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你真的知道小学教育有多重要?_第1页
家长必读:你真的知道小学教育有多重要?_第2页
家长必读:你真的知道小学教育有多重要?_第3页
家长必读:你真的知道小学教育有多重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必读:你真的知道小学教育有多重要? 小王子这本书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人一长大,就再也没有水平了解孩子的世界。连带地,我们也警觉不到孩子是用另一种方式在看世界的。 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急着想看到孩子在功课上的成绩表现,希望藉此确定他未来在社会上有优势的竞争力,并从而或者解除我们的焦虑,或者强化我们的虚荣心。 所以,一方面小学阶段很多攸关孩子一生幸福的成长空间被挤压了,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用错误的评量标准在决定哪个孩子(或孩子哪方面的水平)较值得栽培。 结果,攸关未来的水平被荒废了,没必要的繁琐细节又过渡地被强调了;值得被栽培的小孩被父母伤害了,得宠的小孩却又被误导了。 如果我们不能从较宽广的视野来重新给小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定位,我们所有的努力仅仅在戕害小孩;如果我们不能跳出成人世界习惯的成见,我们永远找不到小学教育的方法。 孩子想不出自己要做什么 荒废了小学阶段孩子人格雏形的培养,长大后或许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必须把眼光拉远,从更长远的教育观点着眼,回过头来看小学阶段的成长与教育目标。 很多人都发现:现在的学生,除了别人要他做的事之外,从来都想不出自己要做什么;除了应付功课的水平之外,好像其他的情感水平和人格内涵都严重地欠缺开发。 很多小孩都变成了“草莓族”:看起来鲜红可爱,随便捏一下就烂得汁液遍地; 而所谓的“高材生”,知识技能远比我们当年发达,十几岁就会自己组装电脑,不过对人生的理解与想象,却空洞得可怕。 我只能承认:人的价值观在高中就已略具雏型,到了大学,他们只会根据既有的价值倾向去选择哪些话要听,哪些话不听。到了大学,才要一个人开始去思考人生的问题,实在太晚了。 一个高中毕业时还没有一点点热情的人,我没有水平教!一个对人生没有任何憧憬的人,你能寄望他在大学里面培养出什么样的理想? 不过,假如一个小孩到了中学毕业时还不曾喜欢过任何东西,他到高中时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最起码的热情,和对于人生的憧憬? 由此倒推,我不得不认定:我们必须在小孩子小学毕业以前培养出他对人、动物和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自己最起码的信心。 减负是为了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在过去的教育传统下,小学教育过度注重知识性的细节,而且不太容许小孩有犯错的机会。 我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就知识的教育来说,小学阶段的任务根本不应该太吃重,只要足以应付中学的课程需要就能够:写写汉字,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其它科目学会多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总觉得,小学阶段不需要注意过多的细节,算数只要观点对,不小心计算错的毛病上国中后再更正就能够。偶尔写错别字,虽然麻烦一点,但是也没必要要求到一字不误的水准。 孩子所谓的“犯错”,有时候只不过是他对事情有跟大人不同的理解而已,既不必然意味着低能,更不必然意味着“顽强”。 所以容许他一些犯错的空间,只要不致于变成“骄纵”,他反而能够更放心地在和大人互动的过程中学得更宽广的知识;如果完全不给他犯错的空间,反而会让他或者过度紧张而无所适从,甚至焦虑过度而退化,或者干脆变得被动而死板。 减轻学生功课负担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尝试错误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在大人硬梆梆的规矩和期望之外,探索一些未来可能会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让他们逐渐找到面对书本和知识的健康态度。 这些对知识的态度(为自己而读书,为了使生命更丰富、更有内在的光彩而读书,为了“自得其乐”而读书),以及获得知识的方式(即使没有人引导也敢自己去摸索),严重地影响着学童未来的发展。 真的是一旦错在起跑点上,未来一生的努力将仅仅在扩大这个错误。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教育目标,只在乎学习成效(更悲惨的是简化为“考试成绩”),或者抱持“反正他以后迟早要被中考折磨,所以小学只要快乐就好”的态度,那我不如果不是在荒废他们的成长阶段,就是在扭曲他们。 培养孩子对已对人的态度更重要 不过,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育的目的。至少一样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人和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诚意,再好的课本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如果家长和老师真有爱心,对孩童的未来真的是功德无量。 其实,老师有没有爱心,有没有偏见,有没有歧视,才是小学老师是否适任最重要的指标。我回忆小学阶段,记得的仅仅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他们教得好不好,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如果我们在乎小学阶段的“人格教育”,我们必须体会到这个教育目标的艰难,如果没有家长的充分支持与配合,根本无法达成。 譬如说,如果有家长坚持要小孩在学校就开始锻“把别人踩在脚底下”的斗争水平,那么不但老师无法管教这种学生,其它同班同学也将成为别人练习的箭靶。 让孩子的人生过的更有“味” 谈完知识的学习和人格的教育,对我来讲,还仅仅小学教育的三分之二。最后一个主题,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教育:欣赏大自然,爱惜小动物,以及藉着音乐、绘画、舞蹈来发舒情感或情绪的水平。 兴趣愈广的人,他未来的一生愈亮丽、开敞、宽阔。书没读好,中学时候还来得及补救;小学毕业时沾染上无聊的嗜好,或者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要期望他以后有热情就很困难了。 对于各种艺术的兴趣或才艺的培养,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儿童的音感,六岁以前必须开始训练,否则愈大愈难培养。 很多人让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