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IOH,交通行业标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T774-2010)背景情况标准条款解析,.,2010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行业标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T774-2010),交通运输部宣贯,.,交通运输部宣贯,宣贯的目的和意义:节能减排,履行公约,规范行业,.,破坏臭氧层物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温室气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国际性的必须执行的规定,1.1国际约束性协定,我国是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约国,同时也是京都议定书签约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承诺并履行上述协定。,.,汽车空调的工质,.,资料表明,大气中CFC族物质中大约有27%来源于制冷剂排放,其余的来源于溶剂、发泡剂等;目前,此类物质已禁止使用,在汽车制造过程中,CFC-12已被HFC-134a所取代。,.,2000年,目前约2800万平方公里,.,.,HFC-134a,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温室效应指数GWP1300,存留时间十几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HFCS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资料表明,汽车空调使用的HFC-134a制冷剂平均每年有8.2%被直排到大气中,在缓慢氧化分解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力同样不可小视,受到气候变化公约的限制。,工质二,90年代开始使用的制冷剂品种,.,.,8.2确立行业工作目标工作目标:促进制冷剂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抑制废弃制冷剂的产生,依靠适当的处理处置方法,“禁止排放”,“减量低耗”,降低环境负荷。,.,8.3确立制冷剂3R管理原则和回收技术路线8.3.13R管理原则回收(Recovery)在制冷设备维修与报废之前,将系统中的制冷剂回抽到专用的容器中,收集与储存。再循环(Recycling)回收的制冷剂通过基本净化过程,如过滤和干燥,就地将其充入设备内循环使用。再生(Regeneration)回收的制冷剂集中送至再生中心,通过过滤、干燥、蒸馏和化学处理后,使其质量提高,恢复到原来的规定标准。,.,交科教发【2007】397号交通标准化计划(计划编号JT2007-04),交通行业标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T774-2010)标准宣贯,.,第二部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简介,ROBINAIRAC350C,ROBINAIRAC375C,ROBINAIRAC790PRO,ROBINAIR17801B,.,第二部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简介,满足日常维修需求,即回收、净化、抽真空和加注4种功能。回收功能:回收制冷装置内的R12、R134a制冷剂;净化功能:对回收的制冷剂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以便重新利用,这一功能也叫再生;抽真空功能:将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和水分彻底抽出;加注功能:依靠电子计量系统或称重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制冷剂的定量加注,此过程可人工操作,以满足不同需要。,1.功能,.,第二部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简介,(1)按功能分为:回收;回收、净化;回收、净化、加注;(2)按工质分为:HFC-134a;CFC-12;其他制冷剂;(3)按工作系统分为: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4)按工作方式分为:自动;半自动;手动。,2.分类,.,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本标准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维修业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净化和加注作业”;概述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作业的基本条件、工艺过程及流程、工艺要求、竣工检验以及制冷剂贮存和处理”。,.,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1.制冷装置(3.1)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干燥器或气液分离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制冷剂管路和风机等构成,将车室内的热量传递给室外环境的装置。QC/T720-2004,定义3.52.制冷剂回收(3.2)用专用设备将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收集到特定外部容器中的过程。,.,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3.制冷剂净化(3.3)用专用设备对回收的制冷剂进行循环过滤,去除其中的非凝性气体、油、水、酸和其他杂质,使其能够重新利用的过程。4.制冷剂加注(3.4)用专用设备将制冷剂加注到制冷装置中的过程。5.清洗(3.5)用专用设备和指定方法对制冷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的过程。6.非凝性气体(3.6)在工作条件下,制冷装置中不能凝结为液相的气体,如空气、冷冻机油蒸气等。,.,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第四章:作业基本条件(P2),.,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净化和加注作业应具备以下设备、仪器、工具及材料:a)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质量合格评定,称重装置应在检定有效期内;b)制冷剂鉴别设备,应具备检测制冷剂类型、纯度、非凝性气体以及其他杂质的功能;c)制冷剂检漏设备,应与制冷剂的类型以及所采用的检漏方法相适应;,1.设备条件要求(4.1),.,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d)温度计(数字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应在检定有效期内;e)普通干湿球温度计,应在检定有效期内;f)制冷剂,应经过鉴别确认,符合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g)冷冻机油,应符合制冷装置的规定:HFC134a系统:聚烃基乙二醇(PAG)、聚脂类油(POE)、多羟基化合物(ND11,用于混合动力电驱动压缩机);CFC12系统:矿物基类;h)检漏指示剂,干燥的氦气或氮气、荧光剂等;i)工具,汽车空调系统维修专用工具、加压设备”。,.,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净化、加注作业应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持有上岗证书的维修人员进行操作”。,2.人员条件要求(4.2),.,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净化和加注作业应符合以下条件:a)作业场地应通风良好;b)作业场地禁止明火;c)作业时,维修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接触或吸入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蒸气及气雾。”,3.环境条件要求(4.3),.,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第五章:工艺过程及工艺流程(P2)1.工艺过程(5.1),制冷剂回收作业(5.1.1),制冷剂回收原则判定,制冷剂检测,制冷剂回收操作,完成回收作业,回收作业准备,执行5个工艺过程的操作,.,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凡涉及制冷剂循环系统的作业,在维修前,均应对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进行回收”。,制冷剂回收原则,.,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制冷剂类型的鉴别可采用以下方法:a)查阅车辆使用手册,确认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HFC-134a或CFC-12);b)检查汽车发动机舱内的空调系统标识、标牌或标签,查看压缩机、膨胀阀等部件上的标牌或标识,确认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HFC-134a或CFC-12);c)按a)或b)做初步判别后,还应采用制冷剂鉴别设备检测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类型,确认是否与其规定的制冷剂类型一致”。,类型鉴别,.,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采用制冷剂鉴别设备对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纯度进行检测”。,纯度检测,.,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根据制冷剂的检测结果确定作业方式:a)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制冷剂(HFC-134a或CFC-12),且与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相符,应进行回收。纯度低于96%时,应进行净化;b)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制冷剂(HFC-134a或CFC-12),但与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型不符,应进行回收。纯度低于96%时,应进行净化;c)制冷装置中存在“未知制冷剂”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制冷剂,表明制冷装置中是多种制冷剂的混合物,该情况下,不应使用作业用的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操作,应采用另外的制冷剂回收设备进行回收或请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和处理。,检测结果,.,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a)启动制冷装置运行(35)min。b)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制冷剂回收,按设备使用手册进行管路连接及操作。回收前,应将软管中的空气排尽。c)按设备的操作提示结束回收操作”。,回收操作,.,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回收操作要点,“回收所使用的回收、净化、加注设备的适用介质应与所回收的制冷剂类型一致”“不应采用单系统的回收、净化、加注设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制冷剂进行回收”“按制冷剂的类型分类回收,不应将HFC-134a与CFC-12混装在一个贮罐中”“回收时,贮罐内的制冷剂质量应不超过罐体标称装灌质量的80%”,.,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制冷剂净化作业(5.1.2),纯度指标检测,制冷剂净化操作,完成净化作业,净化作业准备,执行4个工艺过程的操作,.,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制冷剂的净化,具体操作参见设备使用手册”;,净化操作,制冷剂净化的全过程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内部完成,由压缩机作为驱动装置,以贮罐为其起点,也为其终点,实现在装置的内部封闭循环。,.,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如设备功能允许,制冷剂净化操作可与抽真空操作同步进行”;,考虑到后续工序-抽真空的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为提高工作效率,如设备功能允许,制冷剂净化操作可与抽真空操作同步进行,但应首先完成检漏、补漏和视情的清洗。,.,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当制冷剂纯度不低于96%时,可结束净化过程”;,有些进口全自动设备,特别是美国设备,如果制冷剂净化指标(98%)已被固化在控制程序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制冷剂分析仪进行人工干预纯度检测。,.,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完成制冷剂净化操作后,应将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排入排油壶中,并进行计量。工作在自动模式下的设备,将自动完成排冷冻机油过程,半自动或手动型设备需要人工干预操作”。,由于酸性物质主要溶于润滑油,因此,润滑油分离及排出的过程即是除酸的过程。制冷剂净化完成后,应将分离的润滑油排出。,.,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制冷剂加注作业(5.1.3),检漏,视情清洗,抽真空,补充冷冻机油,加注作业准备,执行8个工艺过程的操作,加注制冷剂,检验,完成加注作业,.,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启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的真空泵,抽真空至系统真空度低于-90kPa(相对压力)。关闭歧管表阀门,停止抽真空,并保持真空度至少15min,检查压力表示值变化:如压力未回升,继续进行微小泄漏量的检查;如压力回升,则继续抽真空,如累计抽真空时间超过30min,压力仍回升,则可以判定制冷装置有泄漏,应检修制冷装置,并重复进行真空检漏的操作”。,真空检漏,.,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a)电子检漏“制冷装置中充入(0.51.5)Mpa的氦气或(0.350.5)Mpa的制冷剂(以检漏设备要求的介质压力为准),采用相应的制冷剂检漏设备进行检漏,应反复检查(23)次”。b)加压检漏用加压设备在制冷装置中充入1.5Mpa的氮气,保持压力1小时,如压力表示值下降,则制冷装置存在泄漏,应在各接头处和可疑位置涂抹肥皂水作进一步检查。c)荧光检漏制冷装置中充入含有荧光剂的制冷剂,运行(1015)分钟后,用紫外线灯照射各接头处和可疑位置,如有黄绿色或蓝色荧光,证明该处存在泄漏。,微小泄漏量检漏(加压检漏),.,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或其他适宜的设备进行制冷装置内部清洗”。,清洗操作,1.“应使用清洁、环保的清洗剂”。2.“不应使用CFC-12、HFC-134a等制冷剂对制冷装置进行开放性清洗”。,.,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3)抽真空(6.3.3),抽真空操作与检漏操作同是加注制冷剂前的重要工艺过程。,抽真空目的,去除空调系统中的气体,去除系统中的水分,.,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抽真空前,检查压力表示值,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应低于70kPa,如超过该压力,应重新进行回收操作,直到压力达到要求”。,抽真空操作,“抽真空至系统真空度低于-90kPa”。,.,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抽真空操作,“在达到要求的真空度时,应继续抽真空操作,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min,以充分排除制冷装置中的不凝气体。大型车辆及空调管路较长的车辆,抽真空时间可适当延长”。,“不应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的压缩机抽真空”。,.,第三部分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在加注制冷剂前,应补充冷冻机油,建议的补充量为:制冷剂净化时的排出量+20ml”。,补充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种类应符合制冷装置的规定HFC134a系统:聚烃基乙二醇(PAG)、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汽车租赁合同与杭州长租公寓租赁管理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欺诈防范与信用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行业品牌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大连情感修复与离婚协议执行合同
- 2025版数字媒体广告投放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化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搭棚改造与美化合同
- 2025版自驾游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停车场冬季清雪与安全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顶级中介房屋买卖担保协议
- 送达地址确认书(完整版)
- 四川滑雪场商业综合体设计方案文本含个方案 知名设计院
- 日立电梯常用零配件价格清单
- 单位人事证明(共7篇)
- 水泵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保密管理-公司涉密人员保密自查表
- 日常安全检查记录
- 速成意大利语(上)
-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设计计算表格
- Q∕SY 1535-2012 海底管道混凝土配重层技术规范
- T∕CADERM 2002-2018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