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 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b. 晨昏线与地轴之间夹角呈缩小的趋势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d.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2. 黄赤交角增大,会引起的现象是a. 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 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 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 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3. 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a. 丁甲段b. 甲乙段c. 乙丙段d. 丙丁段【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由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可知,公转轨道的右侧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因此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赤道(北)移动,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极昼极夜的范围呈减小趋势,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故b正确,a、c、d错误。2题详解】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纬度数相等,与极圈度数互余。若黄赤交角增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因此若黄赤交角增大,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范围均增大;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主要受公转速度的影响,与黄赤交角无关,因此极昼天数不变;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故d正确,a、b、c错误。【3题详解】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图中右侧为近日点,比较图中四段,丁甲段,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故a正确。【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在公转轨道上找出近日点与远日点,并熟记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时的时间。第二小题主要利用一个角度关系-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大夹角即黄赤交角。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到该地打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 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5. 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a. b. c. d. 【答案】4. c 5. c【解析】【4题详解】a. 山顶到甲处有陡崖,甲在陡崖下方不远处,不能看到,a不对。b. 山顶到乙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猎物,b不对。c. 山顶到丙地之间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凹形坡,能看到猎物,c正确。d. 山顶到丁地之间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为凸形坡,不能看到猎物,d不对。故答案为c。【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为山麓地带,为陡崖附近,为山谷,为山脊。根据材料,“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则图中处是陡崖,最可能捕到山羊;“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则在图中处为山谷,最可能有河流发育,则最可能捕到水鹿,故答案选c。【点睛】根据等高线形状可以判断地形部位: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弯曲向地势高处为山谷,为集水区;等高线弯曲向地势低处为山脊,为分水岭;等高线闭合,外小内大,为山顶。6.下图为我国a市某中学操场(下图所示),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 立夏到小暑b. 惊蛰到立夏c. 白露到立冬d. 立冬到小寒【答案】b【解析】【详解】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依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杆影朝向由东北转向东南;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日影朝向相反,因此日落时太阳方位由西南向西北方移动。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日落时旗杆的影子朝向正东;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因此惊蛰到立夏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b正确。立夏到小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白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立冬到小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南。故a、c、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设的企业是()a. 造纸厂b. 水泥厂c. 家具厂d. 电子厂【答案】b【解析】本题主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甲为郊区,温度较低,大气下沉形成高压,乙为城市,温度较高,大气上升形成低压,故形成城市风。因此为了减少对城市的二次污染,在城郊之间不可以建设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题目中只有水泥厂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故不可以建设水泥厂。故选b项。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 图中风带是( )a. 北半球西风带b. 南半球西风带c. 北半球信风带d. 南半球信风带9. 图中风带是(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答案】8. a 9. a【解析】【8题详解】图中为赤道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风带风向向右偏,可推断此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为东北信风带,为盛行西风带,为极地东风带,风带是北半球西风带,a对。选a。【9题详解】据上题分析,风带是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风,a对。选a。10.读下图,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 甲位于30nb. 乙位于30nc. 甲位于90n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图示中两股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后,沿锋面上升,可知是从低纬方向来的暖湿气流,是从高纬方向来的干冷气流,所以甲位于低纬度,甲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在30n附近,乙在60n附近,丁位于90n。a对,bcd错。选a。【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利用60n附近的极锋两侧的气流来确定图示为三圈环流的中、高纬环流,再通过两股交遇后的气流在锋面上的上下关系来确定其冷暖性质,进而完成相应的判断。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a. 准静止锋b. 冷锋c. 反气旋d. 暖锋12.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贵阳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a. 阴雨连绵b. 风和日丽c. 晴雨无常d. 暴雨如注【答案】11. a 12. a【解析】【11题详解】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a正确;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强于冷气团,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强于暖气团,bd错;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而不是反气旋,c错。故选a。【12题详解】冷暖气团交汇处,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图中南支气流为暖湿空气,贵阳长期处于冷气团控制一侧,因此贵阳的天气为阴雨连绵,a正确,bc错;该锋面为准静止锋,天气状况用暴雨描述不恰当,d错。故选a。13.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 高压与低压b. 气旋与反气旋c. 冷锋与暖锋d. 迎风坡与背风坡【答案】c【解析】【详解】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天气;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天气;反气旋形成于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天气;abd错。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暖湿气流抬升、气温下降,形成降水。c对。abd错。故选c。14.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a中心气流上升,为气旋;b水平方面气流呈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所以为北半球气旋;c为冷锋;d水平方向气流呈顺时针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为北半球反气旋。气旋和锋面都会带来降水,所以abc错误;反气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所以d正确。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b. c. d. 16. 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关系密切b. 乙附近地区受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 丙地在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 丁地全年受的控制,光热充足【答案】15. a 16. a【解析】【15题详解】图中的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故选a。【16题详解】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有关;为离岸风,受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故选a。【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数值为1 004a处的数值为1 012b处的数值小于1 020b处的数值大于1 020a. b. c. d. 18. 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等压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a等压线位于1004和1020之间,1004和1020相差16,故1004和a线,a线与1020都相差8,故a等压线是1012。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知,b处的数值大于1020。故选d。【18题详解】读图可知,c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及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盛行东南风,a错。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为高压,c盛行东南风,b错。d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盛行西南风,c对。冬季d处盛行东北风,d错。故选c。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 2个月b. 3个月c. 4个月d. 5个月20. 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答案】19. c 20. b【解析】【19题详解】当气温低于0时,河流出现结冰期。结合图b中气温曲线分析,12月至次年3月,该地气温低于0,河流处于结冰期,因此蒙特利尔附近河流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选c正确。【20题详解】河流是否结冰除了受气温影响之外,还受到地形等因素影响;图中四个河段,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分布有水电站,说明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河流落差较大,因此受地形影响,该河段可能不结冰。选b正确。点睛: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枯水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流水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1.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a.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d. 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22. 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分别是()a. 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 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 西南季风盛行西风d. 东南季风盛行西风【答案】21. c 22. d【解析】【21题详解】根据左图气温条件得知,甲最冷月在0以下,位于温带地区;且降水量超过年500毫升,最湿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排除bd。乙地气温全年均为15以上,位于热带地区,且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升,最大降水量月超过500毫升,为热带季风气候,排除a;丙地终年气温超过10,且最湿月降水占比较小,为地中海气候。丁地最冷月在0附近,年降水量较大,排除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最湿月降水量占比较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c。【22题详解】根据甲地气温判断其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量较大,最湿月占比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带来降水的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即东南季风。盛行西风主要为大陆西岸带来降水,a不符。西南季风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c错误。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降水,d正确。23.下图能正确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季风和洋流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洋流,夏顺冬逆。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d对。bc风向和洋流流向搭配错误,bc错。a为冬季季风和洋流,a错。选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4. 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甲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b. 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 图中构成的大洋环流方向与北半球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d. 处洋流对日本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加快对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的范围25. 下列四幅洋流图中与上图处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24. c 25.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温线图中洋流性质的判断。【24题详解】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甲处为秘鲁寒流,盛行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故排除选项a;乙处位于澳大利亚以东,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故排除选项b;洋流可加快对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的范围,故排除选项d;构成的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北半球反气旋气流的旋转方向也是顺时针,故选项c正确。【25题详解】根据海洋表层水温的南北变化规律可知,a、b两幅图越向北水温越低,表示北半球洋流,c、d两幅图表示南半球洋流。根据不同性质洋流的含义可知,a图表示暖流,b图表示寒流,而图中处洋流为日本暖流,故选项a正确。【点睛】利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简图,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促进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在图形中落实洋流对气候、渔场、航行、海洋污染等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高,叫做暖流;相反,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低,叫做寒流。比如有甲、乙两幅图: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可在甲、乙两图中标出大致的高、低纬位置。同时可得出其所在半球,甲图中,数值由南往北递减,该区域在北半球,乙所在区域为南半球。其次,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标出洋流的流向。 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即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所以在图中可把流向标出来。二、综合题(共3大题50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000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答案】(1)箭头呈逆时针方向。(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任写三点)(3)流量较多;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等知识点。【详解】(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据此判断箭头方向。(2)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一般在30 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t(3056),即t0 ,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据图判读,图中河流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以上,全年降水均匀。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故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平稳,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最冷月均温0 以上,无结冰期等。27.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3)西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考查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据图可知,乙国为日本,气候为季风气候,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3)乙国为日本,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4)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遏制全球变暖的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点睛】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4、热带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