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学校开展了“亲近大自然,走进世园会”的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园会”)的办会理念是“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代表着安全、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人类正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走向,建设绿色城市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潮流。让园艺融入自然,让城市融入自然,让绿色融入城市,体观了人类渴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昭zho “重”字的第七笔是B昭zho “重”字的第七笔是C昭zho “重”字的第七笔是丨D昭zho “重”字的第七笔是丨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本届世园会共有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展示,其展出规模之大、参展方数量之多,刷新了A1类世园会的历史纪录。多国奇珍花草绿色产品集中亮相,国际馆让大家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世界园艺。同时,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成为本届世园会的最大亮点。下沉式庭院设计是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统;园中的地道风技术,冬暖夏凉,有效降低场馆空调能耗。此外,科技创新成果在展会上的应用让人应接不暇。奇幻光影森林集成A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等与山海经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奇幻世界。可以说,2019北京世园会从参展规模、园艺资源、低碳环保方面着力打造了一坞文化盛宴。(1)画线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修改:_(2)参观了世园会的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心铸就如意中国梦敬业结成锦绣园艺情。B我们从远处俯瞰国际馆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世园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展示各国形象的“绿色名片”。D世园会以绿为桥,以园为路,以艺为媒,助力全球生态文明行稳致远。3 . 讲解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作为园区标 (致/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大部分展厅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步入馆内,中华大地的因林景观,宛如一 (幅/副)山水画卷徐徐拉开。“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等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多方位诠释中国传统生态观和生活哲学。到底是人类创造了景观(甲)还是自然惊喜了我们(乙)相信同学们在观赏时一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1)分别在横线处选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致 幅B志 幅C致 副D志 副4 . 馆区内精彩纷呈,同学们引 阅读下面之字,完成后面小题(1)北京展厅是微缩的四合院,迎面的如意门上有对联“槐华衍庆,树德滋荣”。对下图中对联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的字体属于楷书,笔画平正而不呆,结体齐整而不拘。B对联的字体属于隶书,笔画平正而不呆,结体齐整而不拘。C对联的字体属于楷书,蚕头雁尾不乏生动,结体扁平不乏波折。D对联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不乏生动,结体扁平不乏波折。5 . 本次前往世园会开展活动,安全教育由学生会组织。下面是北京世园会的参观须知,请你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一棵树江 子在浙江丽水一个叫路湾的村庄里,有一棵树,一棵大樟树。1800多年前,这棵树怎么在这里扎下根来?爱刨根问底的人们,总爱问这样的问题。也许是一只鸟飞倦了,经过时让嘴里叼的一颗樟籽掉了下来。也许是一阵风,把本来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棵樟树上的一粒樟籽吹到了这里。也许是顽劣的孩子,砍下了一根长着樟籽的树枝,要拖曳着搬回不远的家里,经过这里,一颗樟籽散落了下来,从此在这里安身立命。那颗樟籽慢慢长出了嫩芽,它在清风中舒展开了叶子,在原生的植被深厚的绿色世界里,怀着生怕打搅了谁的羞怯与不安。这以后樟树慢慢长大了。在浙江丽水的丘陵地带,它只是一个新生的幼儿,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消失的孱弱生命。一棵风一吹来就吓得紧紧搂住泥土的嫩苗。在它的周围,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灌木仆地,乔木升天。几百年过去了。它变得越来越结实,粗壮,有力。它在地下拼命地扩展着根系,贪婪地、执著地吮吸地底下哪怕最细小的水系。它在地上张开着枝叶,最大限度地吐纳着天上的云光。身边的草木纷纷退场。它们或是被一阵狂风拔地而起,或者在一阵刀斧白光中落下树冠,或者是在一场大水中遭到席卷,或者被庞大的草食动物蚕食了身子。身边的风水也在时光中不断改弦易辙。高高的土丘成了平地,原本平整的稻田被改道的河流冲刷成了河床。原本荒凉的山坳种上了莲子,每至夏天莲花开放,宛如天上的灯盏那一棵樟树在历次的变迁中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越发树大根深。它就像有着神秘使命的生灵,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性,在心里用年轮的方式记载着天地之间的信息。它的皮越来越厚了。它的躯干也越来越粗了。它的枝桠,已经像一把巨大的伞,护佑着一方水土,形成巨大的浓荫。许许多多的鸟,在它的枝头上结巢,每到黄昏,像私塾里的孩子诵经,唧唧喳喳吵个不停。它已经很老了,老得空了心。它的躯干已经倾斜了,就像一个驼了背的老汉。它的躯体上有许多结疤,这使得它好像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老人。可是它自己修复了自己。从它身上长出的两根树枝倒挂在地上,并且长出了根它几乎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副拐杖,让自己有些驼背的庞大的身躯,不至于重心不稳。它几乎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一个关于自然的巨型建筑,一个丰饶的生命体系。它出生于_多年前的魏晋,脉管里是否回荡着与魏晋一脉相承的萧散遗风?江南乱世频仍,它身体的年轮里,是否依然珍藏了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的影像?是否有过一首隐匿在无数选本里的唐诗,专为它而作,有一首宋词,灵感的产生,缘起于它?它的树叶间,是否回荡过江南戏文的吟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渐渐聚拢在这块擎起过枝繁叶茂的大樟树的土地上。他们狩猎,放牧,砍柴,植稻,起屋造舍,生儿育女,繁衍成族。人们与这棵大樟树做了邻居。孩子们会经常爬到树上掏鸟蛋。老人们会在树下瞑目纳凉。大人们劳作累了,会把锄头支在树干,在树底下抽口烟。在古代,生存是件艰难的事情。问命于大樟树自然成了村民的首选。人们相信,那些长了千八百年依然繁华的生灵,一定是成了精的,是能够与神灵相通的生命,或者就是化作了树的神灵本身。古老的大樟树渐渐成了方圆十里名声显赫的祖宗、法力无边的神灵。它以沉默的姿态介入这块地方的伦理结构和生存方式,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生命,人人崇拜的精神图腾。2012年夏,因某种机缘,我有了拜见这棵名声显赫的老樟树的机会。我看到这棵硕大无朋的大樟树的枝桠上结满了红绸,红绸上写着祈福的词句,让我恍若见到挂满了勋章的老英雄,或者节日里被后裔们簇拥的盛装的老人。树下有一块崭新的碑。碑石上刻着100多个人的姓名和从数百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捐款数目。碑的标题是“路湾千年古樟救援”。人们为一棵依然苍劲茂盛的老树慷慨解囊,与其说是一场悲壮的对死亡的抵抗运动,我感觉更像是孝顺的儿孙们,捧着大小不等的贺礼从四面八方奔来,齐祝身板硬朗眉目慈祥的老父亲南山不老。在老樟树几丈远的路旁,我看到镌刻在一块不锈钢上的布告。布告内容为当地政府关于加强河道管理的通告。通告指出不许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采砂,取土,淘金,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等等。告全部采用标准的公文语言,我却视此为一首与生态有关的诗,有着对自然的小心吁请意味和低吟浅唱的腔调。整个通告没有一句涉及老樟树,但我觉得每一句都与老樟树因果互证。(有删改)6 . 文章围绕“一棵树”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7 . 结合文意,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加以赏析。8 . 文章后三段文字,写“我”拜见老樟树的所见所思,有什么作用?9 . 这“一棵树”最终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有多种原因。我们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选取两个角度加以探究。10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D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中的“白杨树”,既是实写,也带有象征的意味。议论文阅读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我一直坚信,阅读_是一种行为,_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阅读。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赌博,比如洗脚房。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_等等。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有时我会恶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11 . 在第段两处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最怡当的一项是( )A不仅还B不而C虽然但D即使也12 . 下列内容不适合填在第段横线上的一项是( )A囊萤映雪B凿壁偷光C纸上谈兵D悬梁刺股13 . 下列各项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阅读和不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B中国古人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不在意读书。C阅读的美感来自于阅读时的审美陶醉。D阅读的熏陶使人变得更加具有魅力。14 . 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B在第和第段中,作者提到对阅读持不同态度的有三种人。C文章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D第段中划线句子极具画面感,表现了饱学的先生们非凡的魅力。三、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晨的山川景象的句子是“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通过描写禽鸟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3)_,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4)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5)冰霜正惨凄,_。(刘祯赠从弟)(6)剧哉边海民,_。(曹植梁甫行)四、课内阅读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6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服:衣服B明日徐公来明日:第二天C窥镜而自视窥镜:照镜子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17 . 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