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模式摇曳心无旁鹜轻而易举B枉然呢喃断章取意李代桃僵C脏物箱箧强聒不舍理至易明D濡养飘逸言不及义言行相顾2 .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桥的诞生洋溢着历史无尽的风华,桥的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学效果,_。_,_。_。_。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支和谐的韵律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人文历史智慧的载体有诗境之美,更有绘画的形式之美桥与流水的契合如一支悠远的乐曲,是美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巍巍昆仑,神州大地,历代的文人骚客赋文吟诗,赋予了桥无尽的诗情,演绎着华夏民族灿烂文化的魅力ABCD3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牛虻mng诣王y驾驭y怫然fB提防d亵玩xi滞涩di效颦pnC袅娜n睥睨b悬宕dng俯瞰knD鸫鸟dng恪守 k一绺li憬悟jng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C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就大约有400页左右。D只有不断学习积累,就能提高写作能力。5 . 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旗鼓相当不动声色故弄玄虚稔熟于心,短语类型各不相同。B“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是条件关系的复句。C“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D“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补语。二、现代文阅读山一样的屋顶(李宣华)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九岁,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三十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完屋顶下了梯子,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一软,晕厥了过去。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在屋顶上不肯下来接电话。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子里。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在他看来,屋顶是自己家的,就该由他这个一家之主自己来修补。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奶奶送到异乡做他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那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就像山一样的屋顶,不会在父亲的面前动摇、崩塌。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如坐废墟的苦楚。(选自智慧与思维2018年第2期,有删改)6 . 文章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制止修屋_执拗修屋_回忆盖屋_7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8 . 第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9 . 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就像山一样的屋顶,不会在父亲的面前动摇、崩塌。10 . 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清明是多面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笔下凄凄切切的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是吴惟信眼中生机盎然的清明;“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无论是慎终追远、郊游踏青,还是细雨绵绵、彩虹初现,亦或是春风送暖、杨柳依依,都是清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惊喜。为了【】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活动。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唐宋以来,清明还有多种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11 .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 )内“及”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红翠间错(jin)管窥(ku)“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B红翠间错(jin)管窥(ku)“及”字的第一笔是:撇C红翠间错(jin)管窥(ku)“及”字的第一笔是:撇D红翠间错(jin)管窥(ku)“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12 . 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的位置是:A顺应渐次B适应依次C顺应依次D适应渐次13 . 在文中 “”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清明让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B农民在清明时节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C在清明时节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D是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清明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名句默写。(1)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2)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4)徜徉诗文世界,感受经典魅力。杜甫的“_,_”激励我们应勇于攀登,傲视一切困难;孟子的“_,_”告诉我们人应懂得取舍;孔子说的“_,_”启迪我们求学应时常温习来获得新知。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注释)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子重,是王操之的字,子敬是王猷之的字。子敬最小。15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C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诣:拜访D向三贤孰愈孰:通“熟”,熟悉16 .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之B吉人之辞寡C下车引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17 . 下列对两则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安认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相对于“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好。B咏雪一文从“公欣然”和“大笑乐”中,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C王黄门兄弟三人见谢公时,子猷和子重说了些日常事情,子敬寒暄了几句。D谢安通过子敬见自己时说了几句客套话,认为子敬比子猷、子重要贤明一些。18 .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五、诗歌鉴赏19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客路”、“行舟”表明,在山青水绿,天气转暖的时节,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了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波之上。B颔联是写景的名句,“阔”和“悬”把春潮涌动,大江直流,平野开阔,波平浪静等的大观景象变现得淋漓尽致,且动静结合,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自信之感。C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为人称道,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但同时又以“残夜”和“旧年”来渲染一种悲伤无奈的情绪。D尾联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用“乡书”、“归雁”照应首联中的“客路”、“行舟”,表达出浓郁的游子思乡之情,读来意境悠远,感慨之余备受感染。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如果用诗歌礁石描述小说人物,你认为适合描述阿廖沙(童年)还是(鲁滨逊漂流记)?请结合其经历说明理由。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涑,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舍着微笑,看着海洋(2)古典小说里常有描写真假难辨的故事情节,“真与假”的较量扣人心弦。请根据下图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