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采薇 (共26张PPT)_第1页
《诗经》两首—采薇 (共26张PPT)_第2页
《诗经》两首—采薇 (共26张PPT)_第3页
《诗经》两首—采薇 (共26张PPT)_第4页
《诗经》两首—采薇 (共2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诗经两首采薇,释题,1.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2.小雅是什么乐歌?,宫廷,“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3.“薇”是:,野菜,即野豌豆。,写作背景,西周至厉王末年,遇旱灾,百姓饥馑。厉王宠信荣夷公,专事搜刮,民怨沸腾,放厉王于“彘”。西戎与北方的玁狁乘机入侵周朝。宣王即位,重振周朝,号称中兴。命秦仲征西戎,尹吉甫征玁狁。采薇即于此时产生。,岁亦莫止,玁狁之故,载饥载渴,王事靡盬,四牡业业,彼路斯何,四牡騤騤,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词语注音,(m),(zi),(m),(ku),(m),(xinyn),(g),(l),(fi),(y),读译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发新芽。,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靡室靡家,玁狁xinyn之故。,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不遑hung启居,玁狁之故。,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赏析第一章:,1.第一章所写事件事?,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2.开头是什么写法?,兴,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3.“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写什么?,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未长大。,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真牵挂。,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太苦啦。,读译第二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难回家。,读译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经变老啦。,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事靡盬g,不遑启用。,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赏析第二、三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军旅生活的劳苦,2.还是兴的写法吗?,兴,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读译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彼路斯何?君子之车。,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读译第五章,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驾车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i。,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牡翼翼,象弭m鱼服。,四匹马儿多齐整,象骨饰弓鱼袋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赏析第四、五章,1.这两章写的内容是?,直接写战事,2.这两章写战事什么?,战斗太频繁,一月三捷,生活太艰苦,岂敢定居,处境太危险,冲锋陷阵,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将帅和士兵生动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读译第五章,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今我来思,雨y雪霏霏。,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赏析第六章,1.这章写的内容是?,戍卒归途悲苦心情,2.他是战争的幸存者,他终于踏上了归途,假如他是你,你会怎样?,高兴,大难不死,3.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这是为什么?,增强悲剧效果,渲染凄凉气氛,他虽杀敌报国,更是牵挂家人,故他眼前有喜,依然那样悲沉,思考问题,1.第六章的内容和写法与前面一样吗?,不一样,前面都是写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和感受,而第6章是写归途所思所感。,2.它在本诗里有何作用?,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活的追溯增加感情的浓度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佳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经历过战争的艰难困苦、九死一生,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会仅是单纯的高兴,更多的是百味杂陈。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前人的评价,东晋谢安问子弟们诗经中何句最佳,谢玄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沈德潜谓其“实是佳句”。清王夫之认为前两句是“以乐景写哀”,后两句“以哀景写乐”,从而达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清方润玉诗经原始: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实事,别有深情,不可言喻,故曰“莫知我乐”。不然,凯旋而还,乐矣,何哀之有邪?,诗经有“六义”说,其中_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_是就表现手法而言。,主题与艺术特色填空,_的戍边战士_的诗,诗中叙述了他_生活,表达了他_,服役思,归之苦,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_,在归途中所作,转战边陲的艰苦,对战争的不满,对故乡的思念,风、雅、颂,赋、比、兴,采薇在章法上采用了诗歌传统的_的写法;前三章的开头是_的写法,后三章是_的写法;表达的感情是既_又_的。,重章叠句,兴,赋,丰富,复杂,思考题,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提示,1、作品表达了强烈的思归厌战之情,对王事的抱怨之情,对匈奴的同仇敌忾之情,征战归来的伤悲之情。思想感情相当丰富复杂,诗的主人公有血有肉,他有着世俗社会中人的情感,不是某种爱国观念的化身,一方面是思归,另一方面是为国征战,作者是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为国作战,可以说这是戴着镣铐跳舞。诗经这些作品具有示范意义,为此后的边塞诗奠定了基调。,2、1)重章叠句、叠词的运用,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叠词:言情:烈烈表示内心忧思的炽烈;状物: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壮、行列整齐;依依描绘柳枝迎风披拂、柔软袅娜的姿态;霏霏摹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迟迟形容兵士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情形。叠句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起兴,见出岁月悠悠,思归之情愈来愈强烈;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在叠词、叠句的反复咏叹中展示诗歌的音乐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