.读第45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小结:我们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慰藉。3.在夏天阵雨天时,为什么天窗会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相关语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2)理解文中的“偏就不许”,体会孩子们不愉快的心情。(3)出示句子: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好,写出了屋子的静和黑)(4)教师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当时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是怎样扫荡这世界的。(学生交流)4.过渡: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天窗又是怎样安慰孩子们的呢?默读第6、7自然段,用“”画出孩子们看到的,用“”画出孩子们想到的。5.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一粒星,一朵云”“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帮助学生体会孩子们想象的大胆;抓住由“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体会孩子们想象的新奇。)6.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师小结:课文从下雨时、晚上两个时间,写孩子们被关进了黑压压的屋子时,他们十分孤独、寂寞,天窗给他们带来了唯一的慰藉。7.读第8自然段,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1)出示句子,填空。因为有了天窗,你才看见,才会联想到。(2)师:天窗虽小,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却很多,实在是太神奇了!所以,作者动情地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生:是应得感谢的)三、总结全文,深化情感同学们,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天窗,愿它带着大家的童心,自由放飞,让有“天窗”相伴的生活,永不孤独、永不寂寞。教学板书3.天窗天窗来历唯一的慰藉(阵雨来临、被逼上床)神奇教学反思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但意蕴深刻。在教学中,我着重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解决问题。 一堂课书声琅琅,效果较好。课文中的“想象”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但大部分学生只是理解了表层,其实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思考:通过天窗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么?由于时间没能合理分配,导致缺失这一环节,今后我会更加注意。34*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师范读第1、2自然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2.课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绮丽、回旋、纤细、谈心、应和。)如果你认为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连读两遍。3.“应和”的“和”还有什么读音?(课件出示)4.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难读的字词,谁想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5.既然课文里的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相信课文也会读得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指名读。纠正字音。)三、精读课文1.课件出示: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3.思考:到底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一样,走过村边?(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4.是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来读一读第3、4自然段并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鸣响、低语、叮当声、铃声)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非常好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谁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指名反复读)5.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那么又是什么光芒,像丝绸一样映照着蓝天呢?(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6.课件出示: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1)在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燕子、白云、垂柳、姑娘。)(2)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自读课文)(3)谁想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同学们,读给大家听一听?(23人)7.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一下,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8.这珍贵的三月桃花水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称赞它吧!(课件出示7自然段)还有谁来赞美它?(1)第1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四、小结是啊,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乐曲;是春天的明镜,让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对此,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沉醉)。教学板书4*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 沉醉教学反思三月桃花水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课文描写了春天的美丽。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为了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感知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安排了自读、默读、边画词语边读、有感情地读、听老师范读、齐读等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他们读课文的兴趣。可以说,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2习作 我的乐园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自己的乐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2.按一定思路介绍乐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世界缤纷多彩,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美丽乐园。在这座乐园中,回荡着幸福的欢笑,洋溢着悠扬的歌声,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乐园而永远快乐。令你充满快乐的乐园在哪里呢?(班级图书馆,学校的篮球场,爷爷的菜地)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爱在那儿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课件出示:我的乐园)二、审题指导1.师提问:“乐园”是什么?(生解答后教师明确:所谓“乐园”,即为快乐的地方。“我的乐园”就是带给我快乐的地方。)2.哪些地方可以成为我们的“乐园”呢?(学生自由回答:水上乐园、门前的草地、公园里的沙坑)3.学生讨论:为什么将这些地方看作是自己的乐园,说出自己的理由。(例如:水上乐园有湛蓝、清凉的水,有喷水的奥运五环,可以滑滑梯,有肚子能喷水的眼镜蛇回顾惊险难忘的冲浪经历;开心、难忘、依依不舍)4.明确重点:“我的乐园”贵在“乐”,重点通过“我”的活动表达“我”的快乐。所以既要有对乐园样子的介绍,也要对活动进行详细的记述,还要有对欢乐心情的抒发,多种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三、习作指导,构思情节1.学生构思村头小河边的草地,并作简单描述。2.(教师出示课件示例)学生仿照示例,自行绘制表格,填写表格。3.学生自主交流、展示:乐园的样子、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心情。四、欣赏范文1.(课件出示范文)说说范文好在哪里,简单赏析。2.找出精彩的句子,说说小作者是怎样写出乐园之乐的。五、指导学生具体写作1.师提示:要明确自己想写的乐园是哪里,乐园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乐园里做过的事以及乐园带给自己的乐趣。2.与同学一起交流,使自己的乐园更迷人、更有趣。3.认真完成习作。我的乐园要有趣、吸引人。这就需要你详细地描绘乐园的美丽,注意在写事情的过程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够感染、打动读者。4.构思提纲。如果让你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写你的乐园,你会怎么写?(1)开头:点明要写的乐园在哪里。中间: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里做过的事。结尾: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2)注意问题:介绍乐园的样子时,可从位置、特点、构成等角度描写说明。介绍自己做过的事情时,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助关键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5. 小试牛刀。小作者的乐园是不是特别有趣?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乐园吧!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一说这次作文的要求。2.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二、评讲习作,指导修改1.出示优秀学生习作,师生共同评议。(1)读一读,根据评价要求说说你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2)评价要求:是否写清楚这个地方的样子及你在这里最爱干的事。是否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句子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文章写得是否生动、具体。2.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1)自改;(2)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让同学提建议,再修改。三、誊写习作,评选最佳作文教学反思这次习作,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引导思路,先确定写作对象,再介绍乐园的样子,自己做过的有趣的事以及自己的心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尽情发挥,再用范文加以引导,写出完美的文章。不足之处:学生不能细心留意、观察生活,有的内容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细节略差,应引导学生在平时读书生活的过程中多观察积累。2口语交际 转述教学目标1.能听清楚、看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2.在交际过程中有自信心,说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重难点1.能听清楚、看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能正确、简要地转述。2.在交际中能正确简要地转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走进交际话题1.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轻松一下吧!游戏的名字叫“悄悄告诉他”,我请一组同学来参加,我只把话说给第一个同学听,然后一个接一个往后传。注意:传话的时候只能说一次,而且不能让其他人听见。(传话内容:十四个人吃十四个柿子)2.我把传话内容告诉第一个同学,然后依次往下传。3.请出最后一个同学:请你大声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乐了吧,想知道我告诉他(指着第一个同学)的是什么吗?幸亏这是个游戏,不然可闹大笑话了。看来我们待会儿可得认真听啊!4.揭题。刚才的游戏中,把话转告给别人听,可以叫传话,也可以叫转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转述(板书:转述),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知道转述应该注意什么呢?(听清楚、说明白、有礼貌)二、学习文本内容(出示本次口语交际插图内容)根据课件出示的情境,分小组练习转述。转述事情,一定要记住要点。如果需要转述的内容没弄清楚,要想办法确认。1.自由朗读课本中的两则情况,弄清楚转述的内容。2.尝试练习。(1)不要忙着举手。想想刚才通知的内容是什么。每个人先在心里说几遍。记不住的,可以问问同桌。(2)同桌互相说,纠正说错的地方。(3)角色扮演,练习转述。(4)生生表演,练习转述。3.师生评议。4.小结转述要求: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转述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三、创设情境,练习转述1.情境预设: 本周五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召开“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报告会,请全体同学自带笔和笔记本准时参加。王晴同学今天请假了,没有到校。如果老师请你把上面的通知内容转告给她,你见到她该怎样说?2.自由读题,弄清题意。3.说说题目中有几个角色:老师,王晴,转述者。4.分小组进行练习:先由老师通知转述者,再由转述者进行转述练习。5.指派某小组到台前表演,大家评议。(评议要点见达标检测第3题)3.评议要点:(1)是否将老师的通知清楚地告诉了王晴,是否遗漏重要信息;(2)人物之间的交流语言是否文明礼貌。四、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了转述,知道了在转述的时候要先把内容听清楚、记牢,这样你才能完整准确地说明白,说的时候还要注意有礼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把今天所学的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去转述别人的话。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平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因此本次的口语交际课进展得很顺利。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一起交流讨论。部分同学的语言不够流畅,还需对遣词造句进一步地推敲。2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赏析重点句子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和能力。2.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仿写句子的能力。3.积累卜算子咏梅一词,并能理解其含义和学会赏析。教学重难点学会根据词语理解乡村和城市不同的美,培养学生根据图画写句子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学生讨论后回答。(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从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等关键句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或想法。)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重点句子?(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3)也可以运用关键词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训练。二、词句段运用(一)根据词语体会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生讨论后示例:我从“璀璨、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城市街道繁华热闹,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我从“肥沃、依山傍水、炊烟袅袅”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乡村的田野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安逸,处处弥漫着乡土气息。2.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村和城市的词语。3.教师出示课件归纳、拓展。描写城市的词语:流光溢彩、高楼大厦、四通八达、十里长街、川流不息。描写乡村的词语:鸡鸭成群、瓜果飘香、落英缤纷、草长莺飞、山清水秀(二)选一幅图画,照样子仿写句子。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个句子。2.小组交流:从这两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都是把图画中涉及到的具体景物加上形容词用短语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对这幅图画加以概括总结。)3.选取课本上的一幅图片,仿写句子。例如:第一幅图片:第二幅图片:飞翔的鸟儿,挺拔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和形状各异的巉岩,绘成了一幅幽静的山水风光图。第三幅图片:嬉戏的白云、传出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飘来阵阵菜香的食堂和在操场上跑步的学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校园晨曦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 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学生积极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2.指导朗读。(1)同桌之间练读,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2)指名读词,教师相机指导正音,读出节奏。3.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1)小组讨论对题目及词意的理解。译文: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了。悬崖已结百丈坚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极力渲染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花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描写春天降临繁花似锦的时候,梅花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梅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4.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5.“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表明了毛泽东的创作契机。引导学生积累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中的“交流平台”,主要突出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词句段运用”主要难点是仿写句子,指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认知和理解、赏析再到课外的积累,都体现了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有待拓宽,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加积累。2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能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4.能读懂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播放送别音乐)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选择用音乐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而有的人则选择用诗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释题,介绍诗人)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2)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写了什么。(3)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2.汇报交流。(1)指名读诗。随机学习“壶”字。全班齐读整首诗。(2)从诗的前两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秋风秋雨愁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凄冷气氛。)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些什么?“冰心”从字面上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诗人想说明什么?“玉壶”又是什么样子呢?诗人为何要这样比喻自己?(课件出示写作背景)(4)同学们已经能从前两句诗中读出孤独、凄凉之感,从后两句诗中读出乐观坚强之意。那你们会吟诗了吗?(吟诗,就要入情入境地吟诵,抑扬顿挫地吟出诗的韵味)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三、拓展延伸,小结1.你们还知道哪些送别诗?2.小结:人生自古伤离别。可是,今天的离别不正预示着明天的重逢吗?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离别将不再忧伤。7.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送别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边塞的风景图,指名用词语表达图片中的意境。2.简单介绍作者: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3.(板书课题)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六首,今天我们来学习中间的第三首。二、理解诗意1.朗读古诗。(1)要想学好古诗,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2)指名读,教师指导;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再指名读,齐读。2.自学古诗。(1)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说说每句诗的意思。(2)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单于:匈奴的首领。欲:想要。将:率领。逐:追逐。3.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1)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懂得了哪个词、哪句诗的意思。(2)初步学习“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句意: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3)初步学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句意:我军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三、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1.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反思(打包47套)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7166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