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中描写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在摆弄玩具。C出席宴会时一般会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小明根据出席宴会人年龄特点进行了座位安排:古稀、花甲、不惑、弱冠、而立。D雁门太守行和梁甫行都属于古体诗,“行”是乐府曲名;钱塘湖春行是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行”交代了游踪。二、字词书写2 . 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诗句端正、规范、清楚地写在格子里。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3 . 请用正楷字认真作答,保持卷面整洁、和谐、美观。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气候变化的利与弊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4 . 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5 . 请指出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6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7 .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10日向媒体通报,201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两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坐在老槐树的怀里艾晓雨槐树是从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我出生时,它已经在那里。低矮的小草房前面,小院一边,一棵老槐树,枝虬叶茂,树冠几乎盖住了小院的半边。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伸出双臂,抱住槐树粗糙皲裂的树干。但我抱不过老槐树,老槐树却以它宽敞的怀抱将我拥入怀里,在我的整个幼年,甚至童年里。最初发现老槐树可以做保姆的,是母亲。一岁多的孩子,正缠人,会撒着两只小手到处摇摇晃晃地逛荡了。不知凉热,也不知高低。为此,母亲找了根软布绳,哄我乖巧地伸出一条胖乎乎的小腿儿。绳子的一端拴住了我的脚脖儿,另一端就交给了老槐树。那时年纪尚小,自是无法记得当时的情境,只能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自己的想象还原当时的场景:一棵绿荫如盖的老槐树底下,一个被拴了一只脚脖儿的小女孩儿,新鲜又好奇地打量着脚上忽然多岀来的那圈儿东西,软软的布绳儿拴得脚脖肉痒酥酥的,小女孩儿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也有来看稀奇的孩子,看过将小牛、小羊拴在树上的,却头一次看到那样子拴小孩。他们站在离槐树不远的地方,逗弄小女孩儿,或扔一块小瓦片,或扔一朵鲜亮的月季花,让小女孩儿去拿。我真的就蹒跚着走过去,却在离那些东西不到一尺远的地方被老槐树牵住了。我才知道,自己的自由天地,已被绳子限制。我抱住脚,拼命去解绳子,小脸憋得通红,眼泪也急得掉下来,那个结实的扣儿却纹丝不动。我遂坐在地上,两脚蹬地,大哭起来。哭了几天,我终于明白,再怎么哭也拉不回大人远去的背影,索性不再哭,开始慢慢将槐树下的日子当成一种享受,每天早晨,吃饱喝足,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拴,拴”母亲三下两下,将我交给老槐树,就走了。她已经很放心地把我交给这个稳重又沉默的老保姆。的确,老槐树是一个称职的老保姆。她知道如何逗弄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让我不哭也不闹。夏日毒辣的阳光,伤害不到我,老槐树替我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树上偶尔会有鸟雀降临,叽叽喳喳地躲在浓密的叶底说个不停。我抬起头,支着小嘴儿跟它们说话。树下有蚂蚁,其中一只发现了我弄碎的饼渣儿,赶紧回头去呼朋引伴。一会儿工夫,大队人马驾到,肩推头扛,齐心协力把一块小饼渣儿运走了。一队蚂蚁,可以让我兴致勃勃地看上半天,看着看着,我就在树下睡着了“姐弟三个,就数你跟老槐树投缘。”母亲如是说。是吗,老槐树独独青睐于我吗?我自己尝试着做玩具,老槐树给了我一树的果实槐果,一串串,黄绿,晶莹,拿石头把那一串串的果实捣碎,挤掉绿色的汁液,把果肉团成一个黏黏的团,放到阳光下晒干,一个黑黑的小球儿就做成了,外面缠上白色的棉线,一层一层,想要多大缠多大,最后拿线绷住,一个漂亮的小球就做成了。那时,乡下孩子买不起皮球,多用这个代替,一个小球,有多种玩法,单打、双打、混合打,可以玩上一两年。后来,上学了,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槐树下写作业。一块青石方桌,放在那里好多年,表面都已被磨得光滑如镜了。我就是在那张小小的青石方桌上学会了写“人、口、手”,学会了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春看老槐树抽枝发新芽,夏听老槐树在风雨里唠叨,秋从老槐树的身上摘下一串串晶莹的槐果,冬在老槐树下的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支起一只筛子,静等贪食的小麻雀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拴在老槐树下的小女孩儿就长大了。老槐树依然,苍老、劲绿。家里生活好了,旧房子要拆,新房子要建。新房子的地基就挖在老槐树站着的地方,老槐树在劫难逃。没有人会为一棵树伤心哭泣,除了当年曾无数次坐在老槐树怀里的我。砍树的那天,我站在树下,轻轻抚摸老槐树的寸寸树干,仰头,看茂密的枝叶仍然旁若无人地绿着,它似乎丝毫也没有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父亲下电锯时,我没敢待在家。等我回到家,老槐树已经躺倒在地上了,一院子的残枝碎叶,一院子涩涩的苦香。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有删改)8 . 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与老槐树有关的哪几件事。9 .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我开始主动拉着母亲的手,往槐树下走。走至树下,拾起地上的绳头,交给母亲,又去搬自己的小脚:“拴,拴”10 . 本文的结构安排详略得当,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11 . 作者眼中的老槐树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2 .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倒下的老槐树,被父亲做成了新房的门,那是老槐树在这个世上给我的最后馈赠我又可以日日夜夜安睡在老槐树的怀里了。四、文言文阅读13 . 阅读下面短文两篇,完成后面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谈笑有鸿儒无案犊之劳形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用两条或三条“/”为第句划分朗读节奏,翻译第句。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峨冠而多髯者B无丝竹之乱耳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D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请你用心品味,并分别写出你领略到的作者情怀。古人为了自我警自诫,还作“座右铭”,意即置于座位之右,时时提醒自己。请写出你的座右铭,与同学们共享。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4 . 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公等遇雨等死,死国可乎B大楚兴,陈胜王了却君王天下事C度已失期度德量力D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5 . 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杀之以应陈涉无从致书以观C其真不知马也未知其死也D与臣而将四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16 .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五、句子默写17 . 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3)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6)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诗歌鉴赏东风吹尽江梅(宋)朱敦儒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18 . 根据词作的句式特点判断,本词词牌名是A渔家傲B浣溪沙C如梦令D相见欢19 . 春望中“恨别鸟惊心”的“恨”与本词中的“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A “救命!救命!”我喊着,两手拼命划着向林肯号泅去。我身上的衣服非常碍事。衣服湿了贴在我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救命!”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我嘴里满是海水。我极力挣扎,我就要被卷人深渊中了忽然我的衣服被一只很有力的手拉住,我感到自己被托出水面上来了,我听到,我的确听到在我耳朵边响着这样的声音:“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我一手抓住他的胳膊。“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他答,“我来伺候先生。”语段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填人名)写的名著,语段中的“我”是(填人名),“他”就是)(填人名)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