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专题_第1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2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3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4页
地球运动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时间内容考试要求试卷难度题型分值1999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理解、简单运用较难2选择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时间计算等理解、综合运用较难6大题2000自传特征、影响识记、理解一般2选择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等理解、综合运用较难8大题200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及地理意义理解、简单运用较难2选择200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理解简单2选择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倾角调整理解、综合运用难2选择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成因、昼夜长短纬度变化理解、简单运用理解、综合运用一般难8大题2003黄赤交角表示、五带划分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黄赤交角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等理解、简单运用理解、综合运用理解、综合运用一般较难较难9大题2004日照图判读(矩形展开全图)理解、综合运用较难7大题2005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推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理解、综合运用难2选择2006直射点位置与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关系日期范围判断计算理解、综合运用难5大题20072008地转偏向力实验验证、影响理解、简单运用难6选择日照图判读(四分之一极地俯视图)理解、综合运用较难9大题2009自传证据、自传两个周期一般识记理解4选择2010日照图判读(局部圆柱展开图)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太阳能集热板理解、综合运用理解、综合运用难难8大题2011视太阳轨迹图判读(判读地球上方位、时间、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日影长短方位)理解综合运用难6大题2012太阳直射点轨迹运动图判读(太阳直射点一日之内东西变化和不同日期的南北变化、时间计算、日期范围判断;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关系)理解综合运用难9大题2013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变更理解日照图判读(极地俯视全图)理解简单运用理解综合运用较难较难2选择14大题2014日照图判读(极地俯视全图)理解综合运用较难4选择16年平均分7.3分近7年平均分8.8分高考命题规律:本部分高考考察形式既有选择题,又有大题;考察内容主要为对地球自传和公转基本特征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综合运用,重点考察对地球自传和公转相关知识的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变化,晨昏线判读、日出日落判读、时间的计算、不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趋势:未来本部分考察选择题与大题都会继续存在,以理解性和综合运用为主,出题形式仍然多以地球公转为切入点,大题考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变化,晨昏线判读、日出日落判读、时间的计算、不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之间的关系;选择题侧重于自传与公转的特征的理解、简单运用。高考复习策略:自传与公转部分难度很大,需要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对于自传与公转基本特征做到全面归纳、熟悉、理解,并达到简单运用;对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变化,晨昏线判读、日出日落判读、时间的计算、不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之间的关系要达到理解、综合运用、迁移运用。在此基础上加强训练,以期达到灵活、迁移运用。 地球自传一、 地球自传的基本特征(识记)(2000,2008,2009)自传中心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南顺北逆周期恒星日地球上连续两次星中天的时间间隔,自转了 ,是地球自传的真正周期。时间为 。太阳日地球上连续两次日中天的时间间隔,自转了36059,是 交替周期,人们平常所说的“一天”。时间为 。速度角速度除两极为零外,各地 (大约15/小时)。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最大,向两极逐渐 (V赤道=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大致相当于赤道的一半,两极为零。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产生了地方时的差异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影响地球的形状,使其成为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方向的理解与应用自转证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009)、恒星日和太阳日(理解)(2009)注意:地球上并不是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理解) (2000) 赤道上线速度最大: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纬度为的某地线速度:1670千米/小时*cos 线速度除了与纬度有关外,还与地势有关: 地势越高,线速度越 。地球自传速度变化产生的结果自传速度加快昼夜交替加快,温差趋缓自传速度变慢昼夜交替变慢,温差变大自传反向日月星辰西升东落二、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与晨昏线的理解1、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昼夜产生:地球是球体,不发光、不透明昼夜交替产生:地球 2、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应用、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 。晨昏线在地球上的移动方向是自 向 ,速度 /小时(地球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角为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a、重合:春分和秋分时b、相交:除春秋分以外的任何时候,晨昏线均与经线圈相交。在冬至和夏至日时,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夹角为2326。晨昏线和纬线的关系a、垂直:春分和秋分时b、相交和相切:除春秋分以外的任何时候,晨昏线均与纬线圈相交和相切。晨昏线最南最北切点所在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如:太阳直射在20N,可推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90-20=70,即此时晨昏线与70N和70S纬线相切。、晨昏线的判断自传法 顺着地球自传方向(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线 顺着地球自传方向(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线时间法 赤道上6点所在的为晨线 赤道上18点所在的为昏线昼夜半球 昼半球东为昏线,西为晨线方向法 夜半球东为晨线,西为昏线、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A、确定地球自传方向 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传,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传,中心为南极点B、确定地方时牢记晨昏线可以确定四个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及其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及其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点;、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时或24时。C、确定时期和季节、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且必经过南北极点),判断为 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为 日i、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节气为 日,日期为6.22前后ii、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节气为 日,日期为12.22前后、当晨昏线与极圈内某条纬线相切时,可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进而确定大致的日期(冬半年或夏半年)i、北极圈内某条纬线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内某条纬线以南出现极夜),则此时为北半球的 半年或南半球的 半年,日期为3.219.23之间;ii、北极圈内某条纬线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内某条纬线以南出现极昼),则此时为北半球的 半年或南半球的 半年,日期为9.233.21之间;D、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的确定过地心作垂直于晨昏线的入射光线,此线与球面交点即为直射点、确定直射纬线i、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度数 。ii、晨昏线 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的纬线度数 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的纬线度数、确定太阳直射的经线i、昼半球夜半球均分 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此刻太阳直射的经线ii、昼半球夜半球不均分与晨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的经线。iii、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E、确定昼夜长短 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F、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某地的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G、确定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 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与应用(2002)1、地方时的理解与计算(理解、简单应用、灵活应用)、东西方向的确定地球是一个球体,任何两地都互为东西;为了区分东西人们规定:以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为0,由0向东180个经度为 经,由0向西180个经度为 经;东经180度为地球上最 的地方,西经180度为地球上最 的地方。、东早西晚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传,位置偏东的地方(更接近东经180度)先经历日出,时间较 ;位置偏西的地方(更接近西经180度)后经历日出,时间较 地方时东 西 。、经度和时间的换算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小时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 分钟同一条经线上同一时刻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要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东加西减 同减异加要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经度差能被15整除,商即为结果经度差不能被15整除,先用经度差除以15,再用余数乘以4分钟,最后将商加上分钟数即可、地方时计算步骤、画图,标出0、120E、180、75W等关键经线、标注东西方向(自西经180度最西向东至东经180度最东)、套用公式计算、结果处理结果大于24小时:减去24小时后再将日期加一天;结果小于0小时:加上24小时后再将日期减一天、已知两地地方时反推某地经度、先求两地的经度差=两地地方时之差*15、根据两地地方时确定东西方向,向东或向西推算具体经度所求某地地方时晚于已知某地地方时,所求某地经度在已知经度以西,由已知经度向西推即可所求某地地方时早于已知某地地方时,所求某地经度在已知经度以东,由已知经度向东推即可例证:已知30E地方时为9.10 21时,求120E、75W地方时已知120E地方时为9.10 7时,求150W地方时2、区时的理解与计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理解、简单应用、灵活应用)(2002)、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个经度范围为 时区( 时区)由中时区向东每隔15依此划分了12个时区,向西每隔15依此划分了12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7.5,合为15 东、西12区时刻 ,日期相差 、时区与中央经线的计算、求时区某地所在时区=该地经度数/15结果的处理:余数小于7.5,商即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时区为商加1、求中央经线所求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区时的计算(2002)、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即为整个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即相差几小时 、所求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时区差 东加西减 同减异加、区时计算步骤、画图,标出中时区、东八区、西五区、东西十二区等关键时区;、标注东西方向(自西十二区最西向东至东十二区最东)、套用公式计算、结果处理结果大于24小时:减去24小时后再将日期加一天;结果小于0小时:加上24小时后再将日期减一天例证:已知东五区区时为9.10 8时,求东十一区、西八区区时、已知两地区时反推某地时区、先求两地的时区差=两地区时之差、根据两地区时确定东西方向,向东或向西推算具体时区所求某地区时晚于已知某地区时,所求某地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由已知时区向西推即可所求某地区时早于已知某地区时,所求某地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由已知时区向东推即可例证:已知西九区区时为9.11.12点,此时为9.12.08点、9.11.5点的分别是哪个时区?、世界一些典型城市的的经纬度及地方时、区时的差异(见下表)一些典型国家经度及所跨时区(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澳大利亚、英法德、埃及南非)见上图或地图册城市纬度经度时区阿姆斯特丹50N 5E中时区雅典38N20E东二区柏林50N10E东一区布鲁塞尔50N5E中时区哥本哈根55N10E东一区伦敦50N0中时区巴黎8N2E中时区马德里40N3E中时区罗马40N10E东一区莫斯科55N35E东三区曼谷10N100E东七区孟买20N70E东五区加尔各答20N90E东六区大阪35N135E东九区新加坡0100E东七区波士顿40N70W西五区芝加哥40N88W西六区底特律40N80W西五区洛杉矶35N120W西八区费城40N75W西五区华盛顿35N75W西五区墨西哥城20N100W西七区巴西利亚15S45W西三区布宜诺斯艾利斯35N60W西四区圣地亚哥33S70W西五区开罗30N30E东二区堪培拉35N150E东十区惠灵顿40S175E东十二区3、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4、北京时间的理解(理解)、北京时间有四个含义、120E的地方时 推算全球任何地点的地方时、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区时 推算全球任何地点的区时、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的地方时、离东八区较远的地方,区时与北京时间不同,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如乌鲁木齐在东六区,人们一般北京时间10点(东六区8点)上班,14点(东六区12点)吃午饭。即乌鲁木齐在东六区,使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实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09年全球80多个国家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3000多个城市于当地时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1小时。读图表回答部分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时间表城 市所在时区熄灯时间(北京时间)主要活动内容中国上海东八区3月28日20:30东方明珠电视塔熄灯泰国曼谷 区3月28日21:30模范公园举行相关活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西三区3月29日07:30布宜诺斯艾利斯丰碑熄灯俄罗斯莫斯科东三区 政府大楼熄灯1在上表空格处正确填写相应内容。2表中四个城市熄灯顺序由先到后的正确排序是( )A上海、曼谷、莫斯科、布宜诺斯艾利斯B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莫斯科、曼谷C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莫斯科D莫斯科、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5、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及日期范围(理解、综合应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识记、理解)(2006、2013)、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2013)、原则上以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过日界线日期变更的规则:顺着地球自传的方向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 一天 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 一天原因:东西十二区两个半时区在区时时刻上是相同的,但东十二区是全球最东的地方,全球区时最早的地方;西十二区是全球最西的地方,全球区时最晚的地方。因此日期相差 。、实际上,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日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中穿过,因此,日界线和180经线并非完全重合。有3处弯曲俄罗斯楚科奇半岛、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上的新西兰和图瓦卢等地有明显弯曲。实际应用时,采用180经线作为日界线解题。、自然日期变更线是指地方时为24时或 时所在经线,是旧的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自东向西越过0时经线,日期要 一天自西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要 一天、新的一天(“今天”)范围从地方时0时经线开始向 到180经线;旧的一天(“昨天”)范围从地方时0时经线开始向 到180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传,地方时为0时的日界线也不停地自 向 移动,速度大约 /时。、地球上的日期范围的理解与判断(2006)、同一时刻,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与人为日界线(180经线)将地球分为两个日期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传,0时经线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速度15/时。a、当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属于 。b、当0时经线来到东经度范围内时,全球分属两个日期:新的一天的范围 ,旧的一天的范围 。c、当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所跨经度范围 。d、当0时经线来到西经度范围内时,全球又分属两个日期:新的一天的范围 ,旧的一天的范围 。e、当0时经线又与180重合时,全球又属于 。这样,0时所在经线由180经线向西不断移动,24小时候后,0时经线又回到180经线上,地球各地都过去24小时即一天。此处需要学生画图理解(分别将a、b、c、d、e时刻全球各经度时间画出)、确定地球上日期范围的方法(2006)a、一般需要先计算出0时经线所在的经度自然日界线b、把180经线作为人为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