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复习资料_第1页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复习资料_第2页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复习资料_第3页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复习资料_第4页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水与水体污染 1、 水与水循环 (1)熟悉水环境保护 采取限制或消除排入水体和水域的污染物的措施,使河流、湖泊、海洋、水库等水 体和水域维持其应有的正常功能。 (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水分不断的蒸发和蒸腾,并汽 化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 又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传播到各处, 遇到适当的条件时 即成为雨或雪而降落到海洋和陆地。这些降落下来的水分,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土壤 或地下水;一部分经植物吸收后再经枝叶蒸腾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可直接从地面蒸发而 发散;一部分可能顺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泊流入海洋,再经水面蒸发进入大气圈。 这种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称作自然界水循环。 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 (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 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退水三大类。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污水。 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工业废水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是指较清洁,不经处理即可排放或回用的工业废水。而那些污染较严重,须经 过处理后方可排放的工业废水就称为生产污水。 农业退水农业退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污水称为农业废水。 (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 污染物种类:污染物种类: 物理物理:颜色、浊度、温度、悬浮固体、放射性 2 2 2 2 化学化学:pH、COD、BOD5、TOC、氨氮、石油类、苯类 生物生物: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埃希氏大肠菌、细菌总数等 水质指标:水质指标: 物理物理:水温、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0.45m 滤膜截留物质的质量,105烘 干)、浑浊度(水中含有胶体状态和悬浮状态的杂质引起水的浑浊程度) 、色 度、臭和味、电导率等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 杂质或污染物质的单项指标:如锰、铁、氯化物等; 无机特性的综合指标:pH、酸度、碱度、硬度、总含盐量、氧化还原电 位等; 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COD(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 氧化剂的量) ,BOD5(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 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TOC 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埃希氏大肠菌、细菌总数等 放射性指标:总放射性、总放射性,单位 Bq/L (二)废水处理方法 1、熟悉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 铵类、苯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 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 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 20 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 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 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 皮 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 对 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 氰 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 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 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 传 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废水处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掌握按处理方法分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 化学处理法 3 3 3 3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来清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称为物理处理法。常用的方法是利 用过滤、沉淀、浮选等技术分离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清除废水中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其它物质从而化 有害为无害、有毒为无毒等,称为化学处理法。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法、氧化法、凝聚法、 石灰解析法等。 中和法主要用来除废水的酸、碱性。 氧化法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加速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空 气氧化法,即将废水暴露在空气中,利用空气氧化;二是化学氧化法,即在废水中加高 锰酸钾、液氯、臭氧等强氧化剂使其发生氧化反应;三是电解氧化法,即利用电解的基 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阴阳两级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以消 除污染物质。 化学凝聚法这是处理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废水中含有许多胶体物质,用物理 方法不易除去时,常加凝聚剂,如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明矾、铝酸钠、氧化铁 等,以清除胶体带的电荷,使之变成絮状,迅速下沉。 电解凝聚法电解凝聚法与化学凝聚法基本相同,即清除胶体上的电荷,使其发生 凝聚作用。不过,后者是促使胶体下沉,前者是促使肢体聚集于液体表面。电解凝聚法 常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通过电解作用使阳极电板上产生矾花,即氢氧化铁,阴极 产生氢气。 矾花和气体气泡不断上升, 将乳化油带至液面产生凝聚、 吸附和浮托等作用, 因此又称电浮选法。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萃取法、分离技术等。 离子交换法这个方法是使硬水软化的传统方法, 现在是深度处理废水和回收其中 有用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于除去或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即利用离子交换作用, 把废水中希望除去的或回收的阳离子或交换,然后用水或其它液体淋洗树脂,将其中重 金属洗出,树脂复原。 离子交换树脂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产物两种。此外,天然的蒙脱石、沸石、多水高岭 土和伊利石等均有离子交换吸附能力,也可用于处理废水,并具有来源容易、成本低等 优点。 吸附法吸附法是采用固体多孔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味、臭、色、油、酚等污染 物的处理方法。属于这类吸附剂的有活性炭、活性硅石、硅酸、白土、蒙脱石、氧化铝 和骨粉等。 萃取法采用某种有机溶剂, 从废水中除去或回收可溶于该溶剂中的污染物的处理 方法,例如,用重质苯、异丙醚等革取废水中的酚。 4 4 4 4 泡沫分离这种方法是把空气吹入废水中,或者在废水中投放表面活性物质,使水 中形成许多泡沫,水中表面活性或非活性污染物质吸附在泡沫上,升至水面,不断刮去 泡沫,就能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可分为电渗析法、 扩散渗析法、 反渗透法和超滤法四种形式。 a电渗析法:溶液中的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有选择地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 定向迁移,此法多用于海水和苦咸水除盐、制取去离子水等。 b扩散渗析:即为浓差渗析,利用半透膜(只能透过溶剂或只透过溶质的膜)使 溶液中的溶质由高浓度一侧,通过膜向低浓度一侧迁移。此法主要用于酸、碱废液的处 理、回收和有机、无机电解质的分离、纯化。 c反渗透:以压力为推动力,把水溶液中的水分离出来,同时分离、浓缩溶液中 的分子态或离子态物质的方法。反渗透法在化工分离技术、硬水软化、制取高纯水和分 离细菌、病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d超滤法:是以压力为推动力,使水溶液中大分子物质和水分离。其本质是机械 筛滤。在这种方法中,膜表面孔隙大小是主要控制因素。 生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废水 净化的目的。根据废水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废水的生物处理 分为好气和厌气生物处理两类。 好气生物处理法:在废水中通过大量空气,促使好气微生物大量繁殖,并注意调 节 pH 值(69) 、温度(2030)和增加必要的养料(BODNP=10051)等, 使之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它们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大量分解,分解为 CO2、 H2O、NH3 和硫酸盐、磷酸盐等,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质的目的。 嫌气生物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嫌气微生物来进行废水处理,这种办法常 用于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废水,即生化需氧量在 500010000mg/L 以上的废水。 物理法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如,用沉淀法去除水中 相对密度大于 1 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去除乳状油 滴或相对密度接近 1 的悬浮物;过滤法可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 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 化学法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处理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状物质。如,中和 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 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去除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 的病源菌等。 生物法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 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 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废水。 5 5 5 5 (2)掌握按处理程度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城市污水成分的 99.9%是水,固体物质仅占 0.03%0.06%左右。城市污水的 BOD 一般在 75300mg/L。 根据对污水的不同净化需求, 废水处理的各种步骤可划分为一级、 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同时还通过中和或均衡等预处理 对废水进行调节以便排入受纳水体或二级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筛滤、沉淀、浮选等物理 处理法。经过一级处理后,废水的 BOD 一般只去除 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仍需 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主要采用生物处理 和絮凝等方法,BOD 去除率可达 90以上,处理水可以达标排放。生物法主要是除去 一级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 絮凝法是去除废水中的无机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 有机物。 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难降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 质进一步处理。控制富营养化或达到使废水能够重新回用。采用的方法可能有混凝、 过 滤、离子交换、反渗透、超滤、消毒等。 二、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 (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大气污染 (1)了解地球大气层:大气组成和大气结构 大气组成分为恒定、可变和不定三种组分。大气组成分为恒定、可变和不定三种组分。氮 78.09%、氧 20.95、氩 0.93%,加上 微量的氖、 氦、 氪、 氙、 氡等稀有气体为恒定; 水蒸气 (4%以下) 和二氧化碳 (0.020.04%) 为可变;不定组分来源有二: (1)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 形 成的尘埃、硫化氢等(2)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硫氧化物、氨氧化物等。 在均质层中,根据气体的温度沿地球表面垂直方向的变化,分为对流层对流层(12 千米, 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平流层平流层 (38km, 臭氧在该层) 、 中间层中间层 (35km) 、 热层热层 (630km, 电离层) 、逸散层逸散层。 (2)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 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变化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组分和 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以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 严 6 6 6 6 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工农业生产, 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构成损坏即为大气污 染。 (3)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局部、区域性、全球性 局部、区域性、全球性局部、区域性、全球性 一般认为大气污染只发生在城市和工业区,那里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往往要比农村或 郊区高出许多倍,似乎大气污染仅局限于局部地区或是区域性问题。但从实际表现 ,大气 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因为污染物最终将散布到整个大气层。 (4)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对生物、材料和气候的危害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 物可 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 ;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 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 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 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材料危害材料危害: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 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S02与其他酸性气体可 腐蚀金属、建筑石料及玻璃表面。S02还可使纸张变脆、褪色,使胶卷表面出现污点、 皮革脆裂并使纺织品抗张力降低。03及 SO2会使染料与绘画褪色,从而对宝贵的艺术产 品造成威胁。 气候危害气候危害:大气污染还会导致降水规律的改变。水循环对于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是至 关重要的。大气污染影响凝聚作用与降水形成,有可能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大气污 染对降水化学的影响表现在酸性化合物的输入,即出现酸雨。酸雨会导致土壤变化, 继 而引起水体的 pH 值变化和化学变化。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 全球天气灾害增多;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 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5)熟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酸雨:pH 值10m) 、飘尘(0.110m)、总悬浮 颗粒物(TSP,d100m) 、飞灰、黑烟、液滴、轻雾、重雾 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 按形成过程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SO2、CO、NO、颗粒物等。 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 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如, 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烟雾等。 (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天然污染源:天然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而形成。 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在人为污染源中,又可分为固 定的(如烟囱、工业排气筒)和移动的(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两种。 工业企业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卫生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 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 规模、 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种类等不同,其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 在居住区里,随着人口的集中,大量的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 锅炉也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炭,特别在冬季采暖时间,往往使受污染地区烟雾弥漫,这也 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源。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城市行驶的汽车日益增多,火 车、轮船、飞机等客货运输频繁,这些又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其中具有重要 意义的是汽车排出的废气。汽车污染大气的特点是排出的污染物距人们的呼吸带很近, 能直接被人吸入。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碳氢 化合物) 、铅化合物等。 (二)大气物理化学基础 1、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 8 8 8 8 (1)了解地球大气特征 用气温的垂直分布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 它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 75%的质量,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 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 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 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 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 85 千米之间的大气层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 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 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磁层 暖层:位于中间层上部,暖层上界距地表约 800 公里,有原子氧和分子氮组成 散逸层:是暖层顶以上大气层的统称,也叫散逸层、外层。它是大气的最高层, 是大气圈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带 (2)了解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 大气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除了在湍流及平流输送的主要作用下被稀释外,对于 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还存在沉降、化合分解、净化等质量转化和转移作用。虽然这些作 用对中、小尺度的扩散为次要因素,但对较大粒子沉降的影响仍须考虑。大气及下垫面 的净化作用主要有干沉积、湿沉积和放射性衰变等。 (3)掌握气象要素 气温气温:对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地面是大气的主要和 直接的热源,所以近地面层的温度比上层要高,另一方面,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分布从低 空向高空减少,他们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也使得近地面层气温比上层要高。气温 随高度的变化通常以气温垂直递减率d 来表示。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这种曲线称为 气温沿高度分布曲线或温度层结曲线。 大气中温度层结有四种类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0,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 层结;气温直减率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直减率,=d,中性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 =0,等温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10-5cm/sec) 、地下水位又较高(距基础底2m)时宜 用双衬层; 建设混合型填埋场,即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共同处置的填埋场; 土方工程费用很高,相比之下,HDPE 膜费用低于土方工程费用。 多衬层系统多衬层系统:是以上的一个综合。其原理与双层衬层系统类似,在两个防渗层之间 设排水层,用于控制和收集从填埋场中渗出的液体,不同点在于,上部的防渗层采用的 是复合防渗层。防渗层之上为渗滤液收集系统,下方为地下水收集系统。多层衬层系统 综合了复合衬层系统和双层衬层系统优点,具有抗损坏能力强、坚固性好、防渗效果好 等优点。但多层衬层系统往往造价也高。 (3)了解填埋场的主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32323232 监测项目包括监测项目包括: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排水系统内的水位、填埋场渗滤液通过底部 陈曾获基础的渗漏情况、 厂址周围地下水水质、 填埋场及周围土壤和大气中的气体浓度、 渗滤液收集池中的渗滤液水位和水质,以及最终覆盖的稳定性。 渗滤液水位渗滤液水位/头监测:头监测:靠近衬层顶角的地方最高,邻近收集管沟处最低,且水位的 高低随时间变化。通常在运转的前三、四年内,每周对渗滤液水位进行一次监测,以后 则可每月监测一次。 地下水排水系统中水位监测地下水排水系统中水位监测: 一般使用水平监测井来监测地下排水系统中的水位变 化。这些监测井的设计与水平式渗滤液水位监测井相似。地下水排水系统中的水位随时 间和地点而变,通常在填埋场开始运行的最初三、四年内,要按月监测其水位变化, 在 摸清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后,可仅在丰水期月份进行监测。 渗漏液的监测渗漏液的监测:填埋场渗滤液是否发生渗漏,一般通过在衬层与含水层间的下包气 带内设置数台测渗器来进行监测。测渗器的安装位置及其数量取决于填埋场的设计。 一 般来说,测渗器应设置在填埋场的边缘附近,以使传输管道长度最短。在自然衰减型填 埋场中,测渗器能安装在几乎任何位置。但对封闭型的填埋场,一定要在可能产生最大 和最小渗漏处放置测渗器。在填埋场底部衬层顶角处,渗滤液水位最高,预计将产生最 大渗漏;而在渗滤液收集管沟底处,预计产生最小渗漏。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影响监测井位置的主要因素有三:处置废物特性,填埋场结构设 计特性,和场址的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气体监测地下气体监测:监测地下气体的探测器管通常安装在填埋场周围,设置在垃圾边缘 与距填埋场 300m 内的建筑之间,可单独也可跨深度,以便采集各个深度样品。跨深度 取样器安装的普遍标准是距垃圾边缘 30150m,装置应该覆盖任何潜在的沟壑或 LFG 收集系统难以控制的无效区和任何特殊监测点和建筑物。在选择气体监测点时,应先摸 请填埋场周围的地层结构,确定气体迁移的各种可能渠道。 (六) 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 1、了解煤矸石、尾矿、粉煤灰、钢渣和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途径 粉煤灰:粉煤灰: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砌块、粉煤灰农用作土壤改良剂、 作 粉煤灰肥料 煤矸石:煤矸石:作建材(水泥、混凝土、砖、砌块等)及热能利用(煤矸石燃烧利用) 2、了解常用工艺方法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33333333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五)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二、环境标准 (一)了解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二)了解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 (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07) (3)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34343434 3、声污染物排放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90)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2)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3)国家危险污染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4)国家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5)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6)国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7)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 (8)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2008) 三、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是关于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内以及其他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 种财产属性的权利。 (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版权) 。人的智力劳动表现为产业领域的发明创造、 商标等,称之为“工业产权”;人的智力活动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则称之为“著作权”或“版 权”。工业产权又包括: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