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B明天参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2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藤萝阳台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B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C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D“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汉语英雄节目,让我们感悟到人们还需要重拾汉字,让世界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汉字的辉煌。(删去“通过”)B各地媒体从多省考试院获悉得知,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删去“得知”)C神舟十一号飞船返程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发有关科学实验,并于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访问。(把“开发”调到“运行”前面)D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不前往人烟稀少、治安较差的地区,在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防范身边可疑人员。(删去“不”)4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匀称(chn)殷红(yn)告磬(qn)潜心贯注(qin)B藩篱(fn)炽热(ch)躯壳(qio)期期艾艾(i)C庇护(b)媲美(p)囿于(yu)即物起兴(xng)D馄饨(tun)襁褓(qing)倔强(ju)味同嚼蜡(jio)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石崖上的枣树一文,回答下列小题。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5 . “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作简要概括。6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面线的句子。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7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选文第段写人们只能“望枣兴叹”“无可奈何”,是因为枣子虽然健壮蓬勃,红色诱人,却只能被挑着口腔的神经而不能亲自品尝。B第段中“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枣树的活泼的形象,也表现了枣树的轻佛。C第自然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由叙写与枣树相遇的经历和失意惋惜的心情,转入对枣树所引发的情境的思索。D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补充说明枣树的内涵,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E本文由物及理,将描写枣树的形象、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情感和思考生命等多种表达方式等融为一体,给我们许多生命的启示。8 . 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阅读下面的课文内容选段,回答小题。济南的冬天(老舍)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9 . 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10 . 阅读第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11 . 本文作者擅长用比喻,在文中,作者分别将阳光下的老城、雪后的山坡和村庄比成什么?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12 . 赏析句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三、句子默写13 . (题文)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1.,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3.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4.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5.“光盘行动”倡导不浪费粮食,这让我们想起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苦劳作的诗句:,。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中山:地名。盍去诸:为什么不赶走猫呢?垣墉:墙壁。若之何:为什么。14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中山人予之 其子患之是非若所知也 则窃吾食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月余,鼠尽而鸡亦尽。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16 . 赵人和他的儿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17 . 下面是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A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不付出什么代价,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评价任何事物,应该看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五、名著阅读18 . 曾有一个问题这样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最巧妙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