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竦峙zh嗔视chn迫不及待相形见绌B撺掇cun羁绊bn海枯石烂一拍即合C寒噤jn慰藉ji不可明状一视同仁D愧作zu蟠龙pn名符其实跚跚来迟2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丰富肥料滋养的土地,是的土地;没有先进文化沐浴的民族;是的民族;没有优秀浸润的心灵,是的心灵。A贫瘠 愚昧 荒芜B贫穷 愚蠢 荒凉C贫瘠 愚蠢 荒凉D贫穷 愚昧 荒芜3 . 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公子行(唐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cng)蹋烂麦青青。A第一句诗人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彩霞失色来反衬贵公子“锦衣”的华丽,可见其家世之贵显,生活之豪奢。B第二句描写了贵公子们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写诗目的,批评了他们的奢华与游乐。C三、四两句的议论与叙事,虽无直接显露作者感情的字眼,但马之“骄”即人之“骄”,他们这些公子王孙的骄横、不可一世可以想见。D这首诗旨在批判公子王孙中的执绔子弟不懂得体恤农民稼穑之艰辛,春游时让马随意踏毁麦苗的卑劣行径。4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抑扬顿挫直截了当淋漓尽致不记其数B逆来顺受脍灸人口无精打彩深恶痛疾C梦寐以求刚愎自用按步就班桀骜不驯D好高骛远殚精竭虑博闻强识阴谋诡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1)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2)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3)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4)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5)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6)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7)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8)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9)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10)“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11)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yn yn一息的女孩的床头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12)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13)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14)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15)“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16)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17)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18)“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释)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它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6 . 根据拼音写汉字。yn yn(_)一息7 . 联系全文,概括第(14)段画线句中说到的这件“世界上所有医生都做不了的事”。8 . 文中多处写到时间,对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能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B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C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D突显出援救时间的缓慢。9 . 作为一则新闻报道,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A一次紧张的援救B“她只能活七小时”C父亲的求助D帕特丽夏的七小时10 . 这篇文章作为新闻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你如何理解当时的人们对这篇新闻报道的肯定?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11 . 根据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敬业”。12 . 选文第一段中列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13 .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加以概括。14 . 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其目的是什么?15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春色第一枝乔忠延第一缕春风是从哪里吹来的?秧歌。第一声春雷是从哪里响起的?秧歌。秧歌是窝蜷过沉闷的冬天后,第一次舒展腰身; 秧歌是喑哑过漫长的冬天后,第一声放声吼喊。舒展腰身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腰身太低太矮,一意想把冲天的志向舒展到九霄云端去,是手里就有了一绫比阳光还要鲜艳的红绸子。放声吼喊的汉子还嫌自己的噪音太低太弱,于是胯上就挂了一个能敲出雷声的西瓜鼓。腿一踢,脚一甩,红绸子旋舞开来,乘风飘扬,像是翩翩欲上高天仙界。臂一扬,手一挥,西瓜鼓响开来,隆隆轰鳴,像是雷神在唤醒贪睡的山水。秧歌是歌,开春第一歌!秧歌是舞,开春第一舞!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跋涉,家家户户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秧歌表演的道具了。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已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线地缝制万民伞了。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尘封的红绸布旧了,扯来光鲜泛亮的新绸缎,放下来是红红一堆火,撒开去是烈烈无数焰。还有更忙的,做高跷,扎竹马,糊旱船,裱龙灯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前赶,赶光阴,赶年节,赶在除夕到来之前必须万事俱备,万无一失,万人称道。似乎还是那么遥远的大年,眨眼间就耸立在面前。穿戴一新的人们吃过年饺,喜眉笑眼地走出家门,涌向打麦场,簇拥着秧歌登场亮相。满天晴亮却有惊雷响起,不是雷声,是鼓声,鼓乐声里秧歌队曼舞着来了。不是琼楼玉宇,却有仙人下凡,手中红绸一扬,恰似高天霞光落尘寰。脚步轻盈双脚踩十字,这种扭秧歌最基本的步法,不仅脚踏实地,还要十全十关。舞队,是秧歌表演的主要形式。排列成行的舞队,蹦跳着前行,变化着花样,样样寄托着人们的厚望。忽而,前后交义走阴阳,走出黑白太极图,走向和谐的美景。忽而,前行后随卷浪花,卷出疾风,卷出浪涛,还要乘风破浪挂云帆。忽而,首尾重叠布成阵,阵营密实,众志成城,犹如铜墙铁壁。忽而,舞步细密,钻进钻出,像是枝繁叶茂,乱花迷眼;像是五谷丰登,欢欢喜喜收获,收获了再欢欢喜喜播种当然,这秧歌,或紧或松,或收或扬,都离不开伞头引领。伞头是指挥,虽然是指挥,却不是趾高气扬地挥手甩臂,同样也在舞蹈,而且舞得最灿亮,最夺目。无论舞步是快是慢,是高是低,手中都擎着那把万民傘。伞头高举的万民伞,是为平民百姓遮风挡雨的傘,是为平民百姓遮热挡寒的傘。秧歌队跟着伞头走,就是跟着自己的夙愿而奔走;秧歌队跟着伞头舞,就是为着自己的幸福而起舞。秧歌队走着舞着,走出大场,走进家户,无论院大院小,门必进,每家每户都要留下激越的鼓乐,留下合欢的舞蹈。每家每户笑着把秧歌队迎进来,送出去,比笑容还灿烂的是剥开皮的核桃,洗干净的红枣,还有周身金黄的梨子和染着红霞的苹果。那都是欢迎秧歌队的,招待秧歌队的。秧歌进院干什么?禳灾,赐福。原来,早先的早先,这秧歌并不称作秧歌,而是叫作禳歌。禳,是祈求祛除邪恶。先祖渴望国泰民安,渴望五谷丰登,渴望六畜兴旺,渴望安居乐业,因而,那把万民伞必须走进家家户户,那支穰歌也必须走进家家户户。不知从何时起,禳歌蜕变为秧歌,但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内涵从未改变,那歌声和舞蹈始终延续着古老的精魂。(11)秧歌承载着千秋万代的祈昐,那祈昐浩浩荡荡,如热流,如热潮,如热浪。热起来,能让长空变成热天,能让大地变成热土。看吧,秧歌一扭,严寒在消退,积雪在融化,荒草在发芽,禿山在泛绿,花朵在含苞,千沟万壑,千山万水,都诚心诚意捧出(12)春色第一枝。(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6 . 作者在第7、9段秧歌表演的两个场景中,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加以概括。17 . 本文第段有什么作用?18 . 请赏析第段中的加点词语。19 .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20 . 请根据本文内容,写一段说明文字,介绍“秧歌。(不超出所给字格)三、句子默写21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数风流人物,_。(毛泽东沁园春雪)(2)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3)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四、课内阅读阅读文言文三峡,回答各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 . 解释下列语句中画横线词的意思。(1) 略无阙处_ (2) 沿溯阻绝_(3) 虽乘奔御风_ (4) 属引凄异_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4 .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5 . 在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26 . 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那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五、课外阅读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三游乌龙潭记(节选)谭元春冈合陂陀,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注释)陂陀:倾斜。木杪(mio):树梢。清凉:清凉山。坐灌其后:坐落在乌龙潭的后边。浚:深。蒙翳:此指草木覆盖。頫(f)低头。同“俯”。2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筏行潭无所不之渔人甚异之B令筏先就之蒙乃始就学C若在潭中立皆若空游无所依D又以告茅子以其境过清28 . 给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断三处)。若 冈 下 结 庐 辟 一 上 山 径 頫 空 者 之 潭 收 前 后 之 绿。29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30 . 谭元春是明代文学家,“竟陵派”的创始人,倡导诗文“幽深孤峭”的风格。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谭元春这一风格在本文中的体现。(资料助读)幽深孤峭的风格:从内蕴含义方面讲,指环境描写讲求幽深隽永、孤意独到的意境,表现正直自洁、超俗脱凡的情怀。六、名著阅读31 . 名著阅读,完成各题。(1)填空题。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斯诺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他是行伍出身,他小时候被继母赶出家门,做过各种工作,童年遭受了各种苦难。他十八岁当上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这里的他指_,他读了_一书后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他,因为在中国,像许多其他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选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_,在斯诺只身前往红都保安时,“他”给了“我”哪些帮助?请简述:_。(至少说出两点)七、综合性学习32 . 初三年级开展“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六盘水市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事业单位人才引进26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宣讲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反垄断法实施效果评估-洞察与解读
- 2025春季中国太平实习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东部自来水有限公司招聘及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娄底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镇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5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春季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市县分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西百色西林县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公开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施工
- 石群邱关源电路(第1至7单元)白底课件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40529-2021船舶与海洋技术起货绞车
- 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港口集团绩效考核方案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宜家战略分析(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