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幻灯片)21、《庄子》二则ppt_第1页
(精选幻灯片)21、《庄子》二则ppt_第2页
(精选幻灯片)21、《庄子》二则ppt_第3页
(精选幻灯片)21、《庄子》二则ppt_第4页
(精选幻灯片)21、《庄子》二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庄子二则,R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冥有鱼,1.阅读并翻译课文。2.理解两则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庄子名言,4,走近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5,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走近作品,6,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7,鲲抟,一、预习题,kn,tun,8,二、尝试题,1、阅读课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9,文意疏通,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大鱼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悬挂在天空的云,天然形成的水池,记载,10,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盘旋飞翔,旋风,气息,这里指风,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表示选择,代大鹏,这样,11,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翻译,12,3.鲲鹏的形象如何?作者怎样描写这一形象?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用夸张的手法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13,4.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14,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15,6.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16,三、尝试题,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表现庄子想像力的丰富。,17,2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18,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和人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19,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20,在这篇文章中,庄子以鹏喻人,从鹏的局限来说明人的局限。这样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从这篇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21,四、检测题,1.庄子,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2、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战国,2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3,濠梁鲦鱼,tio,一、预习题,ho,24,二、尝试题,1、听录音,朗读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5,2、翻译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桥,这,怎么,固然,本来,完全,确定是,26,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顺着,你,如此如此,已经,27,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tio)鱼(在河水中)游得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翻译,28,“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怎么知道,“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怎样知道哪里知道,3、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说说庄子巧妙在哪里。,偷换概念,29,转换角度思考问题,转换问题的角度,偷换概念,诡辩之术,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鱼之乐-子非鱼-子非我-我非子,子固非鱼),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故意曲解,30,4、通过二人的辩论,你认为谁才是胜者?,偷换概念化解难题,庄子胜,有理而问逻辑性强,惠子胜,各抒己见,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1,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5、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32,三、尝试题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这符合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33,鲦鱼出游从容,而“心”感应,这就给人们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2、通过辩论,庄子向我们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34,3、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一,想象奇幻。第二,构思巧妙。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5,小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惠子,庄子,力辩求真拘泥逻辑家的知识判断,巧辩尚美超然艺术家的快乐自由,3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课堂小结,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课堂延伸,【提示】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39,课堂延伸,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40,四、检测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