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将一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暮春”是指季春三月。B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象征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D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ci是什么?是小说。读者最多、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u歌美好、神圣、庄严,鞭t丑陋、污hu、邪恶三、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徐方圆的木桶的心愿,完成后面小题。火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20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工做白桦木桶。”“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都用塑料桶。”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1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老师,我们去接圣泉了,只是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说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选自中国教师报)3 . (小题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 . (小题2)题目木桶的心愿中的“心愿”是什么?5 . (小题3)第段有何作用?6 . (小题4)联系上下文,研读第段划线句子,说说梅朵从青杨老师脸上看出了什么?她“抿着小嘴不再说话”时,心里想了些什么?7 . (小题5)最后一段怎样理解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消灭飓风,人能否胜天狂风卷集着骤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刮倒了大树、掀翻了屋顶,河水决了堤、良田变了海,飓风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徒留满目疮痍。强飓风过境便是这般场景,那么肆虐,那么嚣张。而目前,飓风强度还有逐年增强的趋势,有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高水温是飓风生成的因素之一。数据测试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全球范围内飓风的强度将会增强、风速将会增大、降水将会增多。到21世纪末,飓风强度平均将比现在增强2%11%,另外,海水表面温度每增加1,飓风风速将增强3%5%。飓风宛如暴君,我们有没有可能阻止这位暴君施暴呢?其实,人们曾经尝试过多种手段来整治飓风。1947年,美国政府就尝试过消灭飓风。派遣飞机飞到正在形成的飓风上空,向飓风中投入180千克的碎干冰,理论上干冰升华会使海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飓风风速。当时的飞行员称,在投入干冰后,风暴确实发生了变化,虽然他们不能够确定是不是由干冰造成的。然而投放干冰后的飓风却直接转向,原本正在远离美国大陆的飓风却在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登陆了,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政府还因此遭受了当地居民的控诉。这次失败为整治飓风蒙上了阴影。另一个方法则是提议给海水戴上“太阳眼镜”。海水的温度主要来自于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如果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海水温度。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向空中投放100亿吨气溶胶态的硫酸盐。这相当于正常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硫酸盐气溶胶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且,投放100亿吨硫酸盐需要花费100亿美元,但有人认为这比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需要投入的资金要少得多,应该负担得起。但是,给这片海域戴上“太阳眼镜”可能会引起另一片海域水温升高,也许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另外,硫酸盐会把臭氧层戳出一个大洞。一旦臭氧层被破坏,会给人类、动植物、生态环境都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相比起飓风带来的灾害,臭氧层被破坏后所带来的危害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久,并且更加难以防范。这项提议最终不了了之。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因为种种失败而受挫,而是仍在尝试着各种新思路、新方法。既然外界的干预手段都会引起种种不良后果,那么是否可以让大海自己来完成任务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搅动大海,让海面温度高的海水下沉,与深层的、冰冷的海水混合,降低海水表面温度,从源头直接遏制飓风的形成,这就是“索尔特水槽”的理念。“索尔特水槽”利用的是大海的波浪能,构造并不复杂。每个水槽像一把放进海里的大口朝上的大喇叭。这个喇叭由结实的塑料制成,朝上的一端,外圈直径10100米不等。外沿由一圈充气的旧汽车轮胎排列捆绑在一起,就像一个救生圈一样把这把大喇叭口托出水面,形成一个高出海平面1米之上的大圆环。其下是大喇叭的管身,可伸至海平面下50300米。当海浪涌动,上层温度较高的海水越过大喇叭口外沿涌入圆环内,使环内海水高于海平面,这些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压,这样,温度高的海水就会源源不断进入大喇叭口,顺着大喇叭的管身流向海洋深处,同时把热量也带入海洋深处,从而降低了海洋表面温度。但是,还有问题需要解决。海洋表面有波浪,内部也同样有波浪,称为内波。海洋内波蕴含的能量巨大,它有可能会冲击水槽,使水槽分崩离析。所以,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这项理念也许仍然只是理念。消灭飓风是否真的有利于人类?飓风毕竟是区域性现象,给海水降温也是局部操作。抑制飓风的形成也许会使干旱地区的降水减少,或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其它方面。最重要的是,飓风与全球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密切相关。气象学家认为,飓风将赤道附近的大量能量带离赤道,如果将其扼杀,那么赤道附近会变得更热,而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扑朔迷离。要想既能减小飓风的影响又能不影响气候,我们就需要找寻微妙的平衡点,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但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8 . 选文是一篇_说明文,文章以飓风为说明对象,首先介绍了_,其次介绍了人们尝试消灭飓风的实验,最后补充强调了_。9 . 为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从下面备选项中选取最能准确说明事物的一项,并说明理由。另外,海水表面温度每增加1,飓风风速将增强3%5%。A在一定范围内 B可以肯定 C大约 D一般来说选_项,理由是:_10 . 请概括说明“给海水戴上太阳眼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11 .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2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说明语言特点来看,首段属于生动说明,其作用是更能吸引读者。B飓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水温,整治飓风的重要方法都是围绕低水温来进行的。C如果扼杀了飓风,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将变得更加寒冷。D“给海水戴上太阳眼镜”和“索尔特水槽理念两种整治飓风的方法目前仅停留在理论的可行性上。四、句子默写13 . 名句默写。(1)越明年,政通人和,_,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2)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4)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_,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6)蓬山此去无多路,_。(李商隐无题)五、课内阅读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3)树林阴翳(_)15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16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由峰而山,由山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B文中多用陈述句,二十一个“也”和二十五个“而”字运用也恰到好处,节奏富于变化,文章舒缓从容,不显得呆板。C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D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用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7 . 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18 . 请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导读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喜爱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人名);我们尊敬那位没有民族偏见的异国老师_(人名),我们同情那位正直却不幸的知识分子朋友_(人名)。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_)A五猖会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鉴略的感受,又写出了孩童的自己想要去看迎神赛会中白无常的急切心理。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C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认为陆绩怀橘并不难,卧冰求鲤可以勉力仿效,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是最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D白洋淀是孙犁生活和战斗的地方,他的作品集白洋淀纪事中荷花淀一文用富有诗情的笔调讲述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小女孩却遭日军枪击,后与日军展开斗争的故事。E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中包含着深切的忧患意识。20 . 名著填空。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是,原题为“ ”其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 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清代诗人李庆保看到通州运河“碧空云影乱,破浪雪花堆”的盛况,高歌(“清浅潞河流,常维万里舟”/“天仓收正供,环海免鸿哀”)。赞叹漕船运来的粮食,不仅满足了朝廷的需要,而且也救赈天下的穷苦百姓。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通州是京畿重要仓储所在,被称为“天庾重地”。元朝参照金朝在通州的粮仓规模和形制在京通建造粮仓13座。其中的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还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元明清时期,南方各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均由京杭大运河运至通州。繁盛之时,运输船只绵延几十里,在通州东门外运河上形成(“万舟齐聚”/“千帆竞发”)的盛景。【材料二】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同年更名顺天府,下辖五州七县。通州在各州县中地位最高,不仅要向顺天府负责,还要协助户部、工部、漕运总督署等部门管理粮仓和河道治理等工作。清朝前期通州又领三河、宝坻、武清三县,参与协调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