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能熟练应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要点梳理】【高清课堂: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39945 知识讲解1】要点一、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文字语言: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要点诠释:(1)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与平面平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直线a在平面外,即;直线b在平面内,即;直线a,b平行,即ab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结论就不一定成立(2)定理的作用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转化为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判定,也就是说,要证明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只要在平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要点二、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若、,且、,则.要点诠释:(1)定理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必须是相交的(2)定理充分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思想,即把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可概述为: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要点三、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明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有时直接证明非常困难,往往采用反证法2利用判定定理:要证明两个平面平行,只需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分别证明它们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于是这两个平面平行,或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的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平行3平面平行的传递性:即若两个平面都平行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1已知AB,BC,CD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E,F,G分别是AB,BC,CD的中点,求证:AC/平面EFG, BD/平面EFG【解析】 欲证明AC平面EFG,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需证明AC平行于平面EFG内的一条直线,如右图可知,只需证明ACEF证明:如右图,连接AC,BD,EF,GF,EG在ABC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CEF,又AC平面EFG,EF平面EFG,于是AC平面EFG同理可证BD平面EFG【总结升华】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顺序是:(1)在平面内寻找直线的平行线;(2)证明这两条直线平行;(3)由判定定理得出结论例2已知有公共边AB的两个全等的矩形ABCD和ABEF不在同一个平面内,P、Q分别为对角线AE、BD上的点,且AP=DQ,如右图求证:PQ平面CBE证明:作PMAB交BE于点M,QNAB交BC于点N,则PMQN,AP=DQ,EP=BQ又AB=CD,EA=BD,PMQN四边形PMNQ是平行四边形PQMN综上,PQ平面CBE,MN平面CBE,又PQMN,PQ平面CBE【总结升华】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寻找平行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右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BP=BC=2,E,F分别是PB,P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PAD;(2)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V【解析】(1)在PBC中,E,F分别是PB,PC的中点,EFBC又BCAD,EFAD又AD平面PAD,EF平面PAD,EF平面PAD(2)连接AE,AC,EC,过E作EGPA交AB于点G,如下图,则EG平面ABCD,且在PAB中,AP=AB,PAB=90,BP=2,【变式2】(2016 陕西模拟)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中,底面ABCD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2,E,分别是棱AD,的中点设F是棱AB的中点,证明:直线平面【思路点拨】取的中点为,连接,要证明直线平面,只需证明,就证明了平面内的直线,即可推得结论;【答案】详见证明【证明】方法一:取的中点为,连接,由于,所以平面,因此平面即为平面连接,由于,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因此又,得,而平面,平面,故平面方法二:因为F为AB的中点,CD=2,AB=4,ABCD,所以CDAF,因此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又,FC=C,FC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变式3】如图所示,P是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F分别在PA、BD上,且PEEABFFD求证:EF平面PBC【证明】连接AF延长交BC于G,连接PG在ABCD中,易证BFGDFA ,EFPG而EF平面PBC,PG包含于平面PBC,EF平面PBC例3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a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平面平行【证明】假设a不平行于,a与相交设a=A,过A在内作直线b,则,ab=A这与已知矛盾,a【总结升华】判定(或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证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若直接证明有点困难,则借助反证法来完成证明(2)判定定理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与它平行,这是最常用的方法(3)面面法: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以后学习)来完成证明举一反三:【变式1】 如右图所示,四面体ABCD中,E,F,G分别是棱BC,CD,DA的中点,则在四面体的棱中,与平面EFG平行的有几条?分别是哪几条?【解析】因为E,F分别是BC,CD的中点,所以EFBD,又BD平面EFG,EF平面EFG,所以BD平面EFG;同理,AC平面EFG;取AB的中点H,连接EH,HG,则HEACFG,HGBDEF,所以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G,H四点共面,所以AH平面EFG=H,AB与平面EFG不平行;另外易知,AD,CD,BC与平面EFG不平行所以,四面体的6条棱中,与平面EFG平行的棱有2条,即BD,AC类型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例4已知正方体ABC DA1B1C1D1,求证:平面AB1D1平面BDC1【解析】要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须在某一平面内寻找两条相交且都与另一平面平行的直线【证明】如图,ABA1B1,C1D1A1B1,ABC1D1,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AD1BC1又A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同理,BD平面AB1D1,又BDBC1=B,平面AB1D1平面BDC1【总结升华】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程序是:(1)在第一个平面内找出(或作出)两条平行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2)说明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3)由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例5三棱柱,D是BC上一点,且平面,是的中点求证:平面平面【答案】详见证明【证明】连接交于点E,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E是的中点,连接ED, 平面,ED包含于平面, 与ED没有交点,又ED包含于平面,包含于平面,EDE是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又是的中点, , 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总结升华】应用判定定理时,一定要注意“两条相交直线”这一关键性条件,问题最终转化为证明直线和直线的平行举一反三:【高清课堂:空间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399113例1】【变式1】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分别是PBC,APC,ABP的重心,求证:面面ABC.证明:连,并延长分别交AB,AC于M,Q,连MQ.因为为重心,所以M,Q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又直线PMPQ=P,所以直线PM,PQ确定平面PMQ,在PMQ中,因为为重心,所以,所以.因为面ABC,面ABC,所以面ABC同理面ABC,因为面,面,面ABC,面ABC,所以面面ABC.类型三、平行平面间距离的求法例6如右图所示,已知正三棱柱A1B1C1ABC,E、E1分别是AC、A1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B1E1平面BEC1;(2)当该棱柱各棱长都为a时,求(1)中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解析】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最终可转化为点面距离(1)由于AEE1C1,因此四边形AE1C1E是平行四边形,则AE1EC1,则AE1平面BEC1同理,B1E1平面BEC1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平面AB1E1平面BEC1(2)设平行平面AB1E1与平面BEC1间的距离等于d,则点A到平面BEC1的距离等于d,由等积法得,即易知AEB=90,BEC1=90则,则故(1)中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等于【总结升华】证明面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面平行,而要证线面平行,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即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在立体几何中,通过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熟练掌握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就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是高考重点考查证明平行的方法,应引起重视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任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即为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类似地,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因此,面面距离、线面距离最终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而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多用等体积方法(如本例中利用VABEC1=VC1ABE)求距离举一反三:【变式1】直四棱柱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2,侧棱,M、N分别为、的中点,E、F分别是、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室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化升级案例研究:2025年农业创新发展报告
- 脊髓损伤的康复概述
- 2025年单位司机后勤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脊椎压缩骨折课件
- 注浆工程施工计划方案(3篇)
- 东莞角落造景方案工程(3篇)
- 锅炉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钻孔玻璃方面试卷及答案
- 深度解读2025年:区块链助力元宇宙建设的技术应用全景报告
- 2025年冲压车间技术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电柜组装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林业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青海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试题
- 宝宝呛奶科普课件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Z世代对消费场所视觉对比度
- 语言认同建构机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德育主任的发言稿:让责任与品格同行让梦想与行动齐飞
-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55790《表面工程学(第2版)》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