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做了个鬼脸,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B伏尔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令人肃然起敬。C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各得其所。D班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随声附和,一致通过。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要在一个人人都遵守规则的环境中,每一个人的正当权益就能得到有效维护。B随着智能电子设备不断普及,致使儿童首次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的年龄逐渐降低,儿童的“屏幕时间”也在逐渐增长。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D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素养,取决于父母能否与孩子一起成长。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诘问深宵锲而不舍警报叠起B赫然屏障微不足道扑朔迷离C门槛震悚不以为然妇儒皆知D暄闹谰语一反既往迥乎不同4 .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冒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悬崖的脱险经历。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C诚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D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对比、夸张等写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二、字词书写5 . 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泱泱( )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认真汲( )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贾妃垂泪,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俱说不出,只是呜咽对泣而已。邢夫人、李、凤、迎、探、惜等俱在旁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行参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说道:“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华,祖宗之远德锺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贾妃亦嘱以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6 .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人名)。7 . 元春与家人团聚本是喜事,为何众人“呜咽对泣”“垂泪无言”?8 . 依据选文内容,说说元春和贾政对于入宫为妃分别持有怎样的看法?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9 . 这篇文章采用了_顺序,主要说明了_和放线菌的作用。10 . 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1 . 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12 . 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四、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佩,_。(子衿)(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五、课内阅读14 .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活页本,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太学:京城最高学府。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告:告假。过:拜访。克:约定。白:告诉。馔:饭食。升堂:登上大厅。15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式谓元伯曰:(2)至其日: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17 . 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原文回答)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18 . 根据诗中刻画的将军形象,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独领残兵千骑归”一句的画面。19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八、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一个名叫特奥的意大利机器人和一位中国少年辆琴手在幕后弹奏同一首肖邦的钢琴曲,让听众和钢琴演奏家郎朗辨別哪个是机器人,哪个是真人。弹奏结来后,观众有不同猜测,最后请郎朗辨认。郎朗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主持人问他:“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他说:“真人选手弹奏时有一个音符弹错了,而机器人的演奏是完美的。”(材料二)如今,人工智能已走进很多中小学的课堂。专家表示,信息化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进行的一场革命。“智慧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预习、自学、复习,多样化课程设置使学生各取所需。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材料三)1957年,关国科学家司马贺曾预言10年内计算机下棋将击败人类。到1997年,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输给了IBM的计箕机“深蓝”,标志着国际象棋领域被杌器攻陷,尽管比预计时间晚了30年。2016年3月9日,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深奥的围棋棋盘上把世界棋冠军李世石逼到投子认输,以总比分4:1战胜李世石。一些人开始恐慌,害怕拥有人工智能后,一日三餐,甚至连起床、上床都是它们帮我们完成。这样下去,在它们眼里,人类将一无是处。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活动。阅读上述材料,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