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_第1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_第2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_第3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_第4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海的女儿教案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爱好。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表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对学生实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谈话激趣,导进主题。 1.很兴奋我们又在一起读书了,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读书会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一起走进有趣的安徒生童话王国吧。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海的女儿,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海的女儿是谁?(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她是一位怎样的人。板:品评人物)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想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板:读懂内容) 师:学而不思则罔,老师补充一点,学了一篇故事,我们还要想一想,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学了什么道理,让我们在故事中变得更美好、更善良、更纯真。(板:理解道理) 带着这些问题,大家先来一睹为快!播放视频。 (二)根据提示,自主阅读。 师: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大家拿起手中的阅读材料,尽情地朗读吧! 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段尾标注共几句话。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主要讲( )。 (2)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 ),因为( );或我最讨厌这个故事中的( ),因为( )。 (3)我读了这个童话故事,知道了( )。 (三)交流分享,深化感悟。 师:故事讲了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师:会不会有一些情节像经典镜头一样在脑中浮现?拿起材料,大声把你喜欢的镜头讲一讲。 小组讨论 (1)如果你是小人鱼你会告诉王子是你救了他吗? (2)小人鱼为什么最后没有听从姐姐们的话杀了王子? (3)小美人鱼为了使心爱的王子能获得幸福,自己甘愿化为泡沫,你认为她这样做值得吗? (4)你喜欢这个结局吗?小人鱼最后变成了泡沫小人鱼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读了故事,你想对主人公说什么? (四)走近童话,走近作者。 师: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人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你们知道创作出这样优美的童话的作者是谁吗?安徒生 你了解安徒生吗?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的灵魂翱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作家张晓风以前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假如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假如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假如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假如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假如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假如有人55岁了,还没有温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大家能够先看注音版的,哪里有更多的故事等你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大家快去找来读吧!能边读边想,把故事记下来,咱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板:记忆故事) 板书设计: 海的女儿篇二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3.理解生字“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 (课件出示美人鱼的铜像)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仅仅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 “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说起安徒生,同学们的话比我还多,说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安徒生的资料。 3.过渡:安徒生一生*写了170多篇童话故事,读过的每个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丰富、共享资源。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下面的阅读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读书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主要写了小人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为了不伤害别人的生命,不但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能够分成这样几部分: (1)故事的序幕: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憧憬人间幸福生活的小人鱼; (2)故事的开端:小人鱼救出王子,并爱上王子;(3)故事的发展:小人鱼为获得王子的爱情而忍痛服药,变成人形; (4)故事的高潮:小人鱼的爱情失败,但又不愿加害王子; (5)故事的结局:小人鱼化成泡沫; (6)故事的尾声:小人鱼超生到精灵的世界。 三、再读感悟,加深体会 1.指名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1)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吗? (2)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在相关的段落旁能够做适当的标注。 3.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人鱼矛盾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重点语段的预设: (1)“小人鱼知道了这个消息,觉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结婚后,自己就会变成泡沫。为了王子,她离开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她每天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不过王子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心在碎裂”,极言小人鱼的伤心和委屈。为了王子,离开了家庭,她承受着离家之痛;为了王子,被贪心的巫婆要去了美丽的声音,她承受变哑无声之痛;为了王子,鱼变人,她承受着肉体之痛;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却一点也不知道,她承受着感情之痛;用王子的血能够复活自己,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她承受着生命抉择之痛。 (2) “小人鱼掀开紫色的帷帐,看到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王子。刀尖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忽然,小人鱼把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小人鱼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觉得她的身体在一点点融化成为泡沫” 看新娘,这是夺走她幸福的女人;看尖刀,把目光转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让自己复活,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刀子在小人鱼的手里抖动着”,具体的描写,细致地刻画出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在这生命抉择的时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鱼选择了自己化成泡沫。“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别。 在讨论“最后小人鱼成功了吗”这个问题时,要允许学生个性的理解:能够说她没有成功,因为她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王子与别人结婚了,而她自己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也能够理解为她是成功的,即使最后小人鱼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但是在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过程中,因为她的勇敢、善良,被超生到了精灵的世界,她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永存。 四、读写结合、感情升华 1.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练笔:小人鱼变成了透明的小天使在天空飞翔着,在世界的上空撒播着快乐微笑和爱心小人鱼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五、拓展延伸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选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在阅读欣赏课上再交流读童话的心得。篇三教学目标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海公主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美人鱼图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美人鱼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这张图片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图片,引入课文。 二、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2在读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