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教育版9年级第5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名称:_类3360_性: _ _ _ _ _ _ _ _类一、单一主题1.在反应2A B=3C 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53336901,如果已知20gA正确反应特定质量的B生成10gD,则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33369019B.1:6C.1:3D.2336017以下关于“保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物的质量等于原镁带的质量B.在反应3cu 8 HNO 3=3cu(NO3)2 2x4 H2O中,x的化学式为NO2C.加热15.8 g KMnO4,充分反应后,剩下的固体质量达到14.2g,将产生1.6g的氧气D.如果易燃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产品中有CO2、CO、SO2,则该物质必须含有碳、硫、氧3.乙硫醇(化学C2H6S)挥发性好,有大蒜味,人体对气味和气味很敏感。以下对硫醇的解释不正确()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62B.乙硫醇的c、h、s三个元素的质量比为2336363633301C.硫醇的硫质量分数为51.6%D.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管道煤气中添加了微量的硫醇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明是正确的()物质甲姓乙氏c丁反应前质量/g100.34.82.8反应后质量/g3.2等待考试86.4A.测试目标值为0.6B.这个反应可以表达为:丙 aC.反应中a和d的质量比是1: 2D.a必须是化合物。5.在特定条件下密封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测量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以下错误的解释物质mnpqT1时质量/g519317T2时质量/g233x51A.x的值等于3B.这个反应必须是和解反应C.p可以是催化剂D.m和n的质量变化率2333693化学反应的显微图如下图所示。以下判断是正确的A.反应产生了两种物质B.反应物,产物共享三个因素。C.反应前后的元素类型不变D.反应中每种物质的化学测量数之和为77.看到或加热硝酸银(AgNO3)光时,会发生分解反应,会产生银、氧、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NH3B.N2C.SO2D.NO28.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反应测量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无效的是A.丁必须是化合物B.b可能是这种反应的催化剂这种反应可能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D.参与反应的丁的质量必须等于甲和丙的质量之和9.物质X在5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为X 3O2RO2 2SO2,结果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在以下判断中是正确的A.x的相对分子质量76B.x包含三个元素:r、s和oC.参与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D.x和氧完全反应10.如果某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那种物质()A.仅含碳B.仅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C.碳、氢、氧三种元素。D.碳和氢的两个元素,含氧元素11.下图是某种反应的显微示意图,下一个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产生c和ding的分子数为1:3。D.氢元素的原子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2.以下对实验现象的说明或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很多白色雾B.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混合,获得10.0mL溶液C.用高锰酸钾制造O2后,要冷却后冲洗试管D.为了提高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的悬浮液二、多主题13.质量守恒定律的以下说明是正确的。A.1g冰融化后,变成1g的水,这种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物质在空气中受热,产物的总质量必须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10ga和zub完全反应后生产8gC和4gD,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2gD.蜡烛燃烧时质量减少说明质量保存规律不是普遍规律三、填空14.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好有关质量保存规律的知识。(1)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产生4.4gCO2和1.8g的水。对这种物质的判断是正确的A.这种物质只含有碳和氢B.这种物质必须含有碳和氢,而且可能含有氧元素这种物质必须由碳、氢和氧三个元素组成。(2)下图a、b和c中的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选择填充顺序)。(3)在特定条件下,密封容器内会发生某种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物质mnpq反应前质量/g16241520反应后质量/gxy010第二:参与反应的p和q的质量比y24时,其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根据化学反应反应物、产物的质量变化特征,x值范围a . 0x16b . 0x65c . 0x40d . 16x6515.有些反应在密封容器中进行,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像表一样分析,回答问题:物质甲姓NH3CO2H2O反应前质量/g等待x测试00.10.2反应后质量/g01.74.52.0(1)要测试的值x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甲物质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种类的元素(数字)(3)在此反应中,CO2和H2O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6.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稀硫酸、石灰水、氯化铜、碳酸钠、氯化钙、氯酸钾、水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所以请用他们之间的相互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回答以下的问题:(1)中和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2)替代反应生成的单一质量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复合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等等(3)另外两种不属于上述反应类型的物质发生的反应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四、实验问题白磷燃烧实验(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白人燃烧_ _ _ _ _ _ _,天平_ _ _ _ _ _ _ _ _。五、短答型18.在利用红磷探索质量保存规律的实验中,肖申生将橡胶塞上的细玻璃管底部对着酒精等风烧红,然后迅速用橡胶塞钉上锥形瓶,点燃红磷,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装置:锥形瓶底部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说明和结论(2)通过实验观察a,c中的气球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反思和评价(3)将c装置放在天平上,再称重量,平衡仍然保持平衡,并以粒子的观点解释其保存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六、科学探究问题19.一个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质量保存的规律,进行了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1)镁对氧反应的化学公式为_ _ _ _ _ _(2)小明被计量发现:图1的石棉网收集的产品质量小于镁的质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小红根据图2装置改进了实验,验证了质量保存规律,但发现该产品有一些黄色固体。(问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参考资料)氧化镁是白色固体。镁能与氮反应,产生黄色镁氮化物(Mg3N2)固体。镁氮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氨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推测)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索)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例如,取燃烧产物b,添加适量的水,然后用大烧杯复盖小烧杯a和b。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结论:燃烧产物中含有Mg3N2(与反思交换)化学反应发生前后的物质特定质量之和为什么相同?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 _ _ _ _ _ _ _ _ _ _。空气中N2含量大于O2内容,镁条在空气中产生的MgO比Mg3N2多得多。为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_ _ _ _ _ _ _。(扩展)如果用图2装置(机密良好)和药物(充足的量)测量空气中的氧含量,那么本实验测量的氧体积分数_ _ _ _2.40g镁在特定氧和氮的混合物中完全燃烧,结果固体质量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_。A 3.33g B 4.00g C 3.28g D 3.96g20.氧化锌软膏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和微小部位皮肤溃疡,活性成分氧化锌(ZnO)是白色固体。药用高纯氧化锌的工业生产工艺:“酸溶性”实现的目的是将锌块转换为溶于水的_ _ _ _ _ _ _ _(填充产品名)。由草酸铵引起的草酸的化学式推测为_ _ _ _ _ _ _ _ _ _。在“锌沉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操作a”的名字是_ _ _ _ _ _ _ _ _ _;溶液x结晶法得到的化肥证明,该工艺有价值的副产品,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