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B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2 . 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3 .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4 . 地铁站严禁携带、存放易燃品。为了提示人们注意,在地铁站张贴的图标应该是( )ABCD5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操作,其中符合事实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C蜡烛熄灭后产生了白雾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6 .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金刚石用做玻璃刀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D用石墨干电池的电极7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取少量液体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8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9 .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和状态B密度C溶解性D可燃性和氧化性10 .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空气BN2CCO2D稀有气体11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铁、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B液氧、高锰酸钾、洁净的空气C红磷、水、海水D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食盐水12 . 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13 . 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纸张燃烧D煤的干馏14 . 蓝色的CuSO4 溶液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向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CuSO4 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蓝色ABCD15 .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6 .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的O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的H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二、实验题17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B中的仪器名称:_(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用装置C收集氧气。理由是_。(3)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4)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18 . 如图所示的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处,能迅速烧红(2)在C图中,夹取木炭的坩埚钳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是为了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_;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3)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_三、简答题19 .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1)氢气用作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_、_;(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_、_。四、科学探究题20 .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的名称_。(2)上图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选择其中的_(填字母)仪器可组装一套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若需要干燥的氧气,则收集氧气前应先将氧气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液体d是_,气体通过H时,应从_(填“b”或“c”)端进入。(4)化学很多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小张同学设计了“喷泉实验”(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喷泉,形成喷泉的原理是_。小张同学进一步实验,用CO2代替氨气(NH3)做“喷泉实验”,结果现象不明显,未看到预期的“喷泉”,小张把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了_,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图所示,将X滴加到Y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忽略加入一定体积X导致的液面变化),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选项ABCDX稀盐酸水稀盐酸水Y金属镁生石灰NaOH固体硝酸铵固体液面变化a处液面下降b处液面上升a处液面下降b处液面上升a处液面下降b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