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 (07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4.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 (07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4.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 (07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4.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 (07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4.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 (07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梦想我有,马丁路德金,1.把握人类追求平等的永恒主题,以及马丁为了民主献身的战斗精神;2.感受演讲充满激情的鼓动色彩,以及发言讲究表达手法的语言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导入,1963年8月28日,美国25万人集会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即兴演讲没有讲稿,把自已对民权前途的看法,用激情飞扬的语言,向云集的听众倾诉,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领导了一场弱势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更因为他所采用的斗争方式,是“勿以暴力对抗暴力”的非暴力抵抗主义。,阅读并思考,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金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祖父、父亲都是传教士。金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后获得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争取黑人平等权利的事业,是非暴力主义者。1964年金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纳西州的洛林,作家介绍,汽车旅店,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生前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他一生为着社会公理、人权而战,甚至付出生命去争取平等。,金极具演说才能,其正义的呐喊,极富号召力,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誉。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金在旅馆阳台上与民权领袖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最终在伦敦机场被捕,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引发了黑人争民权的巨大风暴,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美国黑奴制度时间表,美国1861年内战,随后宣布解放黑奴,但种族歧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百年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仍然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进入白人餐厅,不能,历史回眸,与白人同坐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一句话,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平等。,有一个故事,在美国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个黑人妇女带着女儿坐在车上,上来一个白人男孩,叫黑人女孩让位。女孩不解,为什么要,我让座,母亲扇了女儿一个耳光,说:我们是黑人,他们是白人,我们不配坐。女孩回家后,看着自己的黑皮肤,她去了浴室,拿肥皂、刷子,在身上使劲洗刷,想要把自己的黑皮肤刷白,可刷出来的是鲜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1886年落成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15世纪中期开始的黑奴贸易,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白人嘲笑黑人学生,警察围殴黑人,黑人流浪街头,黑人较白人难获岗位,种族分子对黑人开枪,死5人伤8人后饮弹自尽,纽约电台播放有种族歧视内容的海啸之歌,遭到来自亚洲的青年抗议,科雷塔成为金的妻子那一天起,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林肯纪念堂前,演讲现场,金走在游行队伍的前面,金遇刺前一天,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遇刺,马丁路德金的葬礼,人类铭记金这位民权运动的先驱,字词积累,骇h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坏事)。公诸于众:向众人公布。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山河那样雄壮。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喻不能兑现的诺言。侈ch谈:夸大而不切实际的谈论。义愤填膺yn: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腔。安之若素:对于困境能一如平时对待。心急如焚fn: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蜕tu变:(人或事物)发生发生质变。息息相关:呼吸相连,喻关系密切。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赎sh罪:抵消所犯的罪过。不克自拔:不能从痛苦或罪恶中解脱出来。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情同骨肉:情谊深厚,如同至亲。,1.金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2.金的梦想是什么?3.金号召人们怎样去实现“梦想”?,(大家议),阅读探究,(3)“我”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文中的“梦想”是指什么?文中的“梦想”是指人生而平等,黑人拥有和白人同样的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应该拥有民主,得到正义的保障。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马丁路德金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在法制的轨道上,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民权,反对“以暴易暴”。作者要求黑人同胞,一定要注意斗争策略和方式。归纳起来,斗争原则是不以暴力对抗暴力,斗争态度是团结白人兄弟,斗争方式是纪律严明,斗争目标是黑人必须获得真正的平等,斗争信念是坚持下去,让自由之声响彻美国。,金号召人们怎样去实现这梦想?,本文是马丁路德金针对美国政治、黑人民权,在华盛顿特区的25万人集会上发表的演讲。演讲抨击美国社会的黑暗面,揭露黑人倍受歧视的现状,重点是反对种族歧视。第一部分(1-6)合法集会,要求政府兑现宣言诺言;第二部分(7-16)申张正义,号召同胞讲究斗争策略;第二部分(17-32)宣传梦想,指引人们实现种族平等。,整体把握,这是一篇饱含激情的演讲辞。作者从解放宣言“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发端,到指出百年后黑人仍然生活悲惨的事实,到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的正义呐喊,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充满着作者悲愤、热烈的情感,可谓起伏跌宕。文章末了将情感推向高潮。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化语言包括酣畅的排比句,强烈地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也抒发了金作为一位黑人领袖要求种族平等的最热烈的梦想。,阅读小结,(1)读第一部分,思考:“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什么是解放黑奴宣言?本段落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林肯(AbranhamLincoln.),美国总统,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后,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本次的游行集会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这个主题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当时的一位伟人写在了解放黑奴宣言里,而时至今日,黑人的权利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重提历史,一方面表示对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昭示民众:我们并非无理取闹;我们必须奋斗,也许前边的路还很长。,文章首段说“它(宣言)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第二段又说“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表述?,【答案】“结束了漫漫长夜”说的是“宣言”从法理上规定了黑人享有自由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自由”表明了社会的真实状况,可见“宣言”还只是文本而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比之下,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语言的战斗力。,“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这里“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自从林肯总统签署解放黑奴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现实却如此令人尴尬,就像“空头支票”一样,听起来不错,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美国这样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大家都非常熟悉,用它来作比,形象且易为人们理解。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段才提出“我的梦想”,那么,前16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能否删去?从体裁上讲,本文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首先要有针对性。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文章首先从黑人所面临的现实谈起,体现了演讲的针对性和必要性。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现实,作者才产生了那样的梦想,同时也暗示人们,只有推翻这样的现实,才会使梦想变成现实。所以前一部分必不可少,不能删去,倘若删去,会使后面的梦想缺乏基础,使文章显得突兀,感召力和说服力大打折扣。,(3)第1014段可以说是一段针对“热心人”质问的回答,这里边的潜台词是什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种质问,作者定会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潜台词: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此种质问,作者定会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第1014段可以说是一段针对“热心人”质问的回答,这里边的潜台词是什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怎样理解“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这是美国人民希望实现自由平等的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以美国人民希望自由平等的理想为根基的一个愿望,这是比普通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渴望更深层的向往。,“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信念”具体指的是作者相信总会有一天,美国黑人会和白人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高下来衡量黑人和白人,美国一定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家。“交响曲”的特点主要是多重乐声合奏,在这里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那就是将来总有那么一天,白人不再歧视和压榨黑人,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1861年2月4日,南方蓄奴州南卡罗来纳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诸州相继脱离,并宣布成立“南方联盟”。其中,密西西比州是美国黑人最早的聚居区之一,黑奴人口远远超过白人,它处于南方心脏地带,是南北战争争夺的焦点。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所写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主要以密西西比蓄奴制为背景。林肯总统后来接见她,戏称斯托夫人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让我们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亚拉巴马去,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回到佐治亚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阅读解难,一译,在佐治亚山的红色山岗上。佐治亚多红土山地,早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后成为美国黑人最早的聚居区之一。1788年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四个州。,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新罕布什尔州在美国政治上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该州曾在美国立宪史上投下决定性的一票。后来,它成为选举年美国总统竞选第一站。1853年,新罕布什尔人福兰克林皮尔斯当选美国第14位总统。,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纽约州是全美人口第三多的州,也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州之一。其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马西山海拔1629米,是全州最高点。该州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在纽约州居民的祖先中,非裔美国人最多。,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宾夕法尼亚州在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除大西洋沿岸的平原外,大部属阿巴拉契亚高地。独立战争期间,是全国政治、经济核心地区,在这里签署了独立宣言。阿勒格尼山是阿巴拉契亚山系西北部的分支。延伸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等的境内。,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科罗拉多是美国西部的高原,这里海拔15003000米。故科罗拉多州是美国最高的一个州。高原上科罗拉多河流经处,峡谷深邃,悬崖壁立。美国人历来以科罗拉多大峡谷为骄傲。落基山是北美洲西部主要山脉。纵贯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山海拔一般20003000米,最高峰埃尔伯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