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C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大气,是一种优秀的甲(A.品质 B.品味)。大海大气,不拒绝一条河的浑浊,一尾鱼的细小,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浩瀚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乙(A.英俊潇洒 B.高大挺拔),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噪,于是,它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o( )与无边。(1)写出文中加点字处的正确读音、处正确汉字阴晦(_) 广mo(_)与无边。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写序号。甲 _乙 _(3)选择以下一句填入横线,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_)A.一朵花的鲜艳B.一棵树的高大A一株小草的卑微B一阵风的狂暴3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A.苍黄反复 B.自相矛盾)的,有时qi懦,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最美司机”吴斌的事例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当时吴斌驾驶着大客车由江苏无锡返回杭州,被突然飞入车中的重铁块砸中,在危急关头他强忍着剧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用惊人的截力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他用生命最后的76秒拯救了24名乘客。虽然他的职业很平凡,_。吴斌的故事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诚信缺失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导致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而是要(A.一举两全 B.一偏之言)不可偏废。(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qi( )儒归咎(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符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3)语段中第句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4)结合内容,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第句补充完整。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周慧虹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读着这些精美的“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大啖过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直接影响到网络表达的纯净,影响到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选自工人日报2014年O5月26日,有删改)4 .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5 .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舌尖体”文字为何能悄然走红。7 . 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哪些思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一树梨花开丁立梅多年以前,在那个春风拂拂的季节里,在一树一树梨花开得正烂漫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触摸着了死亡。那年我们都是十七岁,梨花一样的年龄,梨花一样的烂漫着。被死亡召去的是个和我们一起吃着饭读着书上着课的女孩子,姓宋,人长得纤弱细巧,犹如宋词里那个弹箜篌的女子。平时成绩不好也不坏,与同学的关系不疏也不密。是在一个阳光融融的春日上午,她没来上课,平时有同学偶尔缺半天一天课的,这挺正常,所以老师没在意,我们也没在意,上课、下课,嬉戏打闹,一切如常。但到了午后,有消息传来,说她死了,死在去医院的路上,是突发性的脑溢血。教堂里的空气刹那间凝固成稠状物,密密地压迫着我们的呼吸,所有正在热闹着的语言、动作,都雷击似的僵住了,严严地罩向我们的,不知是悲,是痛,还是悲痛的麻木。更多的是不可思议;怎么死亡离我们会这么近呢?别班的同学,结队在我们教室门前探头探脑,那女孩子的死,使我们全班同学都成了他们的同情对象。我们慌恐得不知所措,平日里的吵吵闹闹,在死亡面前显得是多么无足轻重啊。我们年轻的眼睛互相对望着,互相抚慰着,只要好好活着,一切的一切,我们原都可以不计较的,可以原谅的啊。死亡拉近了我们,我们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轻抚着有关那女孩儿的记忆:我们知道了下雨天她会把伞借给别人;知道了她常常把好吃的东西带给同宿舍的人;知道了她曾把身上的毛线衣脱下来给患感冒的同学穿;如道了她的资料总与别人共享;知道了她很少与人生气,多数是然笑着的.回忆至此,我们很有些恼恨自己了,怎么没早一点儿发现她的好呢?我们应该早早地成为她的朋友、知己,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啊。我们第一次触摸到了死亡时,也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珍惜。后来不知是谁提议的,我们全班同学都一齐去送她。她家住在梨园边,她的棺材就停放在梨园里。因当时殡葬改革刚刚兴起,按规定,她必须火化。她的家人含不得让她化成灰,偷偷地把她用宿材装了,葬到梨园里。我们挺长的队伍,在一树一树的梨花底下穿行着。一枝累累的花朵,碰着了我们的头和身子,这样的举动,减缓了我们的悲痛,以至于我们见到她时,都出奇地冷静。我们抬头望天,望不到天,只见到一树一树的梨花。在梨花堆起的“天空”下,她很安宁地躺着,熟睡般的,梨花映白了她的脸,看上去,很美。我们挨个儿走过去,静静地告别,满眼都是雪白的梨花,忧惚间,我们都忘了落泪。最终惹我们落泪的不是女孩儿,而是女孩儿父母的悲痛。我们走出梨园时,那女孩儿的母亲哭哑着嗓子佝偿着身子向我们一一道谢,在别人的搀扶下。那飘忽在一片雪白之上的无依无靠的痛楚,震撼了我们年轻的心,事后,我们空前团结起来,争相去做那女孩父母的孩子,每个星期日都结体去帮女额儿的父母做家务,风而无阻,这样一直延续到我们高中毕业。多年以后,我们早已各奔东西,不知故土的那片梨园还在不在了。若在,那一树一树的梨花儿,一定还如当年一般地灿烂着吧?连同那些纯洁着的心灵。记忆里最深刻最永久的一页,是关于死亡的。只有记取了死亡,才真正懂得,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与幸福的事。8 . 依据选文内容,理清叙事层次并完成填空我们得知宋同学病逝一_一_一 争相帮助宋同学父母。9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语句。10 . 请说说文章的标题“一树梨花开”有什么好处11 .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选文最后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四、对比阅读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注:乐人:指能歌善舞的艺人。文绣:华美的刺绣品。露床:没有帐幔的床。椁:外棺。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题凑:下葬时将木材累积在棺外,用来护棺。木头都向内,叫做题凑。穿圹:挖掘墓穴。陪位:列在从祭之位。庙食太牢:为死马建立祠庙,用太牢礼祭祀。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一至此乎:竟到这种地步吗?12 .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B私我也/自私自利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C又弗如远甚/神弗福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常以谈笑讽谏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帝感其诚邹忌修八尺有余/静以修身13 . 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理解:邹忌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美并暮寝而思之后,明白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乙)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理解:邹忌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全国百姓进行类比,使用排比,一环扣一环地分析大臣们不同的表现,体现了大臣们尽职尽责的态度,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丙)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理解:优孟首先肯定马在庄王心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言辞幽默夸张地以反语讽谏,说以大夫礼不够隆重,应以仁君之礼葬之,是想要让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14 . 古代臣子劝谏君王的方式除了(甲)(乙)两段文字中的讽谏之外,还有直谏,请选择一种方式,劝说一下链接材料中的齐景公。链接材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注:弋:(y)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主:看管,掌管。亡:丢失,逃跑。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五、情景默写15 . 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_,_。(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6 . 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17 . 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18 . 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七、综合性学习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19 . 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