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之:到,往。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 (三峡郦道元)C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忍(孟子二章)D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正确 (孟子二章)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伫立(_) xi渎(_)zh(_)息 强聒不舍(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比邻而居王安忆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而老邻居那一家则是实打实,勾着人的食欲。但终是相安无事,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3 . “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文章着重描写其中一家的油烟气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 . 请赏析下面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而老邻居那一家则是实打实,勾着人的食欲。5 . 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段中“孱弱”的含义。6 . 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7 . 文章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结尾则将各种生活风格统一了起来,请从这个角度探究结尾划线句的意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妈妈偷吃曾颖母亲在童年时期,看过太多“吃者生,不吃者死”的例子。这些记忆,深深地镌刻入她的基因,以至每每在她人生岁月里发挥着作用。我要讲的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物质供应虽然也紧张,但已不至于饿死人了。当时我五岁,弟弟一岁多,每当家里吃肉,母亲自己总是挑个没肉的骨头。然而,偷嘴事件,就发生在这时。那一年,我母亲打零工的厂里来了一位叫青姨的同事,她和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自然与母亲一起上下班。工厂在小城的东边,家在小城的西边,上下班穿城而过。县城仅有的几家国营食品店,都在这条路上:酸香味的臊子米粉,蒸笼里的牛肉和肥肠,大锅煮起的烩面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特别对于每天只就着一个菜吃点饭,半个月左右才吃一顿肉的人来说,这种香味,既是诱惑,也是折磨。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母亲想着一上午只挣了四五毛钱,就有些舍不得。而且,这样背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在外面吃东西的事,她从没干过,也完全不符合她的道德观。青姨是个擅长做思想工作的人,她给母亲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粮食关”时期,她老家有两家人,一家父母把所有食物都给孩子,而另一家父母则把自己照顾好,然后再照看孩子。结果,前一家父母死掉了,孩子自然也没落个好;而后一家全家保全了。由此得出结论:大人自己吃,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这个不知是否真实的故事让母亲放松了警惕,她看着路边食品厂的热卤摊的汤锅里煮着的排骨、猪蹄和尾巴。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卤汁里被煮得金黄锃亮、香气四溢。她终于忍不住了,拿出8毛钱和半斤肉票,和青姨合伙买下了一只油光闪闪的猪蹄。荷叶中包着的半只猪蹄,如同一件绝美的艺术品,青绿的背景下,白净的骨头、透明的蹄筋、油亮的白肉被一层金黄的肉皮包裹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恨不能让它直接闯过口舌和牙齿的关口,直接纳入腹中,连骨头都不吐。青姨拿起猪蹄,到摊后一处无人的电线杆下,背着大街,狼吞虎咽起来,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但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我的母亲,却远没有那么潇洒和自在,她捧着猪蹄,却犹如尿急在集市上找厕所的感觉,东找也觉得不合适,西找也觉得不自在,仿佛大街上所有的人,甚至卤肉摊上的猪头,都在嘲笑她,仿佛她的额头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偷嘴。集市还是那个集市,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无暇搭理这个捧着猪蹄被内心的价值观折磨得一脸惶惑的女人。这让母亲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怯生生、小心翼翼地对着猪蹄,啃了一口。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比家人先下口吃好东西。瞬间,惭愧和自责涌上心头,仿佛猪蹄上的牙印也在嘲笑她。无法再咬下第二口,她忍不住丢下青姨,飞快地跑回家。那天中午,我们全家人的饭碗里,都多了一块香气扑鼻的猪蹄,只是谁也没有如母亲担心的那样,发现牙印。之后,母亲再没有和青姨同路,但偶尔会看到青姨狼吞虎咽的背影,也看到过青姨的丈夫同样姿态的身影,还听说过青姨的儿子偷东西换吃的,没吃完绝不回家的事情。她觉得,一家人不应该这样。她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啃完那只猪蹄。这件事是在我47岁生日时听母亲讲的,虽然事过四十多年,母亲的歉意仍溢于言表。摘自龙门阵2016年第8期8 .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本文的情节和母亲心理变化。事件母亲心理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惭愧、自责母亲把啃了一口猪蹄带回家,给家人吃庆幸母亲在私自买猪蹄吃这件事后四十年歉意9 . 揣摩品味(1)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赏析修辞方法)(2)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仅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品析加点词)(3)文中都是用“母亲”这一称呼,题目却用“妈妈”,这是为什么?10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妈妈偷吃”为标题,这既设置了悬念,也点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个标题很有意味。B在困难时期,母亲买猪蹄打算自己吃,但最后还是带回去给家人吃,可见母亲是个关爱家人、朴实的人。C回家路上,母亲决定买猪蹄吃,是因为她认为吃者生,不吃者死,只有自己吃好,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D本文描写细腻、生动,通过青姨和母亲对偷吃猪蹄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寓意深刻,读了让人感慨不已。11 .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是歌颂母亲的伟大。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四、文言文阅读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泪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注释】遁:逃走。供奉翰林:唐代官职。擿:挑出。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数宴见(_) 益骜放不自修(_)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14 . 李白高兴地奉诏入宫后,未能如愿白衣卿相,而只做了供奉翰林,读了这则短文,你怎么评价李白其人?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5 . 文中醉翁是指_(朝代)的作家文学家_。16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7 . 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B介绍了“醉翁”名的由来。C由介绍醉翁亭,点出全文的主旨。D开篇引“乐”,点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乐。六、情景默写18 . 按要求默写。(1)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2)门前流水尚能西,_。(苏轼浣溪沙)(3)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_,_。(6)论语中体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7)请写出古诗文中含“月”字的连续两句:_,_。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颂 钓 者德诚千 尺 丝 纶 直 下 垂,一 波 才 动 万 波 随。夜 静 水 寒 鱼 不 食,满 船 空 载 月 明 归。【注释】丝纶:钓鱼丝线。波:挡涟漪。19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意思是在水深之外,抛下钓钩,长长的钓线笔直垂入江中。B第二句意为只要一个水波动,就马上有千万个水波跟着而动。C第三句意为在夜深人静之际,江面水波复归于平静,江水沁凉,鱼儿也进入了梦乡。D第四句意为船儿满载而回,同时载满了皎洁的月光。20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直下垂”写出了水之深的特点。B第二句中“万波随”写出了水面广阔的特点。C第三句是抒情,“鱼”代表诗人自己,对外界的引诱,内心有如平静的夜空,有如无波的江水,不受外境香饵牵引。D这首诗是诗人在月夜垂的时有感而发的。八、名著阅读21 . (题文)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1)“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A这个片段出自小说,文中的“我”是指_。B这里记录的是“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从选文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它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九、作文22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一:如果用心聆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驾照c1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法检系统司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能力提高训练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历管理制度试题与答案
- 模型参数优化-第1篇-洞察与解读
- 出资协议条款及形式
- 2025年山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北京)
- 2025江苏镇江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丹阳市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2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中心幼儿园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黑龙江省考试科目及答案
- 用车登记表(标准模版)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12190-19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 01第一章-稻谷的加工汇总课件
- 六年级LOGO小海龟编程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指南课件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
- Unit 2 Lesson 3 Running and Fitness 课件 高中英语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2022-2023学年)
- 炸药库建设方案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检查制度(3篇)
- 抗震支吊架计算书、抗震支吊架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