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2020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共享单车已在银川普通使用。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下列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单车匀速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B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C单车在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受到非平衡力D如果在骑行过程中,单车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单车会慢慢停下来2 . 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BCD3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有关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驶时以司机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B司机及前排乘员行驶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C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大于车体下方空气向上的压强D人用力推静止的车但未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小明在实验考核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他看到灯泡L1发光,L2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关于电路中L1、L2的连接方式和L2不发光的原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Ll与L2串联,L2被短路BL1与L2串联,L2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得多CL1与L2并联,L2与灯座接触不良DL1与L2并联,L2的灯丝断了5 . 如图是运动员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箭头表示实心球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立即静止B在c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C在d点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D在e点实心球静止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6 . 如图是我市惠民的“共享单车”,它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面有关“共享单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座垫宽大能减小对人体的压强B“共享单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把手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D“共享单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7 .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C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D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成正比8 .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图中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ABCD9 . 我们在宾馆常会用到旅行用的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盖子中间的尖锐物是为了增大压强B这支新牙膏受到的重力是6牛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10 . 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中通过观察小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压缩过程中通过观察弹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当小球在压缩过程中运动到最左端时,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在弹开过程中,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小球的速度为零11 . 如图是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甲、乙两人体重相同就一定不能决出胜负二、填空题12 . 如图所示,在拔河比赛中,甲队的指导员让学生穿鞋底花纹较深的运动鞋,乙队的指导员选了一些质量大的学生当队员前者是通过增大_来增大摩擦力;后者是通过增大_来增大摩擦力13 . 今年五一期间,合芜高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如图所示汽车B刹车后由于_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选填“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或“座位前方安全气囊”);我们常说汽车靠牵引力前进,实际上是靠后胎与地面间的_力来推动汽车前进。14 . 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_的作用会紧紧“吸附”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_,所以即使在吸盘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15 . 行驶的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受到_速度逐渐减慢,推出去的铅球,由于受到_,不断改变运动方向而做曲线运动16 . 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一些煤渣,这是用_的方法来_(增大减小)摩擦的;在拔河比赛中,哪一方脚下有沙子,就容易输掉比赛,这是由于沙子的滚动而_(增大减小)摩擦的缘故17 . 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厢受到的阻力_103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将加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_103N;若拉力减小,则车厢将减速运动,此时车厢受到的阻力_103N(以上三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 用50N的水平力把重2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方向_。某人用25N的水平向右的力,拉一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N,方向_。19 . 有一个物体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现用1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再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结果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20 . (1)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为:一切物体在_时,总保持_或_(2)观察如图的现象可知,汽车在向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突然_(填“变大”或“变小”)时,乘客由于_而向前倾倒(3)如图所示,粗细相同、高矮不同的甲、乙两把水壶,壶嘴等高,哪把水壶能装更多的水?_(选填“甲”、“乙”或“一样多”)三、实验题21 . 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着物块A做_运动,这样做便能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1N,F2=2N,F3=1.5N的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_两图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_N;22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_直线运动,使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由甲、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等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3)由_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在甲实验中,当木板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 . 如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1)三次实验中,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板做_运动。(2)比较_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根据乙、丙两次实验的探究结论,请说出一条你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_。24 . 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3)我们发现,用这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_能和_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四、计算题25 .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我所欲也课件
- 高顿网校注会课件价格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高铁供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芯基础知识培训
- 电脑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电力设施迁改合同(货币补偿)
- rtk考试题及答案
- pisa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网基础知识培训课程内容课件
- 国庆节英语介绍模板
- 《职业素养》课件全套 模块1-8 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 -职业发展素养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英语10000个单词频率排序
-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
- 医院输血科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 企业标准体系课件
- 《特种设备目录》(2022年第114号)
- 冲击式水轮机演示
- 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