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广告在中国最早出现应在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期C20世纪中期D21世纪初期2 .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A魏源B张謇C陈独秀D胡适3 . 当我们顺利地阅读着报刊杂志时,应该感谢那些最早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改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先驱,他们是( )A李鸿章等洋务派B胡适等进步知识分子C康有为等维新派D孙中山等革命派4 . 民国元年9月,申报刊文:“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司仪)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上述报导,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后A女子享有婚姻自由B社会风俗有新变化C西式婚礼成为主旋律D西式婚礼不受欢迎5 .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标志是( )A四川保路运动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兴中会成立6 .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领导人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7 . 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C“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8 .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19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这种“德律风”最早发明者是( )A狄塞尔B贝尔C马可尼D卡尔本茨二、非选择题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材料二:陈独秀及其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1)材料一中的“这两位先生”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除陈独秀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请举出两位。(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