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ABCD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zhn)稽首(q)果脯(p)气冲斗牛(du)B巉岩(chn)梦魇(yn)荫蔽(yn)人才济济(j)C忿恨(fn)羁绊(bn)氤氲(yn)崭露头角(lu)D按捺(ni)剽悍(pio)嵯峨(cu)强聒不舍(gu)3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C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D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4 . 读下面的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2017年4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教授,在山西省图书馆做了题为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在当今社会,清明礼俗的传承创新体现在着重培育感恩情怀、提升生命伦理意识,贯彻环境保护理念、调整更新传统祭祀方式,亲近自然、拥抱生命的春天等方面。只有我们主动进行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A“清明春色”体现出了清明踏青的礼俗主题。B“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这是沿用至今的清明礼俗,但并不符合环保理念,是最应该创新的礼俗文化。C文中的加点词语“传承”“传统”的词性相同。D“清明常在,民族不老”可以作为这段话的标题。5 . 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有错误的一项是。(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鼹:“(A)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B)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 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c)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的危机。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D)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胁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AABBCCDD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hold住母亲的生命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待:“你妈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子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子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太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收获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妻妾成群。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6 . 文章题目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7 .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所表达的感情。(1)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2)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8 .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9 . 第段中讲到人生四个阶段对母亲的不同态度,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小时候崇拜_10 . 文章结尾处引用作家苏童的话有何作用?成由节俭败由奢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节俭则昌,淫逸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立刻命人将它捣毁,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疾,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将以矫世也。”(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淳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却婉言谢绝了景公赏赐他的骏马豪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 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原文有改动)11 . 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2 . 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13 . 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4 . 选文第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感时花溅泪,_。(春望)(2)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3)无可奈何花落去,_。(浣溪沙)(4)_,隐隐笙歌处处随。(采桑子)(5)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饮酒中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的诗句是:_,_。(7)雁门太守行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_?_”。四、诗歌鉴赏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后面题目。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6 . 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之情。17 .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五、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見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本:根.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中立不衡: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体道:体悟仁德。虚受: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砥碗:磨炼。名行:名节操行。树:栽植。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18 . 下列成语中“是”的含义与文中“夫如是”中“是”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B唯利是图C各行其是D比比皆是19 . 文章从竹之“本固”“_”“心空”_”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使用_的写作手法,以竹的特征象征君子的品质,物我交融。六、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你认为低碳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关联吗?你会响应低碳生活的倡议吗?下面是某学校的“校园低碳环保调查”数据(节录)。(材料二)地球并不是传说中的聚宝盆,事实上,地球的宝藏正在被人类一点一点的吞噬,地球上每分钟有36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森林在消失。我们所消耗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根据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计算,人类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需要地球花大约1.5年的时间再生。更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无止境的物质消费。如果我们太肆虐的消耗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森林会退化,草原会变成荒漠,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会下降。(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图表中的主要信息。(2)请你为“低碳生活”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3)作为社会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结合材料一、二内容具体说一说我们该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