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是什么力量吸引了如此多的年轻人? 十八大以来,从广袤乡村到繁华城市,从生产车间到文化舞台,大大小小的场景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气象。新时代实实在在的变革与成就,构筑了热爱祖国的坚实根基,激发了人们点赞中国的真情实感。其实答案很简单。整个社会焕发着昂扬向上的气势,令青年充满幸福感、自豪感,发自内心为中国骄傲。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出行等带来种种进步与便利ABCD2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敌人陷入地雷阵之中,进退维谷,非常狼狈。B酷好书法的张毅见到颜、柳精品,不禁叹为观止,欢喜极了。C深夜里,那声凄厉的惨叫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D兄弟二人,一个正直善良,一个刁钻阴狠,真个是相得益彰,对比分明。3 . 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句中的“传统”和“瑰宝”都是名词。B“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句中“学习探索”和“废寝忘食”都是并列短语。C盘锦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素有油城、鹤乡、蟹都、苇海之美誉。此句并无语病。D“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这是一个条件复句。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俨然(_)黄发垂髫(_) 便要还家(_)间隔(_)语云(_)诣太守(_)5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晨曦微露,溪水潺潺,芳草,茵茵林间与田野晨雾缭绕,呈现一片静m 与安详。徘徊在山林间,m y 在晨光里,我的心顷刻间被感染得纯净无瑕,思绪缓缓地流向远方。(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_) m y(_)(2)加点字“茵”在文中的正确读音(_)。Ayn Byn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人生拿趣味做根柢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眼,在我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趣味,也在失败里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在积极地活动。然而我从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都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可补过物质上的消耗且有余。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殷仲文这两句话,用很好的文学技巧表达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不过的了。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这个人或这个社会就算是完了,再也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孕育出来。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哩。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具行尸走肉。倘若整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选自读书与做人,有删改)6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 论证合理才能使人信服,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选文论证的合理性。8 . 请仿照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写一段话,来支撑作者的观点。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哩。春天的心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率先听从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着身姿,一面吐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把一根根缠绵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向春天的深处伸展。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着早春的时刻。不知什么时候,竞涌过来一大群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看到这片迎春花,立刻就像兴奋的小鸟一样,一下子钻了进去,有的凝神注视,有的嗅着花朵,还有的把脸埋进了枝条里面,完全陶醉了。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就有些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讲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但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当我为这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孩子们热情地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小女孩,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孩子。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了她,是为了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这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9 . 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10 . 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1 . 文中画线句子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儿向小男孩儿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12 . 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请你就下面句子中的带有“【 】”的词语进行赏析。 (1)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斜】下 (2)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13 . 与朱自清的春相比,你更喜欢那篇文章?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点)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14 .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几个特点。15 . 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16 . 下面加点的字词可以删去吗?请说说理由。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17 . 第四段中作者分别引用了吴涛的绝句和萧立的春寒叹来写“倒春寒”,这两首诗可以调换顺序吗?四、情景默写18 . 古诗文駄写。(1)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2)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泥中”,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5)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6)“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列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 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 . 本词以“狂”字贯穿全篇,上阕的“狂”着重体现在词人的_上;下阕则体现于他的胸怀上。20 . “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六、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注释:缞绖(cu di):丧服。赠(fng)敛棺椁(gu):下葬的物品。怃(w):失意。彻:通“撤”。赒(zhu):通“周”,接济。2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2)使毕其事22 .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坐客感叹有泣下者。23 . 请对上文中范文正其人其事作简要评价。七、名著阅读24 . 走近名著。(1)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该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的主题。(2)水许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请列举两个体现“义”的故事情节:_八、综合性学习25 . 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展开一次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活动,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吧!请你踊跃参加,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为营造活动的气氛,请你拟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在这次综合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小组搜集资料。第一小组:搜集巧用了成语的广告第二小组:第三小组:(3)如果你参加了第二小组的搜集活动,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汇编成册,请为这个小册子命名。九、作文26 . 半命题作文。一把伞,撑起的是一份情怀;一棵树,挺立的是一种高度;一张纸,书写的是一个世界敞开胸襟,渺小与平凡之中,蕴藏着天地的博大。请以“小,天地大”为题目,写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7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