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复习考点透视训练(二)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青灯有味王鸣光“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这是陆游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中一句。每读之,便会想起青灯下那些有味的场景和心情。 据说古时寺庙里的灯,用青布作灯罩,谓之青灯,也泛指灯火如豆的油灯、蜡烛、煤油灯等。与白炽灯、荧光灯等不同,青灯在给予人们光明的同时,并不排除夜色,它仿佛在夜色重幕中,挖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心是明亮的,然后夜色从淡到浓,如同涟漪,一层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浓处暗影憧憧,淡处影影绰绰。若要看书写字、穿针引线,那是非要靠近灯火,时间一长,脸上会留下一道淡淡烟痕。若有风来,灯火便晃动起来,冒出一缕细细的黑烟。屋里那团浓浓淡淡的夜色,那片含含糊糊的光亮,随之摇摆不定。这样的环境里,最有味的是听鬼故事。心里越是害怕,越是要竖起耳朵来听。此时的想象力变得十分的丰富。觉得故事里的鬼,就隐藏屋角的暗处,随着灯火一闪,便要张牙舞爪扑过来。听觉也变得十分灵敏,听到在屋角床底的漆黑中,有什么东西在窸窸窣窣地来回走动。黑黝黝的玻璃窗不知谁在叮叮敲打。户枢突然“吱嘎”一声,如同惊雷。虽然头皮阵阵发麻,皮肤上起鸡皮疙瘩,却是欲罢不能,总缠着大人们讲。青灯下,鲁迅先生秋夜里小青虫飞进来了,在桌上、在灯台上蠕蠕而动,然后舍身扑向了火苗。蛙声聒噪着想要进来,而蟋蟀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悄悄地来到了床底下,不停地口瞿口瞿地鸣叫。窗户上突然有些微明,原来是一片月色,移到了窗户,向亮着青灯的屋里窥探。“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青灯下的字,并不清晰。然而一团昏黄的光亮,却为夜读者拓出一片清静寂寞的天地。午夜时分,万籁俱寂,灯火不时跳动着、摇摆着,是温暖地陪伴,宛如红袖添香。在孤寂困倦中,灯花突然噼啪一声,灯火骤然分外明亮,心形般的火苗变成笑盈盈、亮晶晶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夜读人,令人心头一喜。在唐诗宋词中,固然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样灿烂的场景,但更多的似乎是灯火如豆,光影茕茕:“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孤灯照寒雨,深竹暗浮烟”。青灯下响起不朽的平平仄仄声,一直回荡在灯火通明的当今。如今家中的灯,林林总总,一旦亮起来,亮如白昼,将夜色驱赶得纤毫不存。青灯一盏,只能在心中将它点燃1 . 文章标题是“青灯有味”,结合文意,说说“有味”表现在哪些方面?2 . 从记叙顺序上分析,选文第段属于_,有什么作用?3 . 文中大量引用诗词有什么作用?试简要说明。4 . 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1)青灯在给予人们光明的同时,并不排除夜色,它仿佛在夜色重幕中,挖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中心是明亮的,然后夜色从淡到浓,如同涟漪,一层层、一圈圈地荡漾开去。(从修辞角度分析)(2)青灯下的字,并不清晰。然而一团昏黄的光亮,却为夜读者拓出一片清静寂寞的天地。(品味加点的字)5 . 试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包含的作者的情感。(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乙)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6 . 文段(甲)中第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7 . 文段(甲)中(A)(B)前面的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A. 他们: B. 他们:8 . 文段(甲)中第句“那时那地”指的是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_。9 . 在文段(乙)中用波浪线画出(甲)段中“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具体心理变化。10 . 联系两则材料看,(乙)文中的“那一回”指什么?为什么“那一回”之后,作者的认识有了改变,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回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春天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于浩渺的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歌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土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去精心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11 . 12 . 第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四幅春图?(1)春图(2)春图(3)春图(4)春图13 . 14 . 从内容上看,第段文字与第段中哪句话相照应?15 . 16 . 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1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海潮音林清玄整理房子的时候,在书房的角落找到一个巨大的贝壳,被灰尘布满,我稍一擦拭,贝壳那特有的如玉光泽,立刻照亮我的眼睛。我双手捧起这比我的头还大的贝壳,贴在耳上,立刻传来一阵一阵遥远的海潮音,海潮音里藏着一个故事,呜呜地唱着。这贝壳是母亲特地从乡下提到台北来送我,她用红色滚金边的包袱巾提着,从家乡旗山坐客运车到高雄搭火车,到了台北火车站,再转乘计程车到我的家里。母亲兴冲冲地打开布巾,捧起一个外壳粗砾洁白、内壳晶亮鹅黄的贝壳,然后,母亲的眼睛发亮,用贝壳盖住我的耳朵,说:“你听听。”海潮的声音立刻从母亲手中的贝壳,传入我的耳里,呜呜呜,低哑悠长,不停的鸣唱。“我特地带来给你,第一眼看见就想拿给你。”母亲温柔慈爱地说:“这一世人还没看过这么巨大的海螺。”妈妈知道我喜欢新奇的事物,到了四十几岁还像个孩子, 她找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就会想带给我,例如她送过我一颗外公用过的金袖扣,一只巨大的飞鼠标本,一件她少女时代亲手缝制的金色毛衣,一些日踞时代的龙银“妈,这海螺怎么来的?”“讲起来,话头长呀!”妈妈说。原来,爸爸妈妈在乡下养了一些土鸡,农忙闲暇也卖些土鸡蛋。土鸡蛋本来是自己吃的,因为生产过多,就卖给附近的邻居。她在玄关桌上放一个磅秤和一篓土鸡蛋,旁边一个小盘和一本账簿,完全采取自助式。如果有现金,秤好了鸡蛋,丢钱到小盘;若没有现金,就自己写在账簿。每隔三个月,妈妈会统计账簿,再出去收钱。乡下人心淳厚,这账从来没出过差错,母亲坚信蛋一个也不会少。我初以为是无从査考,后来也相信乡下人确实是朴实。有一回,妈妈去收账,一个乡亲硬是凑不出钱来还给妈妈。妈妈说:“没关系,没关系!下回再算吧!”妈妈鞠躬告辞,走在田埂上,突然有人在背后大叫:“后发婶仔!后发婶仔! ”原来是那个欠鸡蛋钱的人,提着一个巨大的贝壳追上来。“这是我以前在东港打渔时,捞到的海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就留下来做纪念。听说后发婶仔喜欢新奇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拿来抵鸡蛋的账?”妈妈说:“没问题!”上次那飞鼠标本也是抵鸡蛋的账得来的,从此远近传开,大家都会拿家里的东西抵账,妈妈来者不拒,她对我说:“反正,我们也不是靠鸡蛋吃穿!”我们家多了不少“奇珍异宝”,有那些最为特殊的,妈妈就会带来给我,对我说:“要好好宝惜,这个值五十斤鸡蛋哩!”我听着海螺传来的海潮音,仿佛还听见妈妈的话语。爸爸妈妈都离世多年了,我对他们的思念就像藏在海螺深处,看来虚空,却蕴含了整个海洋的潮声,只要侧耳倾听,就从四面八方涌来。一个平常的海螺,“讲起来话头长”竟藏着一段长长的故事。故事还会更长我把它放在孩子的床头,让他们不时拿来听,可以听见大海的声音,还有阿嬷的叮咛。作家不只喜欢新奇的事物,而是对一切事物保有敏锐、觉察的心,去看见事物的意义,去听见感性的声音。因此在作家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事可以轻轻估量,也没有什么情感可以无感地流去。当我体贴海螺之时,是体贴了整个海洋。当我听见海潮的声音,也听见了对妈妈的思念。创作者寻找生命中的海螺,渴望把海螺贴近别人的耳朵, 让有缘的人也可以听见海潮音。在听见海潮音时,也同时听见了心海的消息。选自林泉17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8 . 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母亲兴冲冲地打开布巾,捧起一个外壳粗砾洁白、内壳晶亮鹅黄的贝壳,然后,母亲的眼睛发亮,用贝壳盖住我的耳朵,说:“你听听。”(2)爸爸妈妈都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人娱乐生活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客户行为分析模型-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在建材物流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基于云计算的增量备份技术-洞察及研究
- 自动驾驶在社区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调味品品质检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持续改进-洞察及研究
- AI辅助写作工具的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
- 2025年智能家居家居便捷消费趋势预测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客户需求导向营销效果对比可行性分析报告
- 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方案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含答案】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报告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九连环解法教学课件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性路径探索
- 2025年4月自考00247国际法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