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某个外国中学生团队到你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其中有交换礼物的环节,跟你结对的外国学生最喜欢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你要送他一张中国古代书法的邮票作为礼物,下列邮票中最适合的一张是A BC D(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你上面所选行书作品的名称写在答题卡上。二、现代文阅读追赶太阳“月影号”唯一的幸存者翠茜迫降月球。最早的救援也需要三十天时间。翠茜的降落地点十分接近黄昏线月球向阳面的边界。月球尽管转动很缓慢,却是不可逆转的。日落将在三个地球日内来临,然而,没有航天飞机在月球上,没有地方可供她度过十四个地球日的漫长“月夜”。她的太阳能电池需要阳光来使她必需的空气保持新鲜。一旦太阳消失,死亡将接踵而来。她该怎么办?翠茜开始步行,去追赶太阳。在地球上的话,这相当于一场马拉松。可在月球上,这只不过算是小跑罢了。走了十英里之后,跋涉带上了一种轻松的节奏:一半是散步,另一半既像是慢跑又像是一只行动缓慢的袋鼠在蹦跳。她最大的苦恼是这一切未免太单调。低电压警报的鸣叫使她惊醒。她发现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只一会儿她就找出了毛病出在哪儿:太阳能电池组上有一层薄薄的积尘。不是什么大问题,把积尘刷掉就行了。不过,要是她找不到一种可以防止扬起尘土的步法,她就得每几小时就停下来做一次大扫除。她再检查了一遍电池组就又迈开了步子。低电压警报又响了,这么快就又有尘土了吗?她低头看了看她的里程表,吃惊地发现她已经走了整整一百五十公里。无论如何该休息一会儿了。翠茜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食品包。食品包的气密封口是专为她面罩下部的接口而设计的,重要的是不能让沙子进入封口。在把食品包打开以前,她把真空的封口检查了两遍才把食物条塞进太空服。她咬了一口,食物条硬邦邦的,微带着一丝甜味。她眺望着西方的原野,月平线看上去平坦得不像是真的,在几乎伸手可及之处形成了一幅如画的背景。她心里默默计算着,月球上应该很容易保持每小时十五至二十英里的步行速度,把睡觉时间也算上的话,也许平均每小时十英里。她可以走得很远很远。睡觉是个问题。为了便于维修,太阳能电池组被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可是拆下来以后它们就不能向维生系统供电了。她终于找到一个方法,把短短的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度,让她既能躺下,又能把电池放在身边不致把电源切断。她必须小心不使自己翻身。做完了这些,她才迷糊了一阵子。她醒来时肌肉酸痛,分不清东南西北,然后她忽然记起了身在何处地球正挂在离月平线一掌高的地方。她站了起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向西面火药样灰色的沙原跑去。三天后。翠茜的双脚被靴子磨得很疼。她改变步法,从小跑换成跳跃再转成袋鼠式弹跳。这使情况有所好转,但还不够。她可以感到双脚开始起泡,却没法脱下靴子来舒散或仅仅只看一看她的双脚。也许她应该在开始步行前就把靴子脱了,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作用下,疼痛至少是可以忍受的。再过了一会儿,她的脚干脆失去了知觉。在史密斯海的西部她进入了一个崎岖地段,遍地都是小山丘。她不得不减低了速度。山坡上阳光普照,可是环形山的内壁和山谷仍笼罩在阴影里。她脚上的泡破了,刺骨的疼痛从她的靴子里直传上来。她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泣,继续前进。每天,从混乱的梦境里醒来,回到漆黑的天空与静止的阳光下,打个哈欠,睡眼惺忪地赶路。抿一口乏味的温水,尽量不去想那是从哪里回收来的;休息,小心翼翼地清扫太阳能电池组,这是生命。再走,再休息再睡觉时太阳还钉在醒来时的位置上。第二天把同样的过程重复一遍,然后再重复再重复向西,一直向西,和太阳赛跑。地球高高挂在天上,她现在不仰头就看不见地球了。当地球挂在天顶时她停下来庆祝了一番,她打开一瓶看不见的香槟酒,向想象中的旅伴们敬酒。现在,太阳高挂在地平线以上,经过六天的步行,她绕过了四分之一的月面1。十二天后,跋涉开始时的刺激感早就衰退了,只留下了对胜利的坚定决心,连这有时也蜕变为一种精神安慰。她在一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峡谷边站住了,它看上去就像一条等待着暴风雨来填满的河床,但翠茜知道它从来就不懂水为何物,填满谷底的只有尘土,干得像磨碎的骨头渣子。她慢慢找着路下到谷底,小心翼翼地就怕摔倒而破坏她娇嫩的生命保障系统。她已经绕完了半个月亮,但只是走完了好走的部分。从这里开始将全是山脉和崎岖地段,一旦慢下来让太阳走到了前面,她就死了。十八天后。的确是走得慢了,翠茜已不能像以前一样从坡上直跳下来了,否则她就得停下来艰难地修理损坏的太阳能翼板支架。前面也不再有平原,不是巨石遍地,就是环形山的绝壁。到戴达罗斯环形山月球背面的中点时,太阳早就结束了它懒洋洋的上升,逐渐地向前方的地平线直落下去。异常单调的灰色月面在她脚下逝去。美好的愿望和拼命的赶路不能抵消太阳正在下降的事实。每天她醒来时,前方的太阳就更低了一些,更直接地把阳光射进她的眼睛。岩石的阴影犹如饥饿魔鬼的爪子向她伸来,即使是最细小的,看上去也是恶狠狠的。渐渐地,太阳已经快贴上山梁了。黑暗已没到她的膝盖,她摸索着越过隐身在黑暗中的岩石。只有山顶还在阳光里,她穿过黑暗,像游泳者渴求空气似的把自己拉进了阳光里。二十八天后。她蜷缩在她的岩石孤岛上,绝望地看着黑暗的潮水慢慢升起包围着她。救援人员在哪里?救援人员在哪里?三十天后,救援人员降落月球。翠茜被发现时,纯白色的太空服已被月尘染成了肮脏的灰色,只有在背上七扭八歪的太阳能电池组被仔细地擦得一尘不染。(根据杰弗里兰德斯追赶太阳改写)注:1月面:即月球的表面。月球的周长约为10916公里。2 . 翠茜在追赶太阳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应对的?阅读小说,结合全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时间遇到的困难应对方法第一天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1)_(2)_把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度三天后双脚被靴子磨破(3)_十八天后黑暗逐渐降临(4)_3 . 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纯白色的太空服已被月尘染成了肮脏的灰色,只有在背上七扭八歪的太阳能电池组被仔细地擦得一尘不染。4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即写出翠茜面临的巨大困难,采用倒叙手法,吸引读者。B从全文来看,翠茜遇到的困难既有精神上的,又有肉体上的。C文章以“奔跑”为线索,串联起了翠茜追逐太阳的过程。D文章中的月亮是艰险恐怖的,与其他作品中美丽的月亮不一样。读完之后,我们觉得,本文对月亮的描写才是正确的。E. 文章第段写到“她穿过黑暗,像游泳者渴求空气似的把自己拉进了阳光里”,一个“拉”字,形象地写出了翠茜此时的疲惫无力和对生命的渴望。5 . 文章中翠茜在“追逐太阳”,下列材料中夸父也是“追逐太阳”,这两种“追逐”行为有何异同?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链接材料】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被圈住的母亲乔叶“我这一辈子都叫大山圈着”无教次,母亲略带伤感地说。在她的意念里,大山是个圈。小时候,她姥是圆心,她是半径。她十二三岁就一个人赶着花面毛驴,走几十里山路给她的姥姥送煤。她穿着自己织的布、自己缝制的印染着白蝴蝶的衣服,留着月牙头,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过一沟一梁,走过美丽的桃树坡,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她半径上的风景。成家后,家和孩子是圆心,她是半径。大哥二哥嗷嗷待哺时,正赶上没粮吃的年代。一丛丛的灌木像汹涌的波浪,她就在这波浪里挖野菜。猛然间,她发现一棵山葡萄树,上面一串串的小葡萄让她牢记在心,掐着指头总算盼到葡萄成熟的日子。她往山上赶,采到葡萄的欢喜让她忘了空空的肚腹和颤抖的膝盖。进门后迫不及待先送到孩子们的手上,笑着看吃得欢天喜地的孩子,然后钻进灶棚里开始煮野菜。父亲在外面教书,母亲一个人扛着家里所有的体力活。上山拾柴让母亲更加忙碌。山上的橡壳、香栗等野果,母亲都用来填过全家人的肚子。每年夏秋,打山桃、山杏,更是母亲不可少的大事。她总是第一个上山,拾掇得筐满袋满。然后,地就开始没日没夜地蜕核,核蜕完了再敲仁儿。一灯如豆,锤子板凳叮当响,常忘了夜已三更。仁儿够上一回石碾了就到碾上推,推完了再上火熬油。记忆中,母亲炒菜哪里肯用勺子舀油,就是一截筷子上扎一小块白布,从小油罐里蘸一下,在锅底上蹭几下就开始炒菜。一日三餐就是凭着这些油花,点缀了一家人贫穷的目子。老家缺水,收雪、打冰块是母亲每年冬天最重要的事,一大早她就拿上笤帚、簸箕、箩筐出去收雪,收一筐雪不知要摔倒多少次。四里地以外有个地方叫狼窝淘,那里有一眼浅浅的小井,山崖上常年有山涧水流下,冬天这里会结很多冰。母亲要么挑上半担水,要么打上一担冰,回去放在大水缸里。一滴水里有母亲的百滴汗,看着炕上欢蹦乱跳的孩子,她不觉得累。她想着,孩子们很快就长大了。我们逐渐长大,母亲的圆圈在逐渐缩小。在煤矿打工的二哥是母亲最扯心挂肠的人。如遇雨天,她就提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煤灰和柴灰给二哥垫路,一直垫到村口和大路接上,说二哥回来不好走。雪天,她就会站在雪地里,下一层雪,扫掉一层,直到二哥在大路上出现,这才放心地回家暖一下冻得麻木的手。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有一次地到附近的地里刨土豆,不足一腿高的地堰地手脚并用才爬了上丢,但刨了半袋的土豆却怎么也拿不动,她坐在地上伤心地痛哭起来母亲把力气已经都交给了大山和土地,她还想给,可是她没有了。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她开始经常摔倒。家人都劝她拄上拐棍,她就是不拄,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腿,拄上了。即便这样,母亲只要觉得自己有点力气,就会做各种吃的,等着孩子们回到老屋享用。她还要站在公路边的榆树下,看着班车停下,载走地的儿孙。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她连公路边的榆村下也去不了,只能走到院子下边的柴堆旁,坐下来,把拐棍放在脚边,眼巴巴地往公路上看。再后来,她只能坐在炕边的椅子上,看着她的儿孙走出家门。这时侯,母亲成了圆心,儿孙、重孙们都是她的半径。可常年守在老屋的母亲无法看到每一个半径上的景致。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就是她的生日、中秋节、祭祖日和过年。但这样的日子如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热闹之后更冷清母亲坐上轮椅之后,三哥时常推着她在老屋外晒太阳。她无力的目光时不时投向灰蒙蒙的远山,像是和身边的人说,叉像在自语:“又梦见不知道在山上做甚哩,树叶绿汪汪哩,我跑得可快哩”母亲半闭着眼睛,声音拉得悠远,那是对梦境的无限留恋。(选自三晋都市报,有删改)6 . 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母亲被圈住了”?7 . 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1)朗读第段画线句子时,你认为哪几个字该重读?为什么?(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甸子。8 . 文中的“圆心”不断发生变化,这表明了什么?9 . 根据本文及下面链接材料中母亲的形象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获得的感悟。(80-100字)(链接材料)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三、句子默写10 . 默写(1)此地一为别,_。(送友人)(2)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3)_,以观沧海。(观沧海)(4)_,酿泉也。(醉翁亭记)(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捕蛇者说)四、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异二者之为(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太守谓谁(_) 先天下之忧而忧(_)12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3 .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已而夕阳在山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14 . 阅读下面所给材料,完成后面所提问题。材料一:庆历三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上书提出十项改革弊政的措施,终因 受到阻挠而未能实行,庆历五年被贬放邓州。材料二:欧阳修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结果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便是在此时所作。联系课文和所给材料,范仲淹所说的“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有哪些人?他们的性格上有什么共同点?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达的“古仁人之心”是什么?五、课内阅读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jing( ),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mng( ),意xi(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mi( ) ,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 . 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出汉字。16 . 用“/”对下列句子画出朗读的停顿。其一犬坐于前。17 . 解释加点的词语。(1)恐前后受其敌(2)断其股18 . 翻译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9 .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20 . 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六、诗歌鉴赏2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东坡(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的环境特点。(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a.望梅止渴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a_ b_ c_23 . 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