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作业解析(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_第1页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作业解析(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_第2页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作业解析(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_第3页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作业解析(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_第4页
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作业(解析版):作业解析(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一1d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i与cs的中子数分别为78131513755和82,不相等,b项错误;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不属于胶体,c项错误。2c解析结晶水合物都属于纯净物,a项错误;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如4价氮的氧化物有no2和n2o4,b项错误;蚕丝和羊毛都属于蛋白质,d项错误。3d解析分馏为物理变化,而干馏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而127i和131i为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错误;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其导电的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c项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二者均为混合物,d项正确。4a解析35cl和37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和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a项正确;表示羟基,含有9个电子,而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10电子微粒,b项错误;比例模型表示甲烷分子,不表示四氯化碳分子,因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半径,c项错误;结构简式ch32choh只表示2丙醇,d项错误。5a解析水只有氢氧两种元素,而油无论是汽油还是食用油都含有碳元素,a项不符合元素守恒,属于伪科学;稻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经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一步反应可生成酒精,b项正确;昆虫通过释放气态化学物质称为信息激素传递信息,c项正确;利用干冰的制冷作用进行人工降雨,d项正确。6d解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胆矾失水属于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漂白的草帽日久变黄是因为有色物质与二氧化硫化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又分解所致,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属于胶体的聚沉,为物理变化。7a解析同素异形体为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并不完全相同,而h2、d2、t2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故三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8b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而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二者不相等,a项正确;h为原子,而h2为单质,b项错误。1219d解析so2、so3、co2、nh3等溶于水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电解质,但其本身不属于电解质,a项正确;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如氮元素的氧化物有no、n2o3、no2、n2o4、n2o5,且n2o4、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b项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故化学反应过程伴随能量的变化,c项正确;金属镁可以和氯化铵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项错误。10c解析甲醛属于有机物,花岗岩为矿物质,不会释放出甲醛气体,a项错误;有机玻璃属于有机物,不是硅酸盐产品,b项错误;裂化、炭化、风化、老化都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11c解析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微小颗粒,是雾的成分之一,c项错误。12b解析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13a解析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不可能有浓度是20moll1的石灰水,b项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c项错误;若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gcm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gcm32241000cm340320假设其密度为标准状况,这是不可能的,故d项错误。14c解析球棍模型中的“棍”表示共价键,该球棍模型表示一个al2h6分子,该物质由分子组成,不属于离子化合物,而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一定错误。15c解析绿色化学是指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艺,c项错误。16a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a项错误;汽车尾气含有的氮氧化物,不仅会造成酸雨还可能引起光化学烟雾。17d解析干冰为固态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a项正确;离子化合物都为电解质,b项正确;淀粉溶液为胶体,c项正确;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属于离子反应,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等,d项错误。18a分子b原子a由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都在不断地运动或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a只有一种生成物b只有一种反应物c都是化学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解析依据信息,正确找出一组事物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本题答案开放,只要合理即可。191氢铝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必有一种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只能是氧化铝,故必有铝元素2钠硅sio2hh2oh4sio4或sio2hh2sio32323311解析1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324,说明必有一种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一定有氧化铝;由单质燃烧生成的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只能是水。综上分析一定有氢元素和铝元素。2固体氧化物中含有氧化铝,调整比例后,加入足量水可得澄清的无色溶液,且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有白色沉淀,则固体氧化物中一定有na2o或na2o2和sio2。3五种氧化物分别为水、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为硅酸的酸酐,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专题限时集训二1c解析稻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醇,a项正确;一滴水的体积大约为005ml,含有分子数约为60210231671021,b项正确;大量使用薪柴做燃料排放出大量的co2,005g18gmol1不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错误;可口可乐中溶有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等,呈酸性,d项正确。2d解析d2o的摩尔质量是20gmol1,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所含电子数为9na,a项错误;b项没有溶液的体积,错误;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5mol,转移电子数小于3na,c项错误;co2和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1,故44g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3na03na,d项正确。44g44gmol13d解析23gno2和n2o4的混合物气体中总原子数为3na15na,a项错误;na2o2固体由na和o构成,78gna2o2固体中23g46gmol122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b项错误;1moln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mol,c项错误。234d解析a项混淆了核外电子数与所带电荷数,错误;b项忽视了100l水中溶解了nacl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错误;c项忽视了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错误。5c解析a项没有给出溶液体积,错误;1molnh中含有11na个质子,b项错4误;铁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fe3,而与少量硝酸反应生成fe2,d项错误。6d解析气体等质量,但不等物质的量,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大,其体积大,密度小,故只有d项正确。7d解析al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但a项中氯气为1mol,不足量,转移电子数为2mol,a项错误;胶体微粒的半径远远大于无机分子或离子的半径,是“分子”的聚集体,b项错误;n2、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故分子数为na的n2、c2h4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c项错误。8c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并且洗净,但不必要干燥,a项错误;没有480ml的容量瓶,b项只能选用500ml的容量瓶,故应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05l2moll140gmol140g,错误;电解naoh溶液实质上就是电解水,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因为不知道原naoh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其浓度是增大还是不变,c项正确;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稀释等操作,d项错误。9c解析根据氮原子守恒,1l1moll1nh4no3的溶液中氮原子数等于2na,a项错误;苯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b项错误;d项忽视了fe3的水解,错误。10a解析fe2的还原性强于br的还原性,fe2优先与cl2反应,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溶液中fe2全部被氧化,溶质为febr3、fecl3。ncl203molnbr,根据原子守恒nfe02mol,则cfebr202mol01336l224lmol1l2moll1。11b解析根据反应al34ohalo2h2o,可知cal3coh21402mol/l005mol/l,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得ck2cso3cal30251424mol/l。121d2ac烧杯、玻璃棒bce20274136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解析1瓷坩埚在高温下可与naoh或na2co3反应,a项正确;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时,实际体积偏小,浓度偏大,b项正确;托盘天平称量的结果只能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d项错误。2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而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长时间保存溶液或在其中溶解固体。没有450ml的容量瓶,故需要配制500ml的naoh溶液,因此称取naoh固体01moll105l40gmol120g。131o32kih2oi22koho22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3由化学方程式得o3i22na2s2o31mol2molno300100mol/l00600lno30000300mol1mol00100moll100600l2mol则大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100100200105v(o3)v(空气)0000300mol224lmol1336m31000lm3解析1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将ki氧化为i2,依据题意,同时生成强碱koh。2滴定终点即na2s2o3恰好将生成的i2还原,可用淀粉作指示剂。1412al3h2so4al2so433h22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烧瓶内气压增大3收集到水的体积等于氢气的体积4没有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残余氢气的体积与排出空气的体积相等1平衡锥形瓶与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使稀硫酸顺利滴下29(v1v2)500(m1m2)解析该设计的原理可解读为稀硫酸与铝反应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水排到量筒内,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但该设计存在较明显的缺点装置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存在误差。2收集气体的体积为v1v2;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m1m2。由2al3h2,则nh2,则vm。m1m22732m1m218(v1v2)1000(m1m2)189(v1v2)500(m1m2)专题限时集训三1a解析该化合物受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固体应为na2co3,212gna2co3为2mol,a项错误;xna2co3yh2o2兼有na2co3和h2o2的性质,故b、c、d项正确。2c解析反应中n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mno被还原,a项错误;24根据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2mno5no6h2mn25no3h2o,可知b、d423项错误。3b解析cuh中铜的化合价为1价,h的化合价为1价,cuh与稀盐酸反应发生氢元素的归中反应生成h2,同时,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2cucu2cu,可知a项正确;b项忽视了氯气是足量的,铜能继续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1价铜和1价h氧化为2价cu和1价h,c项正确;d项正确。4c解析氧化性fe3cu2h,a项错误;还原性soibr,b项错误;23d项,加入烧碱,首先发生中和反应,错误。5d解析仔细观察发现,负一价的溴和正五价的溴反应,生成零价的单质溴,属于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d与上述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6c解析生成的气体被水吸收后又生成硝酸,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整个过程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当产物为fe2时,2ag56gmol14,即b02a;当产物为fe3时,34,即bl224lmol1ag56gmol1bl224lmol1b03a,当产物为fe2和fe3的混合物时,02ap1,t1t2,b项正确;图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项错误;由d中方程式看出,温度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将增大,d项错误。3d解析由曲线看出,500时甲醇的平衡含量比300低,说明温度高,平衡左移,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a项错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生成中间产物,但最后又生成原来的物质,b项错误;500反应达到平衡时,用氢气物质的量浓度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应为vh22mol/lmin,c项错误;该n(b)vt(b)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右移,但平衡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只能减弱这种改变,故氢气的浓度还是增大的,d项正确。4b解析t0t1时间内vh2mol/lmin,a项正确;t1时,v正v逆,反应63t1t0达到平衡状态,由三段式co2g3h2gch3ohgh2og起始moll12600转化moll11311平衡moll11311平衡常数k,co2与h2的转化率为50,d项正确;t0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127故v正v逆,c项正确;t1时,处于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要向逆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要减小,b项错误。5d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应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的限度减小,a的转化率以及c的百分含量应减小,但a的百分含量应增大,a、b、c项错误,d项正确。6d解析由于不知道容器中反应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故无法求出其平均反应速率,a项错误;容器中t1时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容器中t2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容器中t1时的两倍,相当于将容器中t1时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平衡应向左移动,此时v逆v正,b项错误;若容器中b的转化率为20,则容器中反应至平衡时吸热20kj,经验证,b的转化率为20时,将各气体物质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结果不等于1,c项错误;由于各容器中反应温度相同,故平衡常数相同,根据容器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可求出平衡常数为1,据此可求出容器中d的平衡浓度为04moll1,d项正确。7b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左移,cch3oh/cco2减小,a项错误;由图像看出,3min时,co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且二者浓度相同,但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b项正确;欲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可增加co2的浓度、加压或及时移走生成物等,c项错误;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vco20225moll1min1,d项错误。8d解析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甲容器和乙容器反应分别从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为等效平衡,d项正确;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12mol、12mol,乙中5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a项错误;丙中初始加料相当于a、b、c分别为2mol、612mol2l5minmol、0mol,相对于甲容器来说,平衡右移,b项错误。9c解析图是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说明不同压强时,平衡不移动,所以推断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再结合图可知,a的变化为02mol/l,c的变化量为03mol/l,由规律知,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gbg3cg,故a项错误;根据“先拐先平”,可判断p2p1,b项错误;b的平衡浓度是04mol/l,则起始时应为05mol/l,起始2mola所对应的浓度为1mol/l,则体积应是2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l2l1mol,c项正确;d项因为不能确定正反应的热效应,a的转化率无法确定,错误。101xb和db20041093增大no2的浓度4b、d解析1由于在10min内x曲线表示的物质浓度改变了04mol/l,而y曲线表示的物质浓度改变了02mol/l,则x曲线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当曲线处于平台时此时所表示的物质的浓度不变,表示反应已达平衡,故只有b、d两点处于平衡状态。该反应体系中全部是气体,其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气体密度是恒量,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2vno2004mol/lmin。06moll102moll110min平衡常数kbc(n2o4)c2(no2)040621093由曲线看出25min时,no2的浓度突然增大,可知改变的条件为增大no2的浓度。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4因在25min时,增大了no2的浓度,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右移,d点时no2的百分含量小于b时no2的百分含量,要使25min时改变条件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可加压或降温等,加入一定量的n2o4,也相当于加压。专题限时集训八a1a解析na2co3溶液呈碱性,加水稀释时,溶液碱性减弱,coh减小,由于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ch增大,a项错误;通入co2,与溶液中oh反应,溶液ph减小,b项正确;加入naoh,抑制水解,故减小,c项正确;水解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增大,d项正确。2b解析反应2na2so3so2g2na2so4s为熵减,而反应能自发进行,故必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al2so43溶液在加热蒸干过程水解生成的h2so4不能从溶液体系中脱离,故最后蒸干时能得到溶质,b项错误;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c项正确;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o与溶液中ca2结合得到caco3沉淀,使caso4的溶解平衡受到23破坏,可除去锅炉水垢,d项正确。3a解析醋酸为弱酸,在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离子浓度减小较缓慢,a项正确;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其导电能力不一样,b项错误;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c项错误;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4b解析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稀释10倍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其ph减小不到1,a项错误;加入适量氯化铵,电离出的nh抑制氨水的电离,可使其ph减小,b项4正确;c项混合后明显显酸性,错误;通入氨气,其ph可能会更大,d项错误。5b解析a项遵守物料守恒,正确;新制氯水中存在hclhcl和hclohclo,chccl,b项错误。6c解析曲线的斜率越小,稀释时,其ph变化越缓慢,说明碱性越弱,即b的碱性弱于a的碱性,ph相差1,ch相差10倍,但两溶液浓度相差不一定为10倍,a项错误;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由水电离出的ch小于107moll1,b项错误;m点时,两溶液ph相等,对应的ch和coh都相等,根据溶液的电中性,a、b两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项正确;a的碱性较强,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可能会大于7,d项错误。7d解析在离子反应中,生成物总是溶解度最小,或最难电离的物质,zns的溶解度远远小于znoh2的溶解度,故zn2、s2相遇应直接结合成沉淀,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故d项错误。8b解析根据沉淀转化向生成溶度积小的物质方向进行,所以kspmnskspcus,a对;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b错;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mn2变大,c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d对。c(mn2)c(cu2)c(mn2)c(s2)c(cu2)c(s2)ksp(mns)ksp(cus)9c解析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促进,a项错误;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酸过量,混合溶液的phcnh,则chcoh,a项错误;4ph6,即chcoh,由电荷守恒cnacoh,错误。7b解析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溶液的电中性;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b项正确;c项,二者的浓度和应为001mol/l;d项,nh水解溶液呈酸性,抑制其水解,hco4促进nh的水解,故cnh。3448d解析ch3coona和hcl反应生成ch3cooh和nacl,得到等浓度的ch3coona、ch3cooh、nacl溶液,由于cch3cooccl,说明ch3cooh的电离大于ch3coo的水解,溶液呈酸性,a、c项正确;根据“物料守恒”,b项正确;依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clcnach,则cch3coocohcnacclch02moll1010moll1ch010moll1ch,d项不正确。9b解析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但ch会变小,a错;b项是na2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nahco3溶液显碱性,说明na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不显中性的原因应用水解方程式表示,而不应用电离方程式表示,c错;由于醋酸是弱酸,故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所能提供的nh多,在反应过程中醋酸的反应速率快,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也多,d错。10b解析盐酸中hcl完全电离,hclhcl,醋酸部分电离,ch3coohch3cooh,由题意可知两溶液中nh相等,由于醋酸部分电离,则nch3coohnhcl,因此选项b错。111a,b,d,c2a3大于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大,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大于hx酸性强于ch3cooh,稀释后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对水的抑制能力减弱499107moll1解析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强弱关系为ch3coohh2co3hclohco,由“越弱越水解”,可知其对应的相同浓度的盐溶液的3ph大小顺序为a,b,d,c。2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时,溶液酸性减弱,ch减小,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故、增大;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c(oh)c(h)c(h)c(ch3cooh)的离子积常数不变。4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nachcoh106moll1108moll199107moll1。121nh3h2onhnhh442氯化铵anh4cl和hcl解析1根据物料守恒,nh3h2o与nh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4根据电荷守恒cnacnhchcclcoh,整理4cnhchcohcclcna01mol005mol005mol。42nh4cl溶液中nh水解,溶液呈酸性,导致cnh略低于ccl,a项符合题44意。溶液中h浓度大于nh,可知其酸性不全为nh水解所致,为盐酸与nh4cl溶44液的混合液。若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呈酸性,而此时溶液呈中性,故氨水应过量,chcloc2sp2、sp33配位键so3或bf341213解析1铁为26号元素,fe3为铁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两个电子和次外层一个电子,故其基态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5。由于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较氧原子大,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2尿素分子的结构简式为,碳原子价电子全部成键,即孤对电子对数为0,形成三条键,为sp2杂化;而氮原子为非平面结构,为sp3杂化。3feh2nconh263为配离子,“h2nconh2”与fe之间的作用力是配位键。等电子体为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4由co2晶胞看出,每个co2周围与之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o2分子位于面对角线的中点,每个面上4个,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共有12个。一个晶胞中au原子个数81,cu原子个数为63,故铜金合金晶体中au与cu原子数之比为是13。1812711s22s22p63s23p22分子361244115sp3sp27解析4一个二氧化碳晶胞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864,二氧化碳分1812子的结构为oco,故分子中键与键的个数比为11。5丙烷分子中2号碳原子和丙烯分子中2号碳原子都没有孤电子对,故前者采取sp3杂化,后者采取sp2杂化。丙烯分子中双键碳原子、双键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甲基碳原子一定共面,因为单键是可以转动的,故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可以处于该平面内,即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8132onh2nh3存在分子间氢键,熔沸点高,所以易液化键和键的排斥力3平面三角形sp244bnaa3解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的a元素为氢;由b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总电子数比p能级的总电子数多1,可知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3,b为氮元素;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为氧元素;d在b的下一周期,在同周期元素中,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d为铝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e为碳元素。1c2h2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故键和键数目之比为32。电负性直接反应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2氨气存在分子间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易液化。3no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51320,故其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氮312原子采取sp2杂化。4每个晶胞中共含有原子数为8648,其中4个al原子和4个n原子,其1812质量为,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3,故其密度为。4bna4bnaa391四3d64s22o3sp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4孤对电子分子晶体5816解析由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可知a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碳元素;由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为2个,故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氧元素,依据a、b、c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可知b为氮元素;由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可知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为铁元素。3cno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41320,故采取sp杂化。氨气的12沸点远高于甲烷的沸点是因为前者形成氢键。5一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na和4和cl,去掉所有的cl后,含有4个na,含有4个“小立方体”,故一个sio2的晶胞中含有8个si原子和16个o原子。101cu22nh3h2ocuoh22nh,cuoh24nh3h2ocunh34422oh4h2o或cu24nh3h2ocunh3424h2o2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3正四面体10928sp3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收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于cu2形成配离子4nhnnhoohnoho5m42d3na解析1向cuso4水溶液加入足量氨水可制备cunh34so4水溶液。2轨道表示式要注意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优先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3so的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62420,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24124氨水中存在氨气分子间氢键和水分子间氢键以及氨气水分子间氢键。5设晶胞边长为x,则x2x24d2,则x2d,则晶胞体积为2d316d3,222每个晶胞中含有cu原子数864,每个晶胞的质量为,18124mna故晶胞密度为。4mna162d3m42d3na专题限时集训十七1c解析合成酚醛树脂的单体是苯酚和甲醛,c项错误。2c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分子式为c11h8o6,a项错误;因乙炔为直线结构,故1、2、3号碳原子均位于苯环的平面内,凡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也必位于苯环平面内,即4号碳原子也在该平面内,由于碳氧单键可以旋转,5号碳原子也可能在该平面内,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b项错误;酚羟基、羧基均与naoh溶液反应,且酯水解后所得酚羟基和甲酸均与naoh溶液反应,故1mol该有机物消耗naoh4mol,而该有机物中只有羧基与nahco3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物可发生羟基的邻位取代、酯化、水解等反应,由于酚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反应,甲酸的酯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d项错误。3c解析咖啡酸和cpae分子中均有酚羟基,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项错误;咖啡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错误;因为碳碳单键是可以转动的,故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c项正确;1molcpae与h2反应,最多可消耗7molh2,d项错误。41乙烯加成反应22ch3ch2oho22ch3cho2h2ocu或ag31113解析烃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4,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为乙烯;根据bc的转化条件可知b、c分别为乙醇、乙醛,bc的转化为乙醇的催化氧化,ab的转化则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制乙醇。由乳酸d的转化条件,结合def的转化,可知e必含碳碳双键,乳酸d为醇羟基的消去,d为烯酸,de为中和反应,ef为加聚反应。51羟基25mol344解析1、3根据x的分子式c12h13o6br,结合其部分结构简式可推出未给出部分为苯环和一个羟基,故c为二酚钠,酸化后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