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阶段乙酸一、单独选择问题 关于白醋和醋酸的以下说法不对的是()a .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b .白醋可以用来除去水壶里的水垢c .白醋可用于实验室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d .乙酸是一元弱酸,但酸性强于碳酸2 .白蚁分泌甲酸这一物质,其化学性质与醋酸相似。 由此推测,以下最难被甲酸腐蚀的是()a .金饰品b .镀锌水管c .铝窗框d .石灰壁面3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剪切溶液0.5 mL,紫色剪切溶液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 对于可能发生的现象,以下记述是正确的。a .液体分为两层,剪切溶液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b .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c .石蕊溶液层分为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d .石蕊溶液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4 .以下物质不属于酯的是()A.CH3COOC2H5B.CH3CH2COOCH3C.CH3(CH2)5CH2COOHD.CH3CH2OOCCH2COOCH35 .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如下除去杂质是不正确的。a .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乙烷(乙烯):用浓溴洗水c .乙醇(乙酸) :用NaOH溶液中和分液d .乙醇(水):用生石灰吸水蒸馏6 .以下各组分别有3对物质,它们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和水b .汽油和水、溴苯和水、苯和水c .甘油和水、乙醇和水、乙酸和乙醇d .乙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7 .将一定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火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乙酸乙醇; 在石灰水中,取出洗涤、干燥称量,质量变化正确的是()A.变轻变重不变B.变轻不变变重C.变轻不变不变D.变重不变变重8 .在由乙醇和乙酸乙酯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质量分数为54%时,该混合物中的含氢质量分数为()A.10.4% B.10%C.9.2% D.8.8%二、二元选择题9 .乙酸和乙醇的鉴别可以利用的是()A.NaCl溶液B.KNO3溶液C.Na2CO3溶液d .紫色石蕊试液10 .以下反应中,不符合取代反应的是()a .在催化剂存在下苯与溴反应制备溴苯乙醇在铜催化作用下制备乙醛c .在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备氯化乙烯d .乙醇和乙酸用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三、非选择问题11 .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乳酸作为酸味剂,使食品具有微酸性,不隐藏水果和蔬菜的天然风味和香味,乳酸可以代替苯甲酸钠作为防霉、防腐、抗氧化剂使用。 众所周知,乳酸的结构中,具有羟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类似,具有羧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与乙酸类似。 让我们回答下一个问题(1)乳酸分子式为_。(2)乳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乳酸与碱燃烧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乳酸与Na2CO3反应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巴豆酸对胃肠道有强刺激性,是对呼吸中枢和心脏有麻痹作用的有机酸,其结构为CH3CH=CHCOOH,现氯化氢; 溴水; 纯碱溶液; 乙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根据其结构特征,试着判断了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a .唯一 B .唯一 D仅d .13 .在浓硫酸的存在和加热下使乙醇1 mol (其中的氧气用18O表示)充分与乙酸反应。 以下说明是正确的()。a .生成的乙酸乙酯含有18Ob .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c .反应物乙酸中也检测出18O生成90 g乙酸乙酯14.(1)下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 _ _ _ _ _ (记号,以下相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 _ _ _ 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 _ _ _ _。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醛的反应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反应。(2)写出与下列编号相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2个装置(如图3-3-3所示)进行甲酸(HCOOH )和甲醇(CH3OH )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图3-3-3(1)甲酸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乙装置中长玻璃管c的作用应该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进入冷凝水。(3)甲、乙两种装置中有效的装置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6 .菖蒲酸是合成禽流感治疗药达菲的原料之一。 菖蒲酸是a的异构体,a的结构简单。 回答以下问题(1)A的分子式是_。(2)A的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A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_ (填写编号)。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酯化反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与金属钠进行置换反应在铜和银的催化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第二阶段乙酸1.C2.A分析:甲酸的化学性质类似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金惰性,不与酸反应,选择a的锌、铝、石灰(CaCO3)均可与酸反应,因此b、c、d不一致。3.B 4.C5.C分析: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乙酸后,液体不能形成层,不能采取分液的方法。6.B解析: a中酒精和水,c中三对物质,d中醋酸和水不形成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中三对物质互不相容,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因此选择b。7.B分析:铜在酒精灯火焰烧灼时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酸反应,铜片品质下降的乙醇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品质不变的氧化铜与石灰水不反应,因此变重。8.B解析:乙醇、乙酸乙酯化学式分别为C2H6O、C4H8O2,其c:o均为2:1,因此混合物中的碳、氧的质量分率为54%(16 24)/24=90%,因此混合物中的氢的质量分率为10% .9.CD分析:乙酸、乙醇可溶于NaCl溶液和KNO3溶液,无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a、b不一致的Na2CO3溶液和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滴加乙酸的现象分别产生气泡,溶液变红,滴加乙醇时无明显现象,因此c、d10.BC分析:乙醇在铜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醛的是氧化反应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氯化乙烯是加成反应。11.(1)C3H6O312.D分析:巴豆酸的结构为CH3CH=CHCOOH,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羧基,因此具有与乙烯、乙酸类似的化学性质。 与氯化氢、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与纯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13.A分析:根据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键的特征,生成的乙酸乙酯含有18O,生成的水分子、反应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敬老院聘用合同协议
- 教室编制聘用协议书
- 水力工程项目合同范本
- 五金供货方合同范本
- 木薯干买卖合同范本
- 柴油油罐租赁合同范本
- 楼体建设维护协议书
- 施工合同作废协议范本
- 驾驶员合同协议书模板
- 施工电梯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试(放射治疗)测试题及答案
- 安全保卫培训讲义课件
- 2025-2030中国电力电子变压器能效标准与市场准入分析报告
- 研发经费归集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煤炭交易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月子餐培训课件下载
- 石墨烯防腐技术研究与应用
- 《新能源水电解制氢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 全面可视化管理手册
- JJG 1205-2025直流电阻测试仪检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