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练习)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练习)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练习)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练习)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个共同的祖先是( )A森林古猿B大猩猩C黑猩猩D北京猿人2 . 绿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叶肉细胞B气孔C下表皮D上表皮3 . 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B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C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D若图表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a所处的位置在膀胱壁以内4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 . 如图所示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1是虹膜,能调节瞳孔大小B近视形成的原因之一是2晶状体的曲度过大C结构3是角膜,无色透明D结构6是视网膜,既是成像部位,又是视觉形成部位6 . 下列对于环境污染的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污染是可以扩散的B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既可以是直接的,又可以是间接的C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人人有责D只要讲究个人卫生就可以预防环境污染7 .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是( )A静脉B毛细血管C动脉D肺静脉8 . 红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总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含有( )A碘B钙C铁9 . 人体食物中即可防止夜盲症,又能预防佝偻病的是A新鲜蔬菜B胡萝卜C动物肝脏D海带10 .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 ( )A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B听觉神经受损C鼓膜受到损伤D耳蜗受到损伤11 . 官渡粑粑和石林米酒都是昆明的传统美食,其制作过程都需要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霉菌C酵母菌D醋酸菌12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众能看清由远及近而来的龙舟,主要是瞳孔的调节作用B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是复杂反射C当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九年级的小强想参加明年的龙舟赛,除加强锻炼外他还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13 . 从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看出,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吸收了空气的氧气C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D吸收了水14 . 关于大气中的碳和氧能够维持平衡,正确的说法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B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了C植物产生的氧气与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平衡D细菌和真菌在碳和氧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5 . 从人体前臂抽血时,用橡皮带扎住上臂,发现有些血管隆起,这些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有动脉、也有静脉16 . 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湿润和清新,而你进入到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此时你会想到这分别是绿色植物的哪些作用( )A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17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生物课本B电脑病毒C煮熟的鱼D蘑菇18 .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19 . 具有吸收作用的消化器官是A口腔小肠大肠B胃、小肠、大肠C小肠、大肠D胃、小肠20 . 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C女性输卵管结扎后不能产生月经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二、综合题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下列小题21 . 乙图中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细菌大量繁殖,细菌进入的源头是( )A肉带来的B水携带来的C肉汤自然形成的D空气中落进来的22 . 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23 .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1)图中B、C、D各表示的器官是B_、C_、D_。(2)A部位所含的消化酶是_,C部位所含的消化酶是_。(3)曲线X和Y各表示何种物质的消化过程?X_,Y_。(4)在D部位三条曲线都大幅下降的原因是_。24 . 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表示细胞的变化过程,图中的a过程我们称为_,这一过程中最先发生的变化是_,其结果是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而通过B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这一过程我们称为_(2)图乙为某叶片结构的剖面图,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体的叶片属于_图乙中是_,结构上推测它应该具有保护功能_,其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具有运输作用(3)的名称是_,它既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三、实验探究题25 . 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完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又提出了酸、碱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他们选用的材料用具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滴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淀粉浆糊、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碘液等。实验方案:请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2)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3)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什么?_(4)由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6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植物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若使乙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此时乙装置必须放在_环境中一段时间,其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