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_第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_第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_第3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_第4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悟空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PPT学习交流,物质-物质统一性原理-方法论,运动-物质与运动辨证关系-方法论,静止-运动与静止辨证关系-方法论,规律-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方法论,意识-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派生原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派生原理2:遵循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辨证唯物论,概念-原理内容-方法论,2,PPT学习交流,(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什么是运动?,【提示】a.承认这一点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思想。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提示】承认这一点就是在运动观上坚持了思想。,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P31,P31,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请举例!,辩证法,唯物论,例:生命在于运动,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3,PPT学习交流,一、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P31,P31,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求我们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4,PPT学习交流,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1、什么是静止?,静止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从时间上说,静止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从空间上看,静止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举例说明),静止是事物处于的状态,量变,说明了矛盾的哪一个观点?,矛盾的主次方面没有发生转化,5,PPT学习交流,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1、什么是静止?,2、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相对稳定,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的错误倾向: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承认运动否认静止相对主义(不可知论)、诡辩论,6,PPT学习交流,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既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飞矢不动,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的形而上学不变论,思考:下列观点有没有正确反映运动与静止的关系(p32),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的形而上学不变论,7,PPT学习交流,探究1,2、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涨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_,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8,PPT学习交流,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1、什么是静止?,2、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P3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9,PPT学习交流,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1、什么是规律?P33,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是主观赋予或是意识创造的,本质的,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必然的,是偶然的,稳定的,是多变易逝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异、见“8”就发,月亮绕着地球转动、苹果落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守株待兔,商品价格时涨时落,10,PPT学习交流,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P33,四、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1、什么是规律?P33,(1)规律具有客观性,(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11,PPT学习交流,1、天有常道,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探究2,思考:下列名言分别体现什么哲学道理?,4、户枢不蠹,流水不腐;5、朝令夕改6、欲速则不达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8、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9、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11、树欲静而风不止12、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13、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14、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16、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7、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0、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21、年年岁岁发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规律具有客观性,量变和质变,形而上学不变论,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发展的实质,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矛盾,12,PPT学习交流,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2)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永恒存在的。,(3)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规律无好坏之分。,(1)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创造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可改造。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规则、定律也是一种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两者都是主观的东西(有正误之分)。,13,PPT学习交流,物质-物质统一性原理-方法论,运动-物质与运动辨证关系-方法论,静止-运动与静止辨证关系-方法论,规律-规律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方法论,意识-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方法论,派生原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派生原理2:遵循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辨证唯物论,概念-原理内容-方法论,14,PPT学习交流,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15,PPT学习交流,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发展在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6,PPT学习交流,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7,PPT学习交流,1、(2012福建)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图11、图1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图11、图1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B.C.D.,C,课堂练习,18,PPT学习交流,2、(2012广东)对图7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A.B.C.D.,C,19,PPT学习交流,3、(2013年海南卷)2012年12月,“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提出,推动海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