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_第1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_第2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_第3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_第4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3,地球自转空间位置,.,4,地球自转方向,.,5,地球自转周期,.,6,下面两幅图的中心,哪个是南极?哪个是北极?为什么?,.,7,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缩记:北“逆”南“顺”,.,8,3600,23小时56分4秒,360059,24小时,(运用图解法分析),科学研究计时,生产生活计时,.,9,地球自转的速度,.,10,自转速度:角速度:15/每小时(南北两极除外)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0,思考: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南北纬60),.,11,N,S,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极点在地轴上,所以极点不自转,.,12,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3,在一天里面我们经历白天和夜晚,那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怎么产生的呢?,.,14,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辨析:“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15,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辨析:“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16,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17,晨昏线切面过地心、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补充:晨昏线的画法,.,18,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昼和夜的表示方法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小时),.,20,晨昏线,(晨线),晨昏线,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晨线,昏线,夜半球,昼半球,.,21,N,S,讨论,指出下列光照图中的晨线、昏线,A,B,C,D,判读方法:沿地球自转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线从昼进入夜为昏线,.,22,2、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3,2、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2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丙,丁,.,25,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26,(二)地球自转的意义,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3、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27,地方时不同,太阳光,1、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2、东边的时刻永远比西边早,.,28,判断正误:,1、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2、晨昏线通过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3、同时日落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29,1)晨昏线始终与入射光线垂直,2)图中最左侧的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3)赤道永远被晨昏线平分,赤道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为18时,且永远昼夜平分,注意:,.,30,2)地方时的推算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注:“东加西减”,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120E,136E,乙11时,甲,.,31,地方时的推算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注:“东加西减”,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120E,136E,甲,经度相差16,乙11时,.,32,地方时的推算方法,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注:“东加西减”,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甲地时间11(164)1204,120E,136E,乙11时,甲,经度相差16,.,33,(二)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3)时区的划分,活动: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如何推算?,.,34,0,180,东十二区,地球自转方向,.,35,“北京时间”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即东8区的“区时”,计算:当北京时间是8日下午5时时,华盛顿(西五区)的时间,.,36,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区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经度不同,区时也可能相同。,.,37,4、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加一天,日界线,(二)地球自转的意义,.,38,4、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加一天,日界线,(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日界线两侧钟点相同但日期正好相差一天。,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39,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早晚,早一天,晚一天,减一天,加一天,.,40,区分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41,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2,地球公转轨道,.,43,地球公转的方向,.,44,活动:在一个恒星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多少度?用了多长时间?,地球公转速度,.,45,(一)地球公转,活动:地球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46,活动: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分别为多少度?,(一)地球公转,.,47,.,48,23。26N,23。26S,你画对了吗?,春分(3.21),夏至(6.22),秋分(9.23),冬至(12.22),0。,春分(3.21),.,49,二、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3、五带划分(四季的更替),.,50,1、昼夜长短的变化,(1)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51,A,弧夜,弧昼,昼长夜短,B,C,D,E,极昼,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极夜,.,52,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53,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太阳越向北走,北半球昼越长。,.,54,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太阳越向南走,南半球昼越长。,.,55,活动:请归纳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的变化,.,56,1、昼夜长短,(2)规律,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1)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春秋分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57,1、昼夜长短,(1)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2)规律,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南昼越长,南极出现极昼,北极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58,昼渐长昼短于夜,昼长于夜昼渐短,昼夜等长,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渐短,昼夜,(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最长,昼夜等长,昼最短,北半球为例,.,59,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0,(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高度变化,活动:任一纬度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有什么关系?,.,61,(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按季节,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2,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回归线之间:两次直射,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按纬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3,2、正午太阳高度角,规律,空间分布: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由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讨论:1.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关系?3.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4.某点春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该地纬度的关系?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系?6.某点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的高度的关系?,相等,互余,互余,相等,互余,相等,.,66,活动:五带划分的界线和依据分别是什么?,3、(1)五带划分,.,67,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23.5S,66.5N,66.5S,天文特征,气候特征,有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五带的划分,.,68,(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太阳较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太阳较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中纬度地区。,原因,季节表现,明显地区,3、(2)四季的更替,.,69,(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70,1.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课堂测验,A,.,71,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课堂测验,ACD,.,72,3.读图回答:此时,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北纬2326和东经120南纬2326和东经60北纬2326和西经120南纬2326和西经60A、B、C、D、,课堂测验,C,.,73,4.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B点的区时是()A.当日6时B.当日15时C.当日18时D.当日24时,课堂测验,C,.,74,5.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北京时间”可能是()当日16时当日18时次日4时当日12时A.B.C.D.,课堂测验,C,.,75,6.画图及填空:(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3)图中A点的昼长是_小时,B点的季节是_季。(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面,目前角的度数是_。,课堂测验,.,76,.,77,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部早于西部。,计算方法: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