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3,1关于能源资源的开发的考查方向: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考查方式:结合区域资源分布图或资源开发的相关统计图表考查资源开发状况及出现的问题,2关于流域的综合开发的考查方向: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存在的问题、综合治理的措施。考查方式:以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相关图表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4,例1下图为我国2001年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A.风能为主B.水能为主C.化石能源为主D.生物能源为主2.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型能源的利用B.经济水平的提高C.节能减排的实施D.生态农业的发展,-,5,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青尼罗河流域相比,白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B结冰期短,发电季节时间长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2、关于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的说法可信的是A.板块挤压抬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后退C.中上游修建水库,对海岸线没有影响D.全球气候变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方法提炼:审题,提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审图,包括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每个图例的含义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6,考点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思路,1、如何评价区域能源的开发条件?,例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条件。(10分),(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2)开采条件评价:是否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7,考点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思路,2、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1)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答: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8,3、区域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考点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思路,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限填图中的一个铁路编号)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1)能源的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考点2:区域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提高资源的利用技术(如下: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12,考点3: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例4、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指出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考点2: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流向:由地势决定。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量多少有关。流量:与降水量、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河流的水力资源,考点2: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4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供水,航运,发电,水产养殖,旅游,-,16,(3)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考点3: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因地制宜,(1)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灌溉、养殖等。,(2)河流的不同河段、流域治理保护的侧重点不同:上游一般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中下游以防洪为主;下游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17,-,18,(2012浙江高考)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学以致用,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BCD,-,19,2、(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2题。,-,20,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21,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22,32008年初,我国南方14个省市遭受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雪灾、冻雨,造成道路受阻,电力设施破坏,能源紧张,由于正值春运,还造成旅客滞留。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去山西调研,安排晋煤南运问题。读“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问题。,-,23,(1)山西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2)山西等省区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向外运输煤炭外,还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1)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3)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的不利影响。,(3)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当地的火电站会污染环境。,-,24,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4分)(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6分)(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1)雨水补给冬(2)梯级亚热带季风气候,径流量大;流经区落差大(3)地势低平有起伏,导致水流分散:海水顶托流速慢,河口段容易沉积形成沙洲,导致河流分叉;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地砖偏向力的影响。,-,25,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