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_第1页
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_第2页
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_第3页
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_第4页
黄芪规范化种植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芪标准化操作规程1范围1.1内容本规程规定了黄芪的产地选择、环境条件和污染物指标值、栽培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和商品质量。1.2范围适用于宁夏六盘山区黄芪产区。2参考标准2.1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2 GB3095-1996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3 GB5618-1995国家土壤质量标准。2.4 GB/T5009.17-1996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2.5 GB/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2.6 GB/T17332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行业标准(2001)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7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2002年6月1日)。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第一版。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产地是指药材的传统种植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受生境条件限制的土地。3.2影响药材生长和质量的自然条件,如空气、灌溉水和土壤。3.3药材中含有农药残留的微量农药前体、毒性代谢物和降解产物的总称。3.4药材最佳采收期是指药材药用部位生长达到一定质量和重量的季节。4合适的条件4.1黄芪生长条件:黄芪喜冷,抗寒性强;怕积水,避免高温。在苗期,土壤需要保持湿润,并且在生长时具有抗旱性。主要分布在甘肃西部海拔1800-2100米,降水量400-511毫米,1840-2323积温10的地区。主要生产区是杨、渭河、双泉、克寨、文峰、同安、等乡镇。黄芪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植物,需要沙质壤土,土壤深厚,疏松,渗透性好。土壤最好是微碱性的。在粘度大、硬化性强、含水量高、土壤贫瘠、地下水位高、易积水的低洼地区种植不易。避免连作。4.2环境质量4.2.1环境空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或以上。4.2.2灌溉用水达到国家农田灌溉用水标准GB5084-1992二级或以上。4.2.3土壤环境符合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5618-1995二级或以上。5种苗繁殖彭阳黄芪栽培主要分为育苗、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在彭阳种植黄芪通常采用当年春季育苗、次年春季移栽、秋季采挖或第三年夏季收获种子的方法。5.1繁殖方法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种子繁殖。虽然种子繁殖可以繁殖大量的幼苗,但它容易变异。因此,基地采用纯化和再生的优质黄芪种子。5.2种子收集是指种子育种领域的种子收集。5.2.1分阶段收获:当荚果变黄且种子呈浅棕色时,荚果分阶段分批收获。豆荚成熟时被收获,豆荚通常在七月初被均匀地磨碎。5.2.2集中收获:在收获期间,观察到种子在即将完全成熟(7-80%)时被收获,并放置几天以观察种子完全成熟然后被压碎。注意:磨碎的种子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阴干。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水泥地上。苗圃幼苗6.1现场准备选择地势高、深、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碱性砂质壤土或棉花砂质土壤。土壤应耙细平整,在多雨、多涝的地区应做高垄。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和连作6.2整地和施肥:在耕整地时,每亩施用5000公斤以上完全分解和细碎的环肥和50公斤饼肥(按G6.4.1沸水发芽:首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快速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降温至40度,浸泡2小时,然后倒出水,用麻袋等材料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播种。6.4.2硫酸处理:对于晚熟的硬实种子,在70-80浓度的硫酸中浸泡3-5分钟,取出后迅速放入自来水中冲洗半小时后播种。6.4.3机械研磨:用碾米机在大开口的情况下快速搅拌,通常以起毛程度为准,或按1:1的体积将种子与直径为1-3毫米的粗砂混合,用碾米机压榨直至种皮被切掉。该程序推荐使用这种方法。6.5育苗时间和方法: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方法为播种,即将种子撒在耙平的表面上,再耙一次,将种子埋至1cm-2cm,再压一次,然后立即用1cm厚的细砂或麦秸覆盖,以保持黄壤水分。播种量112.5-150公斤/公顷?6.6采挖苗:采挖苗和移栽是黄芪栽培的两个环节。挖掘期也是移植的最佳时期,通常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土壤融化得越快越好。移植7.1黄芪是一种根深的植物。在甘肃西部种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疏松、透水性和渗透性良好的黄土、黑黄土和黑麻黄土,土壤酸碱度为7.5-8.2。大田生产可在四川的洪泛地、旱梯田和旱坡地种植。黄芪最好的茬是小麦,禁止连作。在土壤重、含水量高、土壤贫瘠、地下水位高、易积水的低洼地区种植不易。同时,周围没有污染源。7.2整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旱地将翻两次,最后一次在秋天会更好。一般情况下,耕作深度应大于30cm。结合翻地,每亩施用5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磷酸二铵、4-6公斤硫酸钾和100公斤辛硫磷有毒沙土(苗圃地相应减少)。然后把它耙平。春季翻地时应注意保持土壤水分。7.3挖苗:挖苗时苗底应湿润柔软,以保证苗的完整性。挖掘从地面的边缘开始,然后逐渐深入。挖出的幼苗应及时覆盖,以防水分流失。最后,用土将幼苗分成10厘米的小块,运到不同的地方种植。7.4选苗:标准分为三级:一级根长大于30cm,中上部直径大于5毫米;次生根长25-30cm,中上部直径3-5毫米;第三根长度小于25厘米,中上部直径小于3毫米。应选择高质量、头壮、头稍完整、根条均匀的茋苗定植,然后分期定植。7.5移栽:适宜良种繁育和大田生产。适宜的移栽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适宜的种植时期,应早种。合理密植:优良品种间距20厘米,行距35厘米,中苗种植量600公斤/公顷?每公顷140,000株幼苗?田间生产时,株距为20厘米,行距为30厘米,中苗的种植量应为700公斤/公顷。每公顷170,000株幼苗?种植方法:将犁沟铲深约10厘米,然后将秧苗以45?的倾角放在犁沟壁上。然后按行距重复开沟放苗,用后排开沟土覆盖前茋苗,初始覆土厚度为2-3厘米。为了保持土壤水分,需要同时挖沟、播种、覆土和耙磨。田疃管理8.1中耕除草:黄芪种植一般在幼苗完全生长后进行。一般来说,阿斯特拉的除草8.3摘芽、去杂、去劣:摘芽是黄芪大田生产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摘芽可防止地上部分长满,节约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可随田间生长随时进行。黄芪的芽将在6月芽形成之初被除去。去杂去劣是指在良种繁殖场种植后的1-2年生长期内,去除茎、叶、花中的杂质,保证种子纯度。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来除去弱病株,以保证种子质量。病虫害防治9.1害虫:危害黄芪的主要害虫有大豆蚜、地老虎、针茅、蛴螬、螟虫和甜瓜9.1.1棉蚜的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从嫩叶、嫩茎、花和豆荚中吸取汁液,导致叶子卷曲变黄,嫩豆荚变黄。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影响生长并导致产量下降。防治方法:每亩可喷洒20%氰戊菊酯2000-3000倍液或10%大承宫可湿性粉剂10-15g。9.1.2地老虎的危害症状:新孵化的幼虫以寄主幼苗的幼叶和生长点为食。1-2龄幼虫在小洞或缺口中以寄主幼苗的幼叶和生长点为食。有些会咬穿心脏的叶子,形成一排排小孔。三龄幼虫以表土中的茎基为食后,它们可以咬掉嫩茎,或者咬掉较厚的茎基。当危害严重时,大量苗茎被咬掉或茎基不完整,导致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防治地老虎,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根本的方法是改善农田管理条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地老虎的过渡寄主,同时直接消灭新孵化的幼虫。地老虎的趋性对成虫的诱捕和杀灭也有一定的影响。黑光灯、糖、醋和酒可以用来引诱蛾液。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配制5%毒土或颗粒,沿苗根附近的垄底撒播,形成2英寸宽的药带,每亩20公斤毒土。9.1.3阿尔泰针茅引起的损伤症状:阿尔泰针茅喜欢钻入幼苗茎基部的下部,损伤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导致幼苗死亡,损伤幼苗的主根很少被咬掉,损伤部位不整齐。防治方法:完善农田管理制度,精耕细作,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另外,可以用豆饼、花生饼或芝麻饼作诱饵,先将豆饼、花生饼或芝麻饼粉碎成米粒大小,放入锅中油炸,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吸水后,将50%辛硫磷按501的比例混合制成毒饵,晚上将毒饵困在害虫活动区。9.1.4蛴螬的症状:蛴螬直接咬掉地下黄芪幼苗的根,地上的一些叶子枯萎,最终导致植物死亡。防治方法:防治蛴螬,必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法,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将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等防治方法协调起来,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防治。(1)翻耕整地,减少越冬虫口。(2)施用腐熟的粪肥、堆肥,并在施用后覆盖土壤,以减少成虫产卵量。(3)土壤处理:将1kg 50%辛硫磷与有毒土壤混合后撒入田间,变成土壤。9.1.5豆荚蛀虫的损害症状:幼虫损害叶子、花和豆荚,常绿叶子损害豆荚或吃豆荚中的种子。预防方法:(1)及时清除田间掉落的花和豆荚,清除受损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2)在黄芪地架设黑光灯,诱捕并杀死成虫。(3)化学防治:从出芽开始,每10天用40%氰戊菊酯6000倍液或1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一次花蕾和花朵,以控制危害。9 . 1 . 6 Daph引起的损坏症状9.2.1.4的防治方法包括:精心选地,加强田间管理,轮作倒茬,深耕改良土壤,添加有机肥,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建立无病流动地。播种前,用辛硫磷50%乳油1000倍液、甲基硫菌灵25% W P800倍液浸泡幼苗,用口用噁霉灵(鲁衡1号)4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灌根。9.2.2黄芪白粉病9.2.2.1的症状:受影响的叶子和豆荚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斑点,导致整个植物提前落叶或枯萎。9.2.2.2防治方法:清理花园,治疗残疾植物。在病害初期,喷洒0.2-0.4度聚甲醛硫磺混合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次。9.2.3黄芪霜霉病9.2.3.1症状:受影响的叶子在早期失去绿色并褪色。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大量脱落,导致植物枯萎死亡。荚果被感染,荚果内的种子表面产生灰霉层,荚果外的症状不明显。9.2.3.2的防治方法包括分别在5月下旬、6月和7月喷洒600倍的可乐定溶液,或在5月下旬喷洒150倍的50%硫悬浮剂溶液,6月下旬喷洒600倍的可乐定溶液,7月下旬分别喷洒500倍的甲基硫菌灵溶液。连续三次预防效果显著。10收获和加工10.1收获后,先用镰刀割去地上的茎蔓,然后用铁簪沿边缘挖约60厘米深,挖出黄芪,注意不要折断。10.1.1商业芪开挖:开挖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所有开挖在土壤冻结前完成。方法是人工挖掘。首先,地上枯萎的茎和卷须被剪掉。然后,从地面边缘挖掘一条深沟,并开始挖掘以尽可能保护根部,防止皮肤损伤和根部断裂。10.1.2采种第三年,黄芪根有四分之一变褐变空,老根中心枯萎腐烂,商品性差。例如,为了增加采种量,采种期可以适当延长,但5年后,黄芪的根会逐渐腐烂,病虫害会加重,种子产量会下降。因此,种子采摘应在第三和第四年进行。10.2采收加工后的黄芪后,应先去土,新鲜时将芦头切掉,然后将侧根切掉,分级,并清除损伤、虫害和腐烂部分。选择分级的黄芪,在阳光下揉搓,直到它含有70%的水分。搓条是黄芪初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在晒干的过程中反复摩擦黄芪2-3次,可以使皮肤紧致,保持营养成分,尤其是糖分。搓条还能使黄芪外观整齐一致,便于进一步加工和贮藏。搓条是取1.5-2公斤晒干至70%左右的黄芪,用无毒编织袋包裹,在干燥的木板上来回搓条,直到搓条变直,皮肤变得坚硬。然后把揉好的黄芪摊开,放在干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