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学期末考试物理卷本试卷分为选材和非选材两部分,以150分满分,考试用了120分钟。第I卷(共100分)1、正题共12小题.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一个或多个选项满足主题要求,共取5分,共取3分,没有回答错误或取0分。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进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以下表达是正确的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c .相对论的建立表明古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 .爱因斯坦确立了狭义的相对论,将物理学推进到了高速领域2 .物体进行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 .不等于零b。 c .可能不会改变。 d .可能不会改变乘船渡过宽100m的河,船的静水速度=5m/s,水流速度=3m/sa .过河最短时间为20s B .过河最短时间为25sc .过河位移最短所需时间为25s D .过河位移最短所需时间为20s4 .洗衣机的脱水槽以旋转衣物的方式脱水,但是以下的说法不正确a .脱水过程中,衣物紧贴着筒壁b .水从桶里洒出来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c .加快脱水桶的旋转角速度,脱水效果更好d .接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周围的衣物脱水效果5 .据报道,中国数据转播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经过4次轨道控制,5月1日在东经77赤道上空成功实现同步轨道。 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 .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b .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c .向心加速度和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d .“天链1号01星”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其他同步卫星的质量6 .卫星电话在救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能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得垄断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 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与中轨卫星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垄断全球的问题。 它由四颗同步卫星和十二颗中轨卫星组成。 中轨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两倍,分布在一些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角度)。 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是作为地球的角色使用中轨道卫星的A. B. C.4 D.97 .杂技演员开着摩托车在圆锥台形讲台的侧壁上高速行驶,进行等速圆周运动的“飞车走壁”这一杂技表演。 图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距离地面的高度用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a .越高,对摩托车侧壁的压力越大b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大c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越小d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越大甲a.a乙a.a乙组联赛c.cd.d8 .如图(a )所示,在地球赤道上的一点,在某一时刻的正上方有三个位于赤道平面的卫星,各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如图(a )所示,其中有地球同步卫星。 从该时刻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知在时间内3个卫星尚未运行1周),各卫星的相对位置实际上最接近图(b )9 .几个力在同一平面内,作用于某质点,使该质点处于平衡状态。 其中一个力量逐渐减小,其他力量不变时,下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力逐渐增大,动能必然增加b .力逐渐减小,动能可能增加c .力量逐渐增大,动能可能减少。 力量逐渐减少,动能必然减少10 .可知水平传动带受外力驱动而总是以恒定速度进行匀速运动,在一定时刻放置小物体,质量是初始速度大小,但方向与传动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小物体与传动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最后的小物体的速度与传动带相同。 在小物体和带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滑动摩擦力小的物体的功能,摩擦产生的热量根据以下判断是正确的A.=0 B. 0 C.=0 D. 0雨滴开始静止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如果风继续作用于雨滴的话,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a .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就越短b .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大小无关c .同样雨滴的风速越大,着陆时的动能越小d .同样雨滴的风速越大,着陆时的动能越大图12 .物体首先沿着轨道1从点到下点,然后沿着轨道2从点到下点,如图所示,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系数相同,是在不考虑物体在点碰撞的要素的情况下物体整体下降的过程a .单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b .沿导轨1下降时位移小c .块滑动到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d .在这两种情况下,损失的机械能是一样的二、正题一共四小题,一共四十分钟。 答应题目的要求。 答题应该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程序,不能写最后答案的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问题,必须在答案中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7分钟)利用重物自由落下的“验证机械能保存法则”实验中,21世纪教育网(1)a .打点计时器b .直流电源c .交流电源d .带e .带夹的重物f .秒表g .标尺h .天平I .导线j .铁架台k .游标卡尺l .千分尺。 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 _ (填写字母) 21世纪教育网(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0m/s2,打点计时器要求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 甲、乙、丙3名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取出一条纸带,测定各纸带上的1、2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38cm、0.19cm、0.18cm。 其中肯定有有错误的学生。 错误的操作可能是_21世纪教育网14.(7分钟)某实验小组使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地重力加速度=9.80m/s2.实验组选择的纸带,如图2所示,是打点计时器的最初的点、这3个计数点,计数点和和之间分别有点,测定=12.01cm、=19.15cm、=27.86cmh1o.o乙组联赛a.ac.ch2h3(乙)打点计时器纸带夹子打开电源重锤甲15.(13分钟)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投弹,飞机在河道上空以速度等速发放,投下炸弹达到目标,求得(1)炸弹离开飞机到击中目标的水平距离(2)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空气阻力除外)16.(13分钟)子弹水平进入静止在光滑水平的树块中,进入树块的最大深度是。 子弹深入木块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木块沿着工作台移动的距离如果是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1)求出木块的动能变化量是多少,(2)子弹的动能变化量是多少(3)第ii卷(共50分)三、正题共4小题,共50分.按照问题要求回答.答题应该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程序,只能写最后答题的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题中必须明确写数值和单位.17.(十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使用图中所示的(a )或(b )方案进行(1)比较这两个方案,(填写甲方或乙方)方案较多,理由是(2)图(c )是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磁带,测定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时,如图(c )所示,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0.1s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这个纸带是用实验方案得到的,简单地写出判断依据(丙)18.(10分钟)如图所示,垂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旋转,内壁粗糙,口径和筒高分别为和,筒内壁点高度为筒高度的一半,内壁有质量小的块(1)筒不旋转时,块体在筒壁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承力的大小(2)物体以点沿筒等速旋转,其受到摩擦力为零时,筒旋转的角速度。19.(14分钟)用额定功率=60kW的起重机,从地面垂直起吊质量=500kg的工件,忽略摩擦等阻力,以=10m/s2.求出(1)工件在起吊过程中可达到的最大速度(2)以=2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到均匀加速起吊工件,均匀加速过程能维持多久?(3)起重机始终保持额定功率静止后起吊工件,经过=1.14s工件的速度=10m/s时,此时工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0.(16分钟)图示的“s”字形玩具轨道,其内壁由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曲,固定在垂直平面内,轨道的弯曲部分由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连接,圆半径远大于细管的内径,轨道的下端与水平地面相接,发射装置可视为小球(质点) 已知从点水平发射进入轨道,通过轨道从点水平抛出的小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无视其他机械能损失,求出长度=1.25m、圆的半径=0.1m、小物体的质量=0.01kg、轨道的总质量=0.15kg(1)喂,小物体从点投掷后的水平飞程(2)如果小物体通过轨道的最高点时,管道作用于小物体的力的大小和方向pa.a乙组联赛(3)在球进入轨道之前,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与轨道自身的重力相等,至少在多少情况下,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参考答案1 .选择问题题名123456789101112答案AD甲组联赛交流适配器ACD公司BD公司a.a乙组联赛d.dc.cADBD公司CD2 .论述、计算问题13.(1)B、f、h、k、L(3点)(2)甲(2分钟)拔出胶带后打开电源(2分钟)14. (3分)、(3分)该实验组在实验时释放磁带后,按下打点计时器键,或释放磁带时挥手(2分)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给予满分)。15.(1)从平放运动的特点知道炸弹垂直自由落体运动,得到(3分)。炸弹离开飞机到达目标的水平距离是(4分钟)(2)炸弹落地时的垂直分速大小为(3分钟)炸弹击中目标时的速度是(4分钟)17.(10分钟) (1)甲(2分钟)该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2分钟)。(2)m/s2 (2分,回答在4.7m/s2和4.9m/s2之间给分,如果单位错误则不给分)。乙(两点)物体的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两点)。18.(1)从平衡条件可以看出:mgn(2)物体受到的力量以牛顿的第二定律为人所知的双曲馀弦值19.(1)工件达到最大速度时,F=mg、P=P0=60kW因此=12m/s(2)工件均等加速后起吊时,a不变化,v也变大,p也变大,P=P0时均等加速过程结束,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可以得到F - mg=ma解是F=m(a g)=500(2 10)N=6000N均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工件的速度均匀加速过程持续的时间(3)根据动能定理代入数据后,h=8.68m。20.(1)小物体向点移动的速度的大小,在小物体从点向点移动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