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1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2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3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4页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小王同学带了一盆仙人掌到学校,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利于仙人掌生长?( )A讲台上B阳台上C桌子里D教室墙角2 .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3 . 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不影响生物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不影响环境4 . 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 )A丙、甲、乙B乙、丙、甲C甲、乙、丙D乙、甲、丙5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是有利变异、遗传、自然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D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6 . 下列动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7 . 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在生活在( )A开阔的大草原上B茂密的森林中C沼泽地中D崇山峻岭中8 .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鹰蛇青蛙昆虫B草兔鹰C鼠蛇鹰D鹰兔草9 . 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作用突出,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多B包含食物链:阳光水稻食草昆虫青蛙,受到污染时有毒物质在青蛙体内积累最多C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它能将某些有机物分解D其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要弱,但比湿地生态系统要强10 . 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并以植物的叶和嫩芽为食的是( )A麻雀B蚂蚁C蜗牛11 .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哪种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湖泊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2 . 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13 . 科学家在山东临朐县挖掘到一处未受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X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Y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Z的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Z比物种Y结构复杂B出现较早的物种是XC更高等、更复杂的物种是YD生物进化的顺序是ZYX14 . 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A蝉B金鱼藻C海带D水稻15 . 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下列关于“罐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形成的是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B此次棉花发芽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D酵母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蝇废弃物而生长,酵母又可以作为果蝇的食物。16 . 图甲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我市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色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昆虫在受精卵时期对农业危害最大B图甲中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关停小煤窑是昆虫体色由深色种类居多变成浅色种类居多的重要原因D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由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17 . 凝练的谚语不仅朗朗上口,更是意味深长。下列谚语与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匹配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关系B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自然选择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适应环境18 . 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昆虫B松鼠吃蘑菇C蛇捕食青蛙D兔吃草19 . 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众多金鱼品种的形成是由于( )A定向变异B过渡繁殖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20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方法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一直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21 . 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落叶林D温带草原22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不包括( )A大气圈下层B整个水圈C岩石圈的下层D岩石圈上层23 . 能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 )A人类B动物C绿色植物D森林24 . (2015秋盐城校级期中)米勒实验能够说明原始地球上( )A能形成生命 B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中D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25 . 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它们的体色往往是A黄绿色B土灰色C黄黑色D黄褐色二、综合题26 . 生态系统中, 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云峰山森林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云峰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云峰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云峰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_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 假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3)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_;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_(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27 . 在一个草原上生活着野兔、狼、牛、羊等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消费者是野兔、狼、_、_。分解者是细菌和_。(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减少,狼的数量_。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的数量增多,狼的数量_。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种现象叫_。(3)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随后野兔的数量剧增,草场退化。引起野兔剧增的原因是_,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28 . 各种生物在生物圈中都有重要作用,据图回答。(1)图中C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2)图中字母_表示分解者,它们把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_进入空气中、产生的_渗入土壤中。(3)绿色植物通过_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29 . 根据下面的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和人类起源过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2)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图中_(用字母表示)过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3)原始生命的特征是能实现_和_。(4)图中代表_,它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表示_,它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5)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阶段,该阶段的人类不但能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而且学会了_。30 .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1)害虫种群中存在个体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作用。(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杀虫剂选择了害虫中具有(即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即适者生存),而具有(具有不抗药性)的个体死亡。这就是。由此可见,生物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31 . 我国南方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沼气的全面丰收。请据图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是_关系。(2)鱼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3)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和_的利用率。三、实验探究题32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