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聒噪桑梓(z)箪食壶浆鲜为人知(xin)B拜谒愧赧(nn)根深蒂固自惭形秽(hu)C渺远追溯(s)格物至知挑拨离间(jin)D穷匮嶙峋(xn)孤苦伶仃摩肩接踵(zhng)2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政府各部门采取了互联网办公、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服务水平。B连徐高铁建成后,我们到南京的时间将缩短一倍多。C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D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3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以笔做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B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C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5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代词、副词、助词、名词、形容词。B“大彻大悟”“安塞腰鼓”“精力充沛”“回延安”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祖冲之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祖冲之产生兴趣”。D“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这个句子中“真漂亮”是宾语。二、字词书写6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通过阅读你可以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读纪念白求恩,我们能感受到白求恩的热chn(_);读植树的牧羊人,我们能感受到牧羊人的 kngki (_)无私;读猫,我们体会到不应该妄下断语,chng(_) 戒伤害无辜。三、现代文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捡来的手机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7 . 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故事情节:(_)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儿子的情绪:惊喜(_)心情很好(_)8 . 文章第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手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9 . “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10 . 课外链接: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请说说你的想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金建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幺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再次,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11 .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新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比重越大。12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了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了幼年时光去哪儿了和年龄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D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于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3 . 文中所介绍的幼时记忆容易遗忘的原因有哪些?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增笑耳。(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说符(注释)中:射中箭靶。退:回去。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守,掌握,遵守。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14 .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其一犬坐于前。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缀行甚远一狼洞其中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7 . (甲)文在刻画狼时,主要运用了_描写和_描写,表现了狼_的特点?18 . 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五、句子默写19 .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4)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2章)(5)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6)“舟”是古诗中常见意象,“闲来垂钓碧溪上,_”是李白行路难中的梦中之舟;“_,_”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水中之舟。(7)诸葛亮诫子书中“_,_”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六、诗歌鉴赏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20 . 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21 . 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B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七、名著阅读22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来镇上做地下工作,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_)(2)傅雷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_)(3)保尔和达雅结了婚,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可穿戴设备应用与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机器人行业机器人服务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医学工程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前景报告
- 商场冬季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商场全年安全培训方案课件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新媒体文案写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托育园厨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 《编程猫系列》第1课-Hello-编程猫(课件)
- GB 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非典型骨折课件
- 封闭区倒塌围墙修复施工方案
- 户口本翻译样本-Word范文-Word范文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