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2020041602143.doc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全科)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1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99501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重庆市 北碚区 2019 2020 年高 11 联合 测试 试题
资源描述: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全科),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年高,11,联合,测试,试题
内容简介: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月波成露露成霜 b雪融山顶响流泉c粉身碎骨浑不怕 d爆竹声中一岁除2x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可以电离 bz可以表示为xy2cx形成2价阳离子 dz的电子式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非电解质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oa b c 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3o和oh中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b35cl2与37cl2属于同一种物质c235u和238u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元素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氦气所含原子的数目为2nab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c标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所含原子数均为nad相同体积的o2(g)和no2(g)分子数均为na6下列各组数值或物理量中,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水的沸点;水分子的数目 b水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c水的体积;水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水的密度;水的摩尔质量7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c(h)0.1 moll1溶液中:k、fe2、no、sob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3、nh、no、scn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so、nodc(oh)0.1 moll1溶液中:hco、k、na、alo8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bfe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将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mno22h2clmn2cl2h2od过氧化钠投入水中:na2o22h2o=o22oh2na9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22s2oo2xoh=fe3o4s4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s2o都是氧化剂 bx2c每转移3 mol电子,有1.5 mol fe2被氧化 d氧化产物只有s4o10体检时的一些指标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可将元素近似折算成相应离子)。根据下图相关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1 mmoll11.0103 moll1b可用焰色试验测定钾离子的含量c该报告中mg2指标正常d若某人10 ml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1.2 mg,则其钙含量略偏高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 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12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至完全溶解后,又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c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13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14有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氢钠固体,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a21 b11 c12 d4115a由al2o3、fe3o4、al、cu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设计成分分析方案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当m1m2时,溶液a中阴离子只有1种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c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al,可取a加入适量稀盐酸d当m2m32.96时,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 g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都是静电作用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氢键是极弱的化学键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任何共价键中,成键原子成键后均满足稳定结构验证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实验方法是可以看其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离子键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a1个 b2个 c3个 d4个17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未知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未知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无色溶液中含有ic某少量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d将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钠表面很快变暗金属钠具有强氧化性18有na、mg、al、fe、cu五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15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h2 11.2 l,求此混合物的组合方式最多有()a2种 b3种 c4种 d6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10分)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1)宇航员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厨房里小苏打常作面包和糕点的发泡剂,写出小苏打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3)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来制造印刷电路板。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若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_(填字母)。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20(12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元素符号)。(2)b 、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4)下列事实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填字母)。ag单质与na2s溶液反应溶液变混浊bf的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c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5)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和n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1(11分)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为化合物,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由此推断:(1)甲的化学式为_,丙的化学式为_。(2)写出甲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为检验化合物甲中元素的化合价,需要用到的药品有_(填字母)。a稀硫酸 b盐酸c硫氰化钾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4)为测定a和乙高温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取反应后所得固体并设计以下实验: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为_。22(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查询资料时得知,干燥的co2与na2o2不能反应,只有在水蒸气存在下二者才能发生反应。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上述结论。(1)装置中的试剂的最佳组合是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硫酸c小苏打 d石灰石(2)实验时,甲同学认为关闭k1、打开k2,通过观察_判断此时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3)乙同学认为可以分别按“先关闭k1、打开k2,再关闭k2、打开k1”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在a处收集所得气体,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气体,但他发现两种情况下木条均没有复燃。丙同学经过观察分析,建议在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丁同学认为即使采纳丙同学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4)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最终反应后中所得固体,_。2019-2020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11月联合性测试高一化学 答案1.答案d解析a项,只涉及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项,只涉及物质状态的变化和水的流动,属于物理变化;c项,只涉及物质颗粒大小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项,涉及燃烧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2.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z中x失去电子形成的为x2,y形成的是y,故电子式为。3.答案b解析“钡餐”是硫酸钡,硫酸钡是电解质,错误;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正确;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可能有co、so等离子,错误。4.答案b解析h3o质子数为11,oh中的质子数是9,因此两者质子数不同,故a项错误;35cl2与37cl2都是由氯元素组成的单质,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互为同位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因此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故c项错误;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故d项错误。5.答案b解析12 g 12c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b正确;标况下22.4 l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均为na,原子数不一定,c错误;相同体积的o2(g)和no2(g)分子数不一定均为na,因为未指明状态,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d错误。6.答案d解析水的沸点、密度、摩尔质量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7.答案c解析c(h)0.1 moll1溶液中,fe2、so与no之间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3有颜色且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na、cl、so、no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c(oh)0.1 moll1溶液显碱性,hc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8.答案a9.答案c解析a项,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o2是氧化剂,s2o和fe2是还原剂,错误;b项,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x4,错误;c项,每消耗3 mol亚铁离子,由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为1 mol2(20)4 mol,但3 mol亚铁离子中只有2 mol 被氧化,所以每转移3 mol电子,有1.5 mol fe2被氧化,正确;d项,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2o和fe2是还原剂,所以fe3o4、s4o是氧化产物,错误,答案选c。10.答案b解析1 mmoll11.0103 moll1,a正确;焰色试验只能定性判断元素的存在,不能用焰色试验测定钾离子的含量,b错误;该报告中mg2的浓度介于0.75与1.25之间,因此指标正常,c正确;若某人10 ml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1.2 mg,浓度是 mmoll13 mmoll1,所以其钙含量略偏高,d正确。11.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w与x同主族,所以w是si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氧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故z的质子数为12,则z为mg。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r(mg)r(si)r(c)r(o),故a错误;y和z、w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mgo、sio2,mgo、sio2中存在的化学键分别是离子键、共价键,故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c)w(si),所以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故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y(o)w(si),所以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故d正确。12.答案c解析开始反应:2fe3cu=2fe2cu2,铜完全溶解,有两种可能:刚好反应完全,溶液中有fe2和cu2;铜不足,溶液中有fe2、cu2和fe3,加入铁粉后,2fe3fe=3fe2优先反应,最后有固体残余,一定发生反应cu2fe=fe2cu,若铁恰好反应,则残留固体为铜,若铁过量,残留固体为铜和铁。13.答案d解析可能有co、so等的干扰,a错误;加入盐酸,引入cl,b、c错误;硝酸酸化排除co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加硝酸银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为agcl,由此说明原溶液中有cl,d正确。14.答案b解析无论碳酸氢钠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先加热分解后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相等,即消耗盐酸的量相等。15.答案a解析当m1m2时,说明至少有al2o3、al两者中的一种,且生成了偏铝酸钠溶液,且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阴离子不止一种,故a错误;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发生cu2fe3=cu22fe2,故b正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水,无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可取a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有气体产生,证明铝存在,故c正确。16.答案c解析稀有气体中没有化学键,错误;氢键不是化学键,错误;阴、阳离子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斥力,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错误;bf3中b原子周围只有6个电子,不满足稳定结构,错误;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例如nh4h,错误;化学变化中存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只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属于物理变化,错误。17.答案b解析溶液中含有fe3也具有上述现象,fe2是否含有无法确定,a错误;氯水中氯气分子具有强氧化性,把i氧化为i2,溶液分层,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中呈现紫红色,符合题意,b正确;二氧化硫气体也具有上述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一定是co2,c错误。18.答案d解析混合物15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标况下h2 11.2 l,即0.5 mol,15 g金属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21 mol,故提供1 mol电子需要金属的平均质量为15 g。则提供1 mol电子需要na的质量为23 g;mg的质量为24 g1/212 g;al的质量为27 g1/39 g;fe的质量为56 g1/228 g;cu不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提供1 mol电子需要cu的质量为无穷大;故两两混合,可能的组合为na与mg、na与al、cu与mg、cu与al、fe与mg、fe与al,共6种。19.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2)nahco3=nahco(3)cu2fe3=2fe2cu2b解析(3)铁的还原性强于铜,在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和铜粉,铁发生反应:2fe3fe=3fe2,铁若过量,则反应结束时铁、铜都有;若铁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结束时有铜无铁。铁反应完后,铜再与fe3反应,cu2fe3=cu22fe2,铜完全反应时,铁、铜都无。20.答案(1)r(s2)r(o2)r(na)r(h)(2)hclo4(3)离子键、共价键(4)ac(5)hhso=so2h2o解析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d为na;已知该七种元素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且a、d位于同一主族,a为h;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b为c,e为si;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c的原子序数小于d,f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c为o;f为s;g为cl。(1)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r(h)。(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io3、h2so4、hclo4;因非金属性:clsc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co3h2sio3;综上所述,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4)g为cl原子,其单质cl2与na2s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l2na2s=2nacls,g的得电子能力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f的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不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b错误;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可知g的氢化物稳定,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5)a、c、d、f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和n分别为:nahso4和nahso3,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so=so2h2o。21.答案(1)fe3o4al2o3(2)3fe3o48al9fe4al2o3(3)acd(4)80.6%解析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为化合物,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则a是fe,乙是h2o,甲是fe3o4,b是o2,c是h2,d是al,丙是al2o3。(3)化合物甲是fe3o4,要检验其中所含有的阳离子,要先用稀硫酸使其发生反应:fe3o48h=2fe3fe24h2o,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2,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3,故使用的物质是a、c、d。(4)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fe3o4,要测其含量,最后得到的红棕色的固体是fe2o3,其物质的量是n(fe2o3)0.2 mol,n(fe)0.2 mol20.4 mol,假设在28.8 g固体中含有fe、fe3o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则x3y0.4,56x232y28.8,解得x0.1,y0.1,所以化合物甲的质量分数为100%80.6%。22.答案(1)bc(2)中固体颜色是否由淡黄色变成白色(回答出要点即可)(3)除去未反应的co2、h2o(g)水蒸气与na2o2反应也能产生o2(4)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本题考查na2o2、co2的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1)盐酸易挥发,挥发的hcl会对后面的实验产生干扰,稀硫酸与caco3反应会生成微溶的caso4,导致反应很快停止,故用稀硫酸与小苏打最佳。(3)当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co2时,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复燃,用碱石灰可以除去未反应的co2及水蒸气。收集到的氧气也可能是由水蒸气与na2o2反应生成的。(4)若要最终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对反应后中所得的固体进行检验,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碳酸盐。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2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3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各民族交融的时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a社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5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6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上述现象出现是由()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7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权力 b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c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8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9北宋时云 “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10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11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b.商业竞争异常激烈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12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1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1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不断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5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因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16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改革了封建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二、非选择题(共4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踽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璃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璃与陈叔达(宰相)璃忿争于上前,璃、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资治通鉴(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3分)(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6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8分)18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材料二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理由是什么?(4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社会的性质完全沦为什么?(6分)(3)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占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4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 四大发明在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造纸术: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 造纸术: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印刷术: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在10411048年间,毕昇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火药:公元89世纪,炼丹家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 火药: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各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开始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 指南针: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 从中任选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019-2020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11月联合性测试高一历史 答案1.d根据材料中“春秋时期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郑鲁两国私自将两块封地交换,d项正确。2d根据题目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春秋时期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d项正确。3.d汉初黄老之学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适合不同时期的汉代社会,故b项错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治思想变化,故c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的一统要求思想的一统,故d项正确。4.a本题是否定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正确。5.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唐朝时期开明的文化政策才使唐诗的内容广泛,才使唐诗得到发展,而宋朝时却非如此,即这段论述说明了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选c;a项是不符合唐诗的实际的,不符合题意;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6.d智力因素并没有人种的差异,a项说法错误;c项所述不符合中国的史实;中国古代尽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有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b项说法错误;在古代中国,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发明创造主要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注重对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重实用性,不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7.b材料大意是五代时期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违背朝廷法律,枉法杀人,人命关天的事不能姑息。a项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c项与题意无关,d项宋朝的提刑按察使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机构。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较武将更易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8.c从材料“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不是得益于优良棉种的引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没有涉及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从材料“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故c项正确;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是乌泥泾前后变化的原因,但与材料体现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不符,故d项错误。9.b“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不等于“保证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可知,南北分卷制度是为了回应自中唐以来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来的文化重心南移,故b项正确;南北分卷制度并不意味着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故c项错误;南北分卷制度是为了“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故d项错误。10.d。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军机处的设置,a、b、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11.a。商帮属于同一地域商人群体,“会馆”属于居住商人地方,说明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故a与题意相符;商业竞争异常激烈不是材料背景,故排除b;c不符合题干主旨;重农抑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d。12.d。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变动和商人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故选d。13.c。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为了适应市井生活需要,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起来。所以答案选c。14.b。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对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第一次实践。15.b。从“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可知具有反帝爱国性质,故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义和团运动盲目排斥外洋事物,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a;题中强调“扶持中国”,不能说明打击中国反动势力,排除c;题中仅仅指天津地区,不能代表全国民众,排除d。16.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其他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符合。所以选c。17.(1)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3分)(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2分)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4分)(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1分)评价: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分)18.(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2分)理由: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分)19.(示例) 论题: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分) 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有利于文化下移;壮大市民阶层,有利于文明传播。(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世界:印刷术传到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交流;尤其对欧洲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每点2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结论: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面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图”及月球图像照片。回答12题。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 b地球 c火星 d月球2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a月球引力比地球大b月球没有大气保护c月球表面没有水体覆盖d月球表面不是固态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停地追求。阅读下表,完成34题。行星与日距离质量体积自转周期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水星0.3870.050.05658.6天87.9天昼350夜170金星0.7230.820.856243天224.7天480固地球1.001.001.0023时56分1.0年22固火星1.520.110.1524时37分1.9年22固注:栏中均以地球为1,其他行星数据为其与地球的比值;“固”指固体表面。3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坚硬的固体表面 b强烈的太阳辐射c适宜的大气厚度 d强烈的火山活动4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读“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56题。5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总体上是()a西多东少 b东多西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6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很多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撞击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尘埃,遮蔽天空,使温度骤降,植物大量死亡,恐龙随之灭绝。完成78题。7恐龙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8小行星撞击导致温度骤降的主要原因是()a到达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弱 b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读“南亚地区、西藏至准噶尔(沿85e)的地形与莫霍界面剖面图”,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莫霍界面是一条水平直线 b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c地壳厚度的变化取决于地表形态的起伏d地形高度与莫霍界面深度呈现“倒影”的关系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成正比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据此完成1112题。11此刻,客机飞行在()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12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a环境污染 b全球变暖 c荒漠化 d森林破坏读“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甲大气圈 b乙岩石圈 c丙水圈 d丁生物圈14水循环()a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 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d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 b c d16“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17“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很多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女主角的头发向后飘扬,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和“一天内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1819题。18图甲中四处,气压最高的是()a处 b处 c处 d处19为了很好地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扬的场景拍摄,作为导演,你会选择_时间段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左右 b6时至12时左右c8时至16时左右 d18时至次日6时左右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2021题。20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地吹()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1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2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实现图中环节功能的是()a长江径流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植物蒸腾 d我国的夏季风23城市化也会影响到水循环系统,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图中哪个环节水量会有所减少()a b c d下图为“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24有关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25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海域可能为秘鲁渔场 b受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c甲海域多海雾现象 d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已悄然融入百姓生活。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2)纬度相近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至少列举3例)27下图为“全球热量收支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a代表_辐射,大气对a辐射起_作用,该作用表现中最强的是_。(2)图中数值“120”的箭头代表_辐射,表示大气吸收作用的是_和_(填字母),其中大气吸收最多的是_(填字母)。(3)对地面散失热量起补偿作用的是_(填字母)。总体来看,大气热量_(填“盈余”或“平衡”或“亏损”)28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等压线图”,箭头表示甲处的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表示_,其方向与等压线的关系为_,表示_,其方向与风向的关系为_。(2)甲处为_(风向),气压数值的范围在_hpa。(3)乙、丙两处风力较大的为_,判断的理由是_。29下图为“波罗的海地区图”。海冰范围为2017年1月22日遥感资料,海水冰点随海水盐度增加而降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描述图示波罗的海海冰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成因。(2)依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2019-2020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11月联合性测试高一地理 答案答案1.a2.b解析第1题,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吸引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转,太阳就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第2题,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当外来天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生热,大部分燃烧消耗掉了。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无法抵御宇宙中其他天体的撞击,选b正确。答案3.c4.b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第4题,读表可知,金星自转周期为243天,为四颗行星中最长的。答案5.d6.c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是北多南少。第6题,图中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海拔相差不大,植被都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答案7.b8.d解析第7题,恐龙灭绝,是指约6 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期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第8题,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尘埃,遮蔽天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导致温度骤降,选择d。答案9.d10.d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出:莫霍界面有弯曲,地形高度与莫霍界面深度呈现“倒影”的关系,因此a项错,d项对;再根据所学知识;莫霍界面是地幔和地壳的分界线,b项错误;地壳厚度的变化取决于地表与莫霍界面之间距离的变化,故c项错误。第10题,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答案11.a12.b解析第11题,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等出现在对流层中,据材料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说明客机飞行在对流层,故a项正确。第12题,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b项正确。答案13.a14.b解析第13题,蒸发、蒸腾的水汽进入大气,故甲是大气圈。乙有植物蒸腾,是生物圈。丙处有径流可以判断为岩石圈。丙处径流最终汇入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全科)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95010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