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3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洗濯/烧灼 炫耀/头晕目眩B . 慰藉/嫉妒 告罄/惟吾德馨C . 炽痛/叱咤 点缀/因病辍学D . 泯灭/器皿 纯粹/猝然长逝2. (2分) (2018贵州)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B . 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C . 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 , 静静聆听,倾心领悟。D . 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3. (2分) (2016九下阜康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当日本友人来到北京游览时,受到了北京的热烈欢迎。B . 人们在广场聆听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观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C . 能否提高运动水平,关键在于刻苦努力地锻炼。D .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4. (2分) 填入下列语段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路, , 一路殷勤的张结着。 , 它好像准备着要奉献什么,要展示什么。 , 常在无言中教导我一些最美丽的真理。那柔美而又生意盎然的风度 草莓像精致的红灯笼极嫩的绿色中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 我喜欢抬头望着树梢尖尖的小芽儿。A . B . C . D . 5.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食嗟来之食 ,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B . 他对这件事本来就很疑惑 , 现在就更加疑惑了。C . 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察觉,他不像是一个狡猾的人。D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二、 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7七上宣威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 (1) 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 (3) 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 (4) 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5)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 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50分)7. (13分) (2018七下玄武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归田录)(乙)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此是汝一生大病根。”(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注释】自是:自以为是。日来工夫:近日来自己修身的情况。正:指正。寻着:达到。家当:指修行的水平。(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_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_(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B . 汝亦知射乎 女亦无所思C . 但手熟尔 尔病又发D . 睨之 , 久而不去 先生屡责之(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源色变,欲有所辨。(4) 陈尧咨和孟源两人性格有什么相同之处? 8. (17分) 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选自话 口技,有删改)(1) 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2) 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A . 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B . 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C . 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3) “正方”材料第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4) 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9. (20分) (2017九下耒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温度的“微行动”那是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满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得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地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板盒。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弹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他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儿,一位八旬模样的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两下还是没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敬老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得连声向他道谢。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地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感觉。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儿,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渐渐地焐热(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9)(1) 本文写了哪些有温度的“微行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请结合第-段内容,简要分析小伙子的人物形象。(4) 从全文看,对“有温度的微行动”中“有温度”一词表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四、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1分)10. (5分) (2017八下无锡期末) 阅读下面水浒传的文字,回答问题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这段选文表现了鲁智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1. (6分) (2017九上潜江期中) 名著阅读朱富置酒管待a。a道:“哥哥分付,教我不要吃酒,今日我已到乡里了,便吃两碗儿,打甚么鸟紧!”朱贵不敢阻当他,由他吃。当夜直吃到四更时分,安排些饭食,a吃了,趁五更晓星残月,霞光明朗,便投村里去。朱贵分付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湾,投东大路,一直望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a道:“我自从小路去,却不近?大路走,谁奈烦!”朱贵道:“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a应道:“我却怕甚鸟!”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挎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来。(选自水浒传,有删节)(1) 请补充水浒传中的这一回目。_沂岭杀四虎, (2) 应道:“我却怕甚鸟!”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挎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来。这写的是小说中的哪位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去百丈村做什么?结果怎样?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作文(1)永远的(童年、微笑、伤痛、悔恨)(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请你以“报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两题任选一题。若选23,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24,按自己的选材角度,题目自拟;联系生活和自 己的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