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_第1页
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_第2页
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_第3页
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_第4页
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H2O2H2H2OBSO2SO3H2SO4CCuSO4溶液Cu(OH)2CuODCaCl2溶液CaCO3Ca(OH)22 .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引燃细铁丝末端的火柴梗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等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3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用途广泛C污染空气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大约是: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4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公园里到处都弥漫着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H7的雨水就是酸雨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6 . 今年春季,我省部分地区雨水较少,出现了旱情,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小明建议父母施用适量的磷肥,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K2SO4BCO(NH2)2CCa3(PO4)2DKNO37 . 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三种固体,充分溶解。温度/NaClKNO3NaNO32036.0g31.6g88g6037.3g110g125g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ABCD8 . 下列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呼吸作用C水结成冰D玻璃破碎9 .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原子序数依次递增B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体积分数由小到大C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D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化合价从低到高10 . 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二、填空题11 . 物质的微粒性是指:(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_构成的;(2)微粒是在_的,并且温度越高,_;(3)微粒之间存在_,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_,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_12 .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反应的条件、其它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请回答问题:(1)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2)绿色植物实现转化的过程发生了_(填标号)。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燃烧反应(3)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转化是分解反应。从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_元素。三、科学探究题13 . 做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在清洗仪器时,同学们发现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写出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1)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不可能是高锰酸钾或锰酸钾的依据是:_。(2)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动手实验上述反应无法洗掉二氧化锰,同学们请教了老师,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H2C2O4)溶液,黑色固体消失,同时产生许多气泡。(3)问题三:生成了什么气体?交流讨论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_和_等,依据是_。实验验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了_的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14 . 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能发生反应。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2取滴加稀盐酸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现象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1)现象A为:_。(2)对于不同的实验结果,小组经讨论认为实验_(填“1”或“2”)不严谨,理由是:_。乙组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另一份未盖好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这一反常现象,他们得出该氢氧化钠已变质。实验二: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样品质量为M克,最后测得实验后C瓶质量增加了N克,根据M、N,可计算得出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分析:(3)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4)若没有B装置,则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实验中,待A中反应结束后,需通入充足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四、计算题15 . 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8.0g加入烧杯中,再加入22.0g稀盐酸(足量),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1)样品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