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4月中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中秋之夜,面对浩瀚的明月,刚大学毕业不久走上讲台的张老师脱口而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对大学学友的至情。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人间四月芳菲尽,落花点点的四月郊游,你也会有和古人一样的惊喜,因为人生无处不相逢。C看着照射在江面上斑驳的光影,一直在富春江边生活的我,不禁发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的感慨,只想让心静如莲,人淡如菊。D在中国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远在中国留学的叙利亚学生用岑参的诗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来表达心情,寄托了他们的祖国的忠心。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造型告磬引经据典鳞次栉比B轩榭葱茏越俎代庖冥思遐想C驻足剽悍重蹈覆辙苍海桑田D琐屑迸溅中流底柱长吁短叹3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八月中秋,桂花香飘。9月24日午后,丹江口沧浪洲湿地步行桥人头 ,游客如织。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9月19日,长约1300多米的沧浪洲湿地步行桥建成开放。连日来,造型壮观、色泽艳丽的步行桥宛若一条长虹 汉江两岸,在鄂西北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社交圈迅速走红, 无数。中秋小长假期间,“网红桥”吸引丹江口城乡市民和周边的襄阳、十堰等地游客 ,赏景观光,拍照留影。A晃动 横跨 刷屏 蜂拥而至B攒动 横卧 转发 络绎不绝C攒动 横跨 刷屏 纷至沓来D攒动 飞架 传播 蜂拥而至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灵柩ji妖娆廓gu然无累重蹈覆撤B襁qing褓棱驾媚mi上欺下断章取义C亵xi渎陨落怒不可遏脑羞成怒D扶掖y繁衍恪k尽职守一抔黄土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官员腐败问题的热潮。B名著是优秀文化的结晶,阅读名著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C有没有规范的天气预报机制,是保证恶性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的关键。D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古诗词理解能力。6 . 下列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明写老妇,暗写差吏。B又呈吴郎中诗人对吴郎禁止西邻寡妇打枣予以严厉指责,并点明了造成寡妇穷困的原因是横征暴敛和连年战乱。C登岳阳楼中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情怀浩然。D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揭露、批判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 岁成长的是身体,10 岁成长的是知识,20 岁成长的是情感,50 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它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躺进打麦场的麦穗和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过程中,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你知道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对每一个成长者的心灵来说,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过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本质上,它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要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这真是既有趣又荒唐。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成长,让我们不再有意懈怠自己;成长,让我们在满脸皱纹时内心依然有葱茏的生机;成长,这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的理由;成长,这是我们能够弹跳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成长,让我们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成长,让我们认真地耕种着脚下每一寸土地。我认为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7 .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成长这件事。8 . 请为第段文字“活到老,学到老”补充一个事例论据。9 . 请结合文章第段的内容,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丰饶”的含义。10 .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会跳舞的小桃树马亚伟(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2)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3)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4)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每天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一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它在哪里呢?(5)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你勤快,一定能遇上。(6)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在心里,不曾淡忘。(7)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绿色的草渍。竹筐里的草被我塞得满满的,我还不肯回家。忽然,小桃树!小桃树在我眼前一晃,惊鸿一瞥,又淹没在无边的麦田里。我赶紧翻开丛丛的麦子和杂草翻找了起来,生怕她一下子逃了。翻了几下,真的找到了!(8)她就那么窈窕地舞在麦田里,不慌不忙的样子。她并不知道我的苦心孤诣,就那么心平气和地舞着。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叶子笑吟吟的。这个小小的绿色仙子,她罗裙飘飘,迎风舞动。她在夕露的润泽中,颜色愈发青葱。那样的绿色,一定是仙界最生动的一抹春,那么新鲜,灵动。小桃树摇摆着柔枝,呼吸着四野里畅快的风,似乎在为她降落凡间而快乐舞蹈。(9)林梢的风,开始温柔的晚唱。在朦胧的天光下,我的心像一只飘飞的风筝,高高地飞着,有着无边的喜悦和满足。我出神地看着,想象着。有一天小桃树会开花,会结果。她的花,不是庸常的桃花。她的果,不是庸常的桃子。她是喝过仙露琼浆的,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赐予我的。因为,我是一个勤奋、坚持的孩子。(10)我忘记天擦黑了,直到祖母的呼唤声传来。我一扭头,看到祖母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是一个神奇的预言家!她早就知道我会找到小桃树。(11)回到家,祖母把小桃树栽种在小院里。祖母说,是我的勤快感动了小桃树。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12)很多年过去了,祖母早已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她却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乐观的祖母,在我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棵永远舞蹈的小桃树。(13)小桃树,是一种憧憬,一种希望。年年岁岁,任凭世事起落,只要憧憬还在,便会与奇迹相遇;生活的原野,便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略有删改)11 . 文章以“会跳舞的小桃树”为题有什么作用?12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脸笑吟吟的。13 . 第(7)段中“我”蓦然发现小桃树在眼前,心里会想到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我”想说的话。14 . 为什么“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去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人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15 . 上文语段出自_。选文中的A是_。16 . 结合整本书,选段中A的无耻行为具体体现在哪些事情上?17 .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A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三、文言文阅读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选自北史傅永列传)注释寻:不久。让:责备。报:这里指回信。露布:公开的文告。18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1)见往事耳 (_)(2)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_)19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蒙乃始就学(2)年二十余20 . 翻译文中划线语句。(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1 . 同为“劝学”,甲文中的孙权与乙文中的洪仲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分别予以归纳。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小石潭记)(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22 .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B心乐之诵明月之诗C潭西南而望扣舷而歌之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24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5 .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和作者生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句子默写26 . 名句默写(1) 蝉则千转不穷, _。(吴均与朱元思书)(2)春蚕到死丝方尽 ,_。 (李商隐无题)(3) 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_,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停杯投箸不能食,_。(李白行路难) (6)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7 .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28 . 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七、综合性学习29 . 综合性学习。(一)材料解读。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时间内 容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电子阅读运用率%32.838.640.350.1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