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洗濯zhu倔je强蜕tu变累li累B固执zhi扒b窃呵h责烟囱cngC获益匪fi浅猝c然长逝恐吓h拖累liD粗糙co泯mn灭掳l去堕du落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昼夜(zu)取缔深恶痛绝(w)语无轮次B澎湃(bi)深霄酣然入梦(hn)祸不单行C哺育(b)门槛颠沛流离(pi)悲天悯人D呜咽(yn)震悚仙露琼浆(l)五脏六俯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各题。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陈凌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这说的是聚光镜的作用。其实,人生做事同样需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3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 选文第有什么作用?5 .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 .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请陈述理由。7 . 阅读选文后,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和启示。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祖父梁漱溟(有删改)梁钦宁祖父一直对我们讲人不能贪。“不贪”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比如我堂哥钦东通宵夜读,按理说读书是好事,但祖父说,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贪”。祖父自己吃得非常清淡,每餐七分饱。有一次,祖父一个人带4个孩子出去玩,当时我最小,只有4岁,最长的11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我们4个孩子总共就要了2两米饭。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七分饱,吃得慢,有节制才好,美食同样“不贪”。这点上,我自己的修为也不够,好吃的总忍不住多吃两口,可祖父能做到,他不管好吃不好吃,吃几筷子就停下。祖父梁漱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可以用两个字:宽放。他从不会强加干涉子女后人的决定,而是让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的迪斯科舞传到中国,它强烈的节奏、自由奔放的舞姿,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我也不例外。一个夏日午后,我来到祖父家。祖父午休过后,正在客厅里踱步,我放下书包,来到祖父面前,给他演练我新学的迪斯科舞。舞毕,我便问祖父:“爷爷,喜欢吗?”其实我内心知道,祖父对我们这些小孩的玩意不会感兴趣,但我还是想从他口中知道他对我们年轻人行为的看法。那个场景我至今记得清楚,祖父戴着瓜皮帽,架着一副眼镜,他用左手扶了一下眼镜,对我莞尔一笑:“你喜欢就好!”随后踱步而去。祖父的回答令我很意外。因为在那个时代,与我父辈、祖辈年纪相近的大人们,对我们年轻人喜欢这种舞蹈颇多非议,无法接受甚至厌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而当时,祖父已经93岁了,却依然很开明。他懂得,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即使不理解、看不懂,也要互相尊重。我哥后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也用到我祖父的理念,那就是“相信孩子,全然地相信”。当时有一位朋友向我哥咨询,说儿子5岁,要做牙科手术,医生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孩子捆着不动,还有一种是要打麻药,但可能对身体有伤害。这位朋友就来问我哥:“梁老师你说怎么选?”我哥就回答:“你可以去问问你儿子,看他自己怎么选。”结果出乎意料,他儿子的选择是:“我不动,也不要打麻药。”手术做完后,这个小男孩一下手术台,就对他父亲说:“告诉梁老师,我没有动。”这就是相信孩子的力量。相信这样的孩子等长大后,也能学会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祖父是活到96岁去世的,有人问有什么长寿秘诀,我觉得和祖父自身的修养有关,其中不生气是很重要的。“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这就是他的理念。我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是这样一件事。祖父写得一手好字。因他是文化名人,上门慕名求字者众多。家人怕他劳累,常劝他少写一些。可他总是尽量满足来客的请求。一日下午,家里来了几个外地客人登门拜访。寒暄过后,客人道明来意,请梁老赐墨宝,同时说了许多gng wi的话,什么“梁老是当代的伟大书法家”等等,此时祖父正在取纸笔,闻听此言,十分不快,用手轻拍书案,“啪”的一声,厉声呵斥道:“轻看我!”客人和我都被祖父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了,呆若木鸡,室内静得出奇。但最后,祖父还是给他写了。祖父一直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8 . 第、段中,梁漱溟先生对小辈们的“言传”体现在,“身教”体现在。9 . 下列对第段划线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祖父戴着瓜皮帽,架着一副眼镜”的描写反映出“我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B祖父“用左手扶一下眼镜”是在斟酌措辞,“莞尔一笑”是表达对我的宠爱。C“你喜欢就好”并未正面回答我的提问,隐含着祖父并不喜欢迪斯科的事实。D祖父的回答表明了他对我这个年轻人的喜好有着充分的尊重。10 . 文章记述了“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的往事,请联系其中的相关情节分析,它写了梁漱溟先生的哪些形象特点。(1)(2)(3)11 . 以下对文章结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1)(2)/(3)-(13)/(14)B(1)(2)/(3)-(8)/(9)-(13)/(14)C(1)(2)/(3)-(8)/(9)-(14)D(1)(2)/(3)-(6)/(7)-(8)/(9)(14)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乙)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12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觥筹:(2)特立:13 .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14 .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15 . 在遭遇坎坷磨难时,甲乙两文的作者仍然能从生活中寻找到“乐”。这种人生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四、情景默写16 . 古诗文名句默写。主题古诗文名句羁旅行役(1)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乡怀亲(3)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4)_,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雄心壮志(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_,_”。揭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规律。(7)论语中表述君子和小人在问题的看法上、人际关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17 . 填空。“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中的“晴”和“情”谐音,表面上说_,实际上说_,含蓄贴切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听到情郎的歌声时所产生的_情感。18 .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六、语言表达19 . 做客“联想吧”19世纪,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百年浩劫。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那一次次无耻的侵略和那骇人听闻的瓜分、掠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个世纪中国遭受的外来侵略还有哪些?(例即可)七、名著阅读20 . 根据提供的文段,回答问题。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吃酒,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以上文段出自哪本名著?文段中的这个计策是哪个人的主张?文段中的这个计策在名著中称为什么?八、综合性学习21 .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山川河流、草树花鸟,每一处每一物都让人流连忘返。古人遭贬失意,常游山水以抒怀;今人生活富足,常游山水以悦情。(1)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材料:文人的漫游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题材,文人学者们在漫游途中扩大了见闻,增加了社会阅历,也给我们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和游记。李白堪称最能漫游的大师。他25岁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足迹遍及祖国各地,直到62岁病逝。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无独有偶,杜甫青年时期也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仰望泰山写下了有名的望岳。陆游在四川做官时走遍了四川,赏遍了蜀中的名胜古迹,写了不少名篇佳句。(2)认真观察下边的漫画,完成下面题目。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针对漫画中的现象,你将如何做一个文明游客?九、作文22 . 任选一题作文。(1)从依稀记事到现在,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记的“那一刻”令人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和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大力量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