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述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从唯物史观角度阐释文学风格与时代特征的关系。4从比较角度掌握文学体裁的艺术特征。5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的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的瑰宝。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具有现实主义倾向,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楚辞(1)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代表作:离骚。(3)特点:句式自由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4)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汉赋(1)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的繁荣(1)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方面提供了借鉴。(2)代表时期人物风格盛唐李白(诗仙)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充满浪漫主义奇特的想象,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由盛转衰杜甫(诗圣)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反映社会现实中唐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2.宋词的兴盛(1)背景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宋代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2)特点:又称“长短句”,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3)代表派别时期人物风格代表作豪放派北宋苏轼意境开阔,雄浑壮观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辛弃疾慷慨激昂、沉郁悲凉婉约派北宋柳永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雨霖铃两宋之际李清照关注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永遇乐3元曲的兴起(1)背景:汉族文人在元代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2)形成: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3)特点有格律曲牌限制。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三、明清小说1背景(1)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2)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2成就(1)通俗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2)短篇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即“三言”“二拍”)。(3)批判现实的力作: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3评价: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熠熠生辉的瑰宝。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特色1不同的诗歌形式史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史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史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解读是楚辞名篇;盛唐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的伟大诗人;南宋词人,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作品的主要文学特色。【提示】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自由灵活,易于表达情感。(2)从史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提示】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政权分裂、南宋苟且偷安、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3)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提示】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2明清小说的特点史料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国学概要解读史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清小说的特点。关键词句是中“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中“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思考上述史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有何趋向?【提示】特点:明清小说具有包容性、世俗化、创造性的特点。趋向:中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通俗化;文学形式之间不断继承并发展。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春秋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内容丰富,或间以杂言,现实感强。(2)战国楚辞的句式非常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汉赋辞藻华丽、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4)唐诗风格多样,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5)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6)元曲语言通俗、幽默,句式灵活,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7)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描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不同原因1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开明:国家统一强盛、文化政策开明。(2)经济发达:封建农业、手工业、商业活跃,经济繁荣。(3)科举制度的促进:唐朝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宋词繁荣的原因(1)宋代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是根本原因。(2)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更丰富。(3)此外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1)文化基础:宋元话本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2)政治因素: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3)经济因素: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堂小结(教师用书独具)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前者是现实主义风格,后者是浪漫主义。2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之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形式,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情。3明清小说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1诗经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语言丰富多彩,艺术感染力很强c反映了自西周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d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c“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意即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这就要求从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角度去思考分析,故选c项。2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理想主义a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源头。3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a本诗用夸张手法再现瀑布的雄伟、壮观,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故选a项。4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关汉卿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词风豪放雄壮,故a、b两项错误;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词风婉约细腻,故c项正确;关汉卿为元朝著名杂剧作家,故d项错误。5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这部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